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白宏基 《科技与企业》2014,(15):181-181
特低渗透油藏因其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严重,在开发过程中存在注水困难的问题。为了研究油藏注气可行性,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在拟合室内实验的基础上展开了5种模拟方案,即不补充能量衰竭、注水驱、注气驱(CO2、N2及干气驱)。研究结果表明:油藏弹性能较低,依靠弹性能采出程度只有4.1%;同时控制流线和等压线是稳定变化的,水驱前缘均匀推进,导致了注水模拟结果偏高;在注气补充能量中,3种纯气驱的采出程度比纯水驱的采出程度高,其中在模拟结束时,注CO2驱采出程度最高,为49.31%。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研究表明CO2驱是低渗透油田开发的有效方法之一,针对低渗透油藏自然产能低、地层能量不足、地层压力下降快等引起采收率低的现状,在CO2驱油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CO2驱注入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O2驱具有良好的开发效果,对后期的CO2驱推广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陆上老油田开发的持续,综合含水较高,油气产量下降难以避免,以聚合物驱油为代表的三次采油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原有的可采储量预测多基于天然能量开发或者注水开发所进行的,而注聚合物驱替在机理上与常用的注水开发有着较大的不同,注聚合物后的新增储量需要重新评价。文章应用动态资料,从驱替特征曲线特征研究入手,建立了不同渗透率级差、不同聚驱控制程度、不同聚合物用量、不同聚合物粘度与原油粘度比情况下注聚机理模型,应用数值模拟得到的非均质油藏注聚后驱替特征曲线变化趋势,然后根据已经结束注聚区块注聚增加可采储量递推校正,以得出注聚合物新增可采储量的预测方法,并对聚驱控制程度、聚合物用量、渗透率变异系数等对聚合物驱效果影响进行分析,评价精度较高,效果真实可信。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在注水开发条件下难以有效动用的特低渗透油层储量的有效动用率,XXXX油田开辟了注气试验区。几年来矿场试验结果表明, CO2驱油能够使特低渗透、裂缝不发育的油层建立起有效驱动体系,改善开发效果。但CO2本身存在流度低、易窜等特征,试验区受储层非均质性、人工裂缝等影响,CO2突破后气油比大幅度上升,出现出气不出油的局面。为进一步改善开发效果,考虑实施脉冲注气现场试验,依据室内研究结果,优化了注入方案并进行了现场注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滕加丰 《价值工程》2010,29(3):31-32
CO2混相驱是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CO2最小混相压力是注CO2开发的一个重要参数,只有当驱替压力高于最小混相压力时才可能达到混相驱。所研究油田属于特低渗透油田,本文采用两种方法针对原油进行了注CO2最小混相压力实验。当采用界面张力法时,发现随着压力的增加,地层原油与CO2间界面张力逐渐下降,并在约33-34MPa时达到混相状态;当采用细管实验方法时,确定的最小混相压力值为32.2MPa。由此获得的注CO2驱油的最小混相压力值可为油藏开采和油气生产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建英 《价值工程》2010,29(25):142-143
新疆克拉玛依油田下乌尔禾组储层是一个低孔、特低渗透、微裂缝发育的厚层状砾岩油藏,根据储层物性特征和渗流能力评价,反映了储层低孔低渗的特征。通过对比新疆克拉玛依、大庆、长庆同等渗透率级别岩心对比,表明新疆克拉玛依油田下乌尔禾组特低渗储层岩心喉道分布曲线的峰值最低,大级别喉道含量最高,大喉道的存在为有效渗流能力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同时又受到小吼道的限制作用;可动流体饱和度分布较宽,相对较大;启动压力梯度和储层渗透率大小关系密切,储层渗透率越低,启动压力梯度越大,说明了其开发难度大的原因。依据这三个参数对低渗透储层进行分类和评价,新疆克拉玛依油田下乌尔禾组储层特低渗储层以三类储层为主,部分二类下限储层,表明有一定的开发潜力,但开发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7.
