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周超  刘先涛  高军  王晓萍 《价值工程》2007,26(12):76-78
研究营销渠道中厂商与中间商的道德问题。根据道德性对双方收益的影响,首先建立了基于道德的中间商选择博弈模型;然后建立了厂商与中间商的道德性博弈模型,对均衡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双方道德性的因素;最后建立了基于长期合作的有限次重复博弈模型,认为长期合作是维持双方高道德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贾静静 《物流技术》2015,(3):254-256,280
考虑消费者可以退货的情况,构建了零售渠道和电子直销渠道并存的双渠道供应链价格及服务竞争模型。分析比较了Stackelberg博弈和纳什博弈两种方式下双渠道供应链的最优价格和服务水平,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说明了交货时间对双渠道供应链价格和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企业合作竞争的进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参与人有限理性出发,建立了企业合作竞争的模型,采用生物学中的“复制动态”机制来模拟参与人的学习与调整机制,用“进化稳定策略”来描述企业合作竞争博弈的长期进化趋势,探讨了企业合作竞争博弈中的复杂性存在的根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企业合作竞争的进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冬梅  张云宁 《价值工程》2004,23(10):44-46
从参与人有限理性出发,建立了企业合作竞争的模型,采用生物学中的“复制动态“机制来模拟参与人的学习与调整机制,用“进化稳定策略“来描述企业合作竞争博弈的长期进化趋势,探讨了企业合作竞争博弈中的复杂性存在的根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通过建立单阶段和多阶段的博弈模型,对我国铁路企业的三种策略组合(竞争-竞争、竞争-合作、合作-合作)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竞争-竞争策略组合只是铁路行业单阶段博弈的最优策略,而在多阶段博弈过程中还存在合作-合作(即串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营销渠道的冲突和竞争是市场营销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厂商营销管理上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分析了钢铁企业营销渠道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博弈论模型证明只有经销商之间充分合作,并与钢铁企业建立长期战略伙伴关系,才能达到“共赢”,并为钢铁企业加强渠道管理提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价值链和竞争优势的理论出发,构建了基于产业价值链理论的民航运输企业竞争优势体系分析模型,认为民航运输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其锻造的整个价值链的竞争优势的堆积.本文结合中国民航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开拓直销渠道、 提升运营能力与服务水平和价值链重构是航空公司提升竞争优势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8.
汪源 《物流科技》2015,38(2):10-14
针对由网络直销渠道和传统零售渠道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在制造商提供服务且考虑网络渠道服务向传统渠道溢出情形下,建立了零售商不实施策略和实施价格补偿策略、成本分担策略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通过制造商、零售商以及供应链系统利润的变化,比较策略优化协调作用,并进一步探讨策略实施的条件;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服务溢出率和服务成本系数对供应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李玲 《物流技术》2015,(4):189-191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考虑了网络直销和传统零售两种销售渠道,建立了同时考虑价格和服务水平的双渠道供应链模型,研究了集中式和分散式供应链的最优销售渠道策略,探讨了双渠道供应链成员的销售价格和服务水平决策、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分配以及销售渠道的选择等,并应用Stackelberg博弈理论,分析了占优制造商的最优销售渠道选择策略。  相似文献   

10.
《企业经济》2013,(7):11-14
网络经济时代,网站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品牌竞争。本文运用品牌生态位的基本原理,探讨了互联网品牌生态位与品牌竞争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互联网品牌生态位竞争博弈模型,通过对博弈模型均衡解的分析与讨论,给出了不同竞争博弈环境下互联网品牌竞争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家具的市场需求量正在逐年攀升,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已经从质量、价格的竞争转化为品牌的竞争。文中针对家具的特性,引入品牌力量的概念,运用博弈理论,建立品牌竞争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讨论制造商在达到什么规模时适合直销,什么情况适合分销。  相似文献   

12.
We consider a game in which symmetric manufacturers decide whether to set up sites (e.g., web sites) where consumers can buy their products directly. Following this decision, the manufacturers choose quantities to sell to the retailers, and then the manufacturers with direct‐sales sites and retailers choose quantities to sell to the consumers. We show that since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retailers may drive the direct‐selling manufacturers from the retail market, it may raise the retailers’ profit and reduce social welfare. Finally, we discuss two cases: an oligopolistic wholesale market and a market with price competition and differentiated products.  相似文献   

13.
查慧婷  张燕 《物流技术》2021,(1):102-107
针对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将渠道竞争和产品的低碳性能引入消费者的非线性需求中,通过构建制造商为主导者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对比分析了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的最优定价、碳排放水平和成员利润,并采用价格折扣-成本分摊契约实现了供应链的协调。研究结果表明:在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两种情况下,渠道竞争程度的增加均会造成碳排放水平、供应链利润和消费者效用的降低;集中决策下的直销价格大于分散决策下的直销价格,集中决策下的零售价格小于分散决策下的零售价格。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以上结论和协调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文中构建了由一个制造商与一个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模型,提出了三种不同条件下的决策模型。研究了双渠道环境下产品分销及协调结构中的利益分享。研究发现品牌差异化并不是协调渠道冲突的主导分销策略。制造商采用协调结构并进行利益分享可以最大化整个供应链的利益,同时对于每个渠道成员都是双赢的。  相似文献   

15.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赊销作为一种销售策略普遍存在。文章就企业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囚徒困境"博弈,分析了应收账款的产生背景和企业选择赊销的被迫性,进而通过企业与客户之间的相机决策博弈,构建模型,在动态的博弈中,依次剖析了企业赊销的选择前提和应收账款的后续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6.
基于道德的企业产品定价博弈模型及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产品定价道德是指导产品定价活动中企业行为善恶的规范。利用博弈方法对产品定价过程中企业的道德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建立基于道德的企业产品定价静态博弈模型和基于企业长期收益的重复动态博弈模型的基础上,对其纳什均衡结果进行分析,找出了影响企业道德水平的主要因素,并确定了具体的控制水平,为管理实践中的定价道德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卜祥龙 《物流技术》2012,(17):338-342
构建了当农产品供应链上流通加工商占主导地位时,各个节点成员的合作利润分配方式的模型,应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求出各个节点和整个流通渠道的利润函数表达式,分析了各节点成员利润随着合作分配系数变动的变化情况,对由于合作分配系数的增大导致的农产品供应链上非核心成员利润减少提出了改进办法,从而使农产品供应链合作利润分配趋于合理,加强了供应链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孙国华 《物流科技》2009,32(3):122-125
文章建立了一个由单制造商与单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模型。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与供应链协同合作三种情况下,分析了供应链的价格一质量均衡:研究发现,在非合作博弈下,制造商与零售商更倾向于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在协同合作情况下.供应链能取得比非合作情况下更大的利润。文章使用Rubinstein讨价还价模型对增加的利润进行了分配。  相似文献   

19.
季节性易逝品的销售期短,并且残值低,这类产品可以采用预售策略.考虑消费者估价不确定性及消费者的策略性行为,对预售策略的定价及库存进行了研究.同时优化了预售价格及实物销售价格,得到了当消费者的估值分布满足一定的条件时的最优价格,并通过建立报童模型,得到了最优的产量及利润.通过预售与不预售两种策略的比较,得到了销售商采取预售策略的充分条件.最后,对模型进行了数值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