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打井就有井斜,井斜是绝对的,直井是相对的,所以直井井斜控制的根本任务就是防斜和纠斜。随着直井纠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近年来在青海油田柴达木地区地层倾角较大以及的区块,应用了MWD复合钻定向纠斜技术,该技术利用其定向控制井眼轨迹能力强的技术特性,可以随时监控井斜、方位,并可根据井斜、方位变化情况及时采取如定向纠斜或开动转盘复合钻进等技术措施,既保证了井身质量,又提高了机械钻速,缩短了钻井周期。  相似文献   

2.
三段制井,井斜及方位的稳斜是井身轨迹的技术难点。常规同尺寸扶正器螺杆钻具在稳斜过程中,由于受地层因素影响,应用效果较差,不能满足钻井提速的要求。实践证明,在文20-19X井中增斜及稳斜井段使用5LZ172mm1.5°欠尺寸扶正器(上扶Φ208、下扶Φ212)螺杆钻具控制井斜、方位效果好,减少了滑动钻进和调整井身轨迹造成的频繁起下钻,提高钻井速度。  相似文献   

3.
王明 《化工管理》2013,(12):114
朝631区块位于朝阳沟背斜构造西北翼,地层倾角在3~9度之间,且断层发育,钻井施工中井斜难于控制,井身质量控制难度大,钻遇目的层难度大。为了保证钻井井身质量达标,成功钻遇目的层位,我们在该区块采取地面移井位措施,以减少纠斜情况,达到钻井提速,安全快速钻遇目的层位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焦页40-1HF井是涪陵页岩气田龙马溪组开发的一口页岩气水平井,位于川东高陡褶皱带包鸾-焦石坝背斜带焦石坝构造,完钻井深4320 m,水平位移2290.81m。在分析地层因素和轨迹控制难点基础上,通过对直井段、斜井段和水平段的轨迹精细控制,优化钻具结构,应用MWD和LWD实现轨迹的适时监控,达到了A、B点的精确中靶,井身质量合格,现场工艺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JH17平25井是一口“直井段-增斜段-稳斜段-增斜扭方位段-增斜段-水平段”六段制三维水平井,完钻井深2234.48m,造斜点500m,最大井斜89.13°,水平段长505m,面临造斜点浅、轨迹控制难度高的技术难题.通过优化轨迹设计,优选钻具结构,实施轨迹精细控制,把握增斜扭方位关键环节,安全中靶,井身质量合格.  相似文献   

6.
南海西部莺歌海区域崖城13-1气田A16井12.25"井段钻进至梅山组地层井斜下降严重,旋转导向钻具无法增斜,现场使用马达钻具,成功进行深层滑动造斜钻进,达到了工程质量以及地质中靶要求。本文以该井马达深层定向钻井作业为例,结合现场井眼状况以及施工技术,对马达深层定向钻进作业准备、定向钻进技术要点以及井眼处理措施进行阐述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该井马达深层滑动造斜钻进作业的成功经验将为以后类似井作业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垣平1-7井是部署在松辽盆地葡萄花构造上的一口水平井,目的层为扶余油层,设计斜深3791.00m,垂深1604.18m,水平段长1998.32m。通过对钻井施工难点分析,进行了井身结构和井眼轨迹优化设计,并对施工中的直井段、造斜段和水平段井眼轨迹控制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对施工同类型的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井斜控制中的误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斜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日常作业,在防斜和降斜控制过程中,可以运用不同的技术手段、采用不同的钻具组合。探讨了如何在通常的防斜、纠斜和降斜实际作业中,避开在技术本质认识、钻具组合优选、工具与参数配合等方面误区,以期提升控斜效果和钻井效率。  相似文献   

9.
GX井是一口三段制的定向井,在充分对钻井设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施工井眼轨迹控制的直井段、造斜段和稳斜段,以及安全施工技术措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保证了该井施工的安全与高效。  相似文献   

