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政治学研究中的利益分析,是以公共利益为分析对象,把政治看作是体现了权威、 交换、 说服三个特征的利益活动,结合人性化与科学化判断的一种研究视角.利益分析法是把握社会政治问题本质和原因的重要方法.我国现阶段农村社会中土地流转中的失地农民问题,本质上就是农民的土地利益诉求问题,认识到利益这个根源,并由此入手,才能从根本上寻求解决失地农民的土地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失地农民不断涌现,目前一次性补偿,未能解决失地农民近忧,也未考虑失地农民生计远虑,更难以以土地换得必要的保障。儿童少年要就学、中青年农民要就业、老龄农民面临疾病等风险。失地农民期待中有焦虑,希冀中存担忧。失地对农民来说是“阵痛”,如缺乏保障机制却是“长痛”。如何破解征地难,妥善解决乡村失地农民利益保障问题,委实是一个并不轻松的话题。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数量不断增加,如何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的、正当的利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失地农民利益受损主要表现在征地补偿低、失地后生活无保障、失地又失业等方面。针对失地农民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提出:通过对失地农民建立“经济补偿、社会保障、就业服务”三位一体的新模式,构建失地农民的利益保障体系,以保护失地农民的正当利益。  相似文献   

4.
解决征地过程中的失地农民补偿安置问题,应该把保障失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作为最低目标,在征地补偿制定过程中,尽量多考虑失地农民利益,应该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征地补偿安置政策。[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汪燕敏 《价值工程》2009,28(7):138-140
探讨了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的受损问题,认为出现此问题的根源是国家法律和政策的不完善,以及政府行为缺乏监督,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谢文海 《企业导报》2013,(8):157-158
公众是环境影响的利益相关者,必须保障其利益诉求在评估过程中得到表达。但无论从公众本身来看还是从参与的渠道和参与后的效力来看,公众参与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从激发公众意识、畅通渠道、强化监督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保障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全国失地农民总数估计在4000万人左右,每年还要新增200多万人。如何保障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利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积  相似文献   

8.
失地农民社区安置模式研究——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失地农民问题日益凸显了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的实质就是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城市的发展必须处理好失地农民的居住、就业问题。另外,失地农民身份转化也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借助社区理论来探讨失地农民安置模式,以求在失地农民安置理论方面有新的发展,为保护失地农民利益贡献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我国高校建设及校务管理逐渐向民主化、开放性、多元化转型。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作为高校教育发展及稳定的重要保障一直备受诸多学者关注,本文对大学善治视角下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建构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大学善治”理念进行系统论述,为促进学生利益诉求表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陈俭 《企业导报》2012,(10):13-14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一个庞大的群体——失地农民。当前,我国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不理想,失地农民在就业市场缺乏竞争力而且就业的层次比较低;造成失地农民就业困难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失地农民在城市就业缺乏社会保障、失地农民再就业机制还未有效建立;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必须要拓宽失地农民就业渠道、加强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服务、加强劳动力培训体系的建设以及创造有利于失地农民的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11.
王晓燕  乔霞  梁婷  张锐 《价值工程》2010,29(13):241-243
随着1996年上海等地开始借鉴国外经验,摸索土地储备制度的同时,陕西省各地政府也于2002年前后纷纷建立了专门的土地储备机构并出台了相应的土地储备制度。土地储备制度是政府调控土地和集约化用地的主要手段,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给相关权益主体造成了一定的利益得失。结合陕西省政府及农民等土地储备权益主体在土地储备过程中公信力和征地补偿权益得失的分析,提出创新土地融资方式和完善土地储备制度,促使政府和农民的权益达到损失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Chinese originally migrated to the Russian Far East (RFE) to fill a labor shortage on collective farms. In more recent decades, some Chinese migrants have chosen to lease land from Russian farmers to manage their own farms. Rising soybean prices and the trade war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ve increased demand for land capable of producing soybeans. Thus, Chinese farmers in the RFE compete for land with Russians. The Chinese also contribute positively to local food security by increasing food availability and accessibility. This study uses an econometric model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Chinese on local land markets in the RFE. Financial support for Russian farmers by the government depresses their demand for land; rising soybean prices and the employment of Chinese farm workers by Russian farmers encourage farm expansion, resulting in higher land prices. Selling farm produce to Chinese merchants increases the amount of land owned, cultivated, and rented by Russian farmers.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9-2010年组织的浙江10个县(市、区)农户和官员问卷调研,描述浙江宅基地与农房产权管理现状,论述各地宅基地与农房产权制度改革实践探索情况,并分析宅基地与农房产权制度改革需求和方向。调查分析表明,当前各地宅基地与产权管理现状差异较大,农户和官员对宅基地与产权制度改革需求较大。建议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宅基地与农房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的财产权益,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相似文献   

