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桂花 《物流技术》2012,(23):468-471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也是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本文基于当前高职物流教学实践和人才培养目标,借鉴"PDCA"的循环理论,构建了高职院校"工学交替多阶循环"可持续物流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培养、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的多次循环实施,递进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职物流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我国高职院校物流人才的培养现状,针对高职物流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现象,借鉴国外物流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我国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我国高职院校物流人才的培养现状,针对高职物流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现象,借鉴国外物流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我国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以高职物流专业为切入点,简要阐述“1+X”证书制度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指导意义,在分析当前“1+X”证书背景下物流领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探索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结合课程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提出“课证融通、校企合作、多元育人”的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方案,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自贸区的落户和建设,给泸州物流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对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自贸区背景下泸州物流人才需求,以及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和存在问题,基于KAQ模型,提出从重新进行物流人才定位、重构物流课程、实行"岗、赛、训、课"一体化教学设计、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和打造高素质双师队伍等方面改革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也是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本文基于当前高职物流教学实践和人才培养目标,借鉴“PDCA”的循环理论,构建了高职院校“工学交替多阶循环”可持续物流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培养、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的多次循环实施,递进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职物流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旷健玲 《物流技术》2014,(13):469-474
通过对新加坡职业学校的实地考察及对我国高职物流营销专业的调查,查找了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成功的原因,进而对我国高职物流营销专业实施该模式的遇阻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要在我国高职物流市场营销专业真正实施“教学工厂”模式,就必须从政府、高职院校、教师、学生和企业五方面入手、系统规划和操作。  相似文献   

8.
邰英英 《物流科技》2012,(12):110-111
通过对五年制高职物流专业人才需求的市场调研,分析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出了五年制高职物流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开发体系、教学团队建设、顶岗实习管理等方面的总体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9.
通过介绍我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以及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与新加坡的"教学工厂"两种实践教学体系,探索构建了一种开放多维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0.
黄惠春 《物流技术》2011,(13):227-229
通过介绍我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以及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与新加坡的"教学工厂"两种实践教学体系,探索构建了一种开放多维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1.
王婷婷 《物流科技》2012,(9):113-115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文章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高职《仓储管理实务》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在高职教育中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探讨《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建立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在高职示范院校建设的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五步模式化"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并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四结合",经过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期指导高职教育实行规范化的教学,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陈友军  吕汝健 《价值工程》2013,(12):212-214
本文在文献总结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明确旅游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定义、特征基础上,构建了包括旅游高职院校、旅游企业(社会)、教育主管部门"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统,其中,旅游高职院校包括三个要素: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督导评价;旅游企业(社会)包括学生毕业院校、学生综合素养、学生实习、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四个要素;教育主管部门包括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及其利用、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和教学效果六个要素,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模型,测算旅游高职院校、旅游企业(社会)、教育主管部门及十三个要素的权重值,以期为更好地评价旅游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提供客观的、综合的、可操作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民办高职院校发展十分迅猛,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本人根据亲身教学经历和感受,结合民办高职院校实际情况,对"包保驱动"机制的实质与内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具有民办高职特色、有管理实效、有约束力的管理机制,通过该机制的实施,能够使民办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应当始终坚持"以德育为首、以育人为中心"的办学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德育工作的创新,通过创新德育教育理念、创新德育教学体系、创新社会实践育人模式、创新职业性德育模式等,使高职德育工作收到良好的实效。  相似文献   

16.
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是"培养能力为本位,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文章以河北某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审计实务课程教学为例,通过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审计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校企合作模式下审计课程教学与实践活动的开展,希望对高职院校审计课程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在高职院校中建立现代化、高水平的汽车维修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采取中外合作方式,建立高水准的汽车人才实训基地,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引入汽车维修职业培训,配备了高标准的实训设施,形成了中德组合、校企结合的专兼职实训师资队伍,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开设教育培训项目,努力在中高级汽车人才培训上闯出新路子。  相似文献   

18.
马兴建 《价值工程》2012,31(10):245-246
运用QFD理论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设计反映以"顾客"需求出发的设计思想,通过量化学生能力需求及与课程的关系,提出了QFD理论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屋的设计方法,并以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2010纺织品设计专业为例,对课程体系的设计进行了量化评估。  相似文献   

19.
面向区域经济建设要求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职教育的本质要求与高职教育特色的具体体现。文章从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标准、人才培养条件、人才培养运行、人才培养评价5个方面,构建了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导向的高职工程造价"2+1"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改革成果。  相似文献   

20.
冯彬蔚 《价值工程》2012,31(35):261-262
本文针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目前在教学体系中存在的产需脱节问题,然后分析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再就提出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以就业为导向优化课程设置,采取灵活的教、学、做三位合一的教学模式,大力推进建设懂理论、会动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采取既考核理论知识又考核专业技能的综合评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