10.
安顺1井是黔南地区安顺坳陷一口风险探井。由于黔南构造为高陡构造,地层倾角大,地层自然造斜能力强。为保证二开的井身质量,在施工中成功了使用胜利钻井院AVDS自动垂直钻井系统。本文在介绍AVDS垂直钻井系统基本工作原理与工作模式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其在安顺1井二开井段的应用情况,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针对塔河油田十二地区不同井段的地层特点和PDC钻头的破岩机理,选择适合该地层钻进的PDC钻头类型,总结出“螺杆+PDC钻头”钻进模式的技术措施,这一模式能够明显提高机械钻速,缩短钻井周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Tamsag油田铜钵庙组为大段砾岩和灰岩地层,可钻性级值高,并且地层倾角多数在10°以上,最高达到30°以上,钻井施工中井斜控制极为困难,普遍采用轻压吊打和定向纠斜的方法控制井斜,机械钻速极慢.旋冲钻井技术是利用钻头的冲击动载和静压旋转的联合作用来破岩,其破岩方式决定了该项技术在硬地层钻进中具有破岩效率高、钻头寿命长、井眼规则的特点.从青西油田现场应用经验来看,液动旋冲钻井的机械钻速比采用转盘钻井提高了44%,同时有效地控制了井斜,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分析了旋冲钻井技术在蒙古国Tamsag油田应用的可行性,建议在Tamsag油田开展液动旋冲钻井现场试验.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胜利油田的实际情况,通过套管开窗方法的优选确定,井身剖面的设计原则及计算方法,裸眼钻进钻具组合结构设计及井眼轨迹控制方法,以及为了提高固井质量而采取的技术措施等几个方面的论述,介绍了小套管损坏井侧钻定向井挖潜技术。  相似文献   

14.
随着苏里格气田的大规模开发,水平井在提产增效方面效果显著,井位不断增多,直井段、斜井段"一趟钻"已经实现较多,水平段由于钻进难度大、井段长、井下复杂等原因,实现"一趟钻"较为困难。针对水平段进尺少、机械钻速低等问题,对水平段PDC钻头从冠部形状、布齿数量及复合片优选等方面进行个性化设计,实现水平井全井分段"一趟钻"。  相似文献   

15.
结合黄金坝区块的地质情况,分析水平段固井技术难点在于水平段长、井壁稳定性差、套管下入困难、油基钻井液置换及界面清洗困难、顶替效率不高等;根据井身结构设计的特点及地层的情况,从通井技术、提高顶替效率技术、提高界面胶结强度措施及侯凝方式4个方面开展技术研究并提出相应技术对策。实践表明,所提出的针对性措施有效保证了该区块的固井质量,并对今后同区块固井工艺技术发展和应用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少东 《化工管理》2015,(11):91-92
溱潼凹陷北部斜坡带茅山油田是苏北老油区,是苏北稳产增产的重要阵地,在该区块顾庄构造的钻井施工中遇到了一些技术难题:如盐城组砂砾层致使钻头早期损坏,盐城组二段粘土层易发生缩径下钻下不到底、电测遇阻,地层倾角较大、井斜方位自动漂移、井眼轨迹控制难度大.上述问题不仅影响施工进度,还增加了施工成本.本文分析总结该区块施工的技术措施,为同类区块钻井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钻井技术水平也在逐步提升.对于低压、低产且低渗的油藏来说,采用水平井钻井技术可以实现高效开发,而该技术的关键要点就是要控制好井眼轨迹.井眼轨迹的控制要注意直井段的防斜、造斜段的入靶及水平段的钻具操作等.  相似文献   

18.
TX55井设计最大井斜角30度,为了实现井眼轨迹精确控制,在直井段防斜打直,造斜段精细轨迹控制,稳斜段勤调整、少调整,实现了该井的准确中靶。  相似文献   

19.
Emir 5井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一口大斜度定向探井,四开为Φ215.9mm井眼,采用复合盐聚磺钻井液体系,该井井深2850~2950m以黑色炭质泥岩为主,胶结疏松,井壁稳定性差、坍塌掉块严重,易井漏,钻进过程中,因井壁失稳及井漏导致三次卡钻。分析认为设计的钻井液体系抑制性不足;同时该井段是增斜段,末端井斜达58°。经岩屑化验、方案讨论,制定了加强钻井液防塌性能、钻穿漏层承压堵漏、提高密度、请示甲方改变轨迹等措施,最后一次侧钻,严格按照制定的措施施工,承压堵漏后钻井液密度维持在1.62g/cm~3,改变易垮井段轨迹为稳斜段,井斜30°,最终顺利钻穿易垮井段,完成这口高难度井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20.
辛251-斜2、辛251-斜4井是东辛采油厂开发济阳坳陷东营凹陷中央断裂背斜带辛251区块的中深定向井,垂深3150米,本同台井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本井的施工过程中主要克服了邻井防碰、斜井段长摩阻大、上部地层细砂多、泥浆难成形、携岩困难、井壁稳定性难控制、极易掉块、下套管工艺较复杂等技术难点,缩短了本地区钻井周期,并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指标和技术指标,为该区块的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