14.
王瑞妮 《价值工程》2011,30(31):254-255
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地方政府征用了农民大量的土地,由于政府在征地过程中的强势地位,使其在征地过程中与农民进行博弈时,对农民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极大侵害。分析政府与失地农民在征地时的利益博弈过程,将为我们促进农民合法权益的维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李菁  马雁 《中国房地产》2012,(16):40-47
研究目的:运用演化博弈方法,基于现有制度条件、有限理性和主体学习的博弈框架,论证征收补偿标准逐步合理化产生的过程和机理,理清地方政府与征地农户之间的动态博弈关系。研究方法:演化博弈方法和图示分析法。研究结果: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的潜在价值被逐渐挖掘,形成新的价值体系。原产权主体——征地农户与地方政府会不断强化对其的控制和拥有,逐步形成以新价值体系保护为目标的产权结构和形态;2.土地新价值体系发现及形成后,地方政府采用行政征收权时会与征地农户产生激烈对抗,各主体依据各自利益诉求逐渐形成了目前征地补偿标准变化的新趋势。研究结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户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和政府维稳压力的增加,地方政府较之前更加愿意分享土地的潜在价值,形成土地征收补偿标准逐渐合理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河南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和谐土地利益机制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同民 《企业活力》2010,(10):62-67
当前,由于农村土地的和谐土地利益机制没有建立健全,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农民的合法地权和各级政府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积极性。本文拟从完善土地征收和征用法规、规范政府农地征收和征用权、培育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完善农地补偿制度、健全农地征收和征用程序、构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对构建和谐土地利益机制进行研究,以期在农地非农化进程中为保障广大农民的合法地权及其相关利益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A bstract . Restriction of foreign ownership of U.S. farmland has an obvious cost of foregone capital gains to farmers Yet their push to achieve state regulation of foreign investment in agricultural land has a sound economic basis. If required acreage expansion and high prices for land combine to force small, family farmers out of business, the value of their accumulated human capital falls precipitously, since it is soil specific With a large foreign demand for farmland which induces a tremendous rate of land price inflation , capital gains on their land swamp potential human capital losses. However, marginal participation in the U.S. farmland market by foreigners creates capital gains on land which are insufficient to compensate farmers for lost human capital, and creates a rationale for regulation The empiric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attern of legislative restrictions against foreign ownership of farmland is a function of the relative political power wielded by family farmers.  相似文献   

18.
孙东升 《价值工程》2010,29(8):238-239
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是协调和解决土地征收过程中国家、社会和个人利益冲突的一项基本制度,妥善解决土地征收补偿问题,对保护农民的土地利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我国现行征地补偿制度入手,对现行征地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思考,并从合理制定征地补偿标准,丰富补偿方式,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等角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滕岩  白丁 《价值工程》2012,31(7):91-92
"农超对接"中,农户产能不足往往成为超市与其合作的很大障碍,然而,面对不确定的市场需求,保持较高的生产能力对于农户来说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确定一个合适的生产能力,成为"农超对接"双方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供应链管理角度来研究"农超对接"协调问题,基于Mark R等人的产能模型,通过进行相关修改,得到超市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剩余产能补贴来激励农户保持一个较高的产能,从而实现供应链利润的改善达到"农超对接"的协调。  相似文献   

20.
北京第二道绿化隔离带建设中的土地利用补偿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京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现行土地制度研究发现,这一地区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建设资金短缺,上楼后的农民就业与养老不落实等问题大都源于土地制度的不完善,其中,土地利用补偿制度对绿化隔离地区建设具有重要影响.试图通过研究在北京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建设过程中的三方利益主体-政府、农民和开发商在建设中的角色和经济上的相互关系,提出对农民和开发商进行土地利用补偿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