针对特低渗透油藏,在模拟实际油藏条件下开展水驱、CO2驱和水/CO2交替驱室内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水/CO2交替驱的采收率比CO2驱高22.63%,比水驱采收率高27.22%。水驱见水早,含水率上升快,注入压力高;CO2驱虽然注入压力低,但CO2气窜非常严重;水/CO2交替驱注入压力比CO2驱高,但远远低于水驱压力。水/CO2交替驱见气和见水时间较CO2驱和水驱晚,而且气油比和含水率上升速度慢。因此利用CO2驱油时,应首先选择水/CO2交替驱。  相似文献   

8.
延长油田应用真实砂岩微观模型水驱油实验对安塞长6特低渗透油层见水后的水驱油机理及特征观察分析认为:贾敏效应对见水后的水驱油效率影响突出.注入水形成新的渗流通道,使原已形成的水流通道"锁死",残留于孔隙喉道处的油滴受阻力而难以运移.在储层孔隙结构非均质影响下,长6油层中流体的渗流仅作用在部分连通较好的大孔隙内,当注入0.5~0.8倍于孔隙体积的注入水后,油井均已见水.残留于水洗通道中的油滴在水动力作用下不断发生卡断-聚并-再卡断的过程为见水后驱油效率增加的方式之一.在裂缝发育带水驱油的形式主要取决于孔隙渗透率、裂缝渗透率以及驱替压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9.
如何挖掘不同类型剩余油潜力,是双高油藏(即"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整体调驱工艺可有效地实现油层深部液流转向,扩大水驱波及体积,改善主力油层层内、平面见效状况,同时封堵高渗透层段,启动非主力油层,达到控水増油的效果。油藏动态监测资料在整体调驱方案设计、方案调整、效果研究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河间东营油藏为例,介绍整体调驱油藏如何进行动态监测部署、如何运用动态监测资料,取得了良好效果,可以为其他油藏整体调驱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针对低渗透地层垂直裂缝井的渗流过程,考虑了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系数的影响,建立了三线流模型。根据此模型可得到不同地层及裂缝参数条件下油井采油指数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生产压差条件下,采油指数随着变形系数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启动压力梯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裂缝半长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1.
室内试验研究表明,流体在低渗透多孔介质中渗流时表现出非线性特征。文章从非线性渗流的基本特征入手,评价了特低渗透储层的启动压力梯度,得出了储层流体可动油的变化规律,为下步开发调整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林强  王云华  李伟 《价值工程》2014,(5):116-117
充氮气欠平衡钻井防漏技术适应于低压低渗透储层和开发后期压力枯竭储层、不同压力体系的储层、裂缝油气藏或是曾经发生钻井液只进不返大漏地层和压差卡钻等需要钻穿复杂层的地区。充氮气欠平衡钻完井目前主要应用于低压、低饱和、低渗透率油层(油气藏),采用此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钻井过程中的恶性井漏,压差卡钻、钻井速度慢等技术性难题,能在钻进油气层井段时,及时做到保护油气层,提高油井单井产量具有显著效果,并可提高机械转速5~10倍;目前该技术广泛应用于油气钻井作业当中,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本论文旨在通过CO2/水交替注入的数值模拟研究,进行CO2/水交替注入的参数优化,从而为导试验矿场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达到特高含水油藏的CO2/水交替驱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毕凤琴  李芳  梁辉 《价值工程》2011,30(11):206-207
CO2-EOR不仅能够减少向大气中排放CO2的量,同时还能够将以往认为是废气的CO2利用起来,提高油田的采收率。因此,CO2-EOR已经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注意。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CO2-EOR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了CO2-EOR技术的驱油机理、地质条件和筛选标准,结合CO2-EOR技术存在的气源、腐蚀和波及系数低等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F186断块为低渗透岩性-构造油藏,断块内断层较多,构造相对复杂。目前该断块已投入开发10余年,开采难度日趋加大。本文旨在通过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从纵向和横向上分析断块储量动用状况特点,总结影响储量动用状况的各种原因,找到潜力区,指导深入挖潜,为后续滚动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