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孙红侠 《价值工程》2005,24(2):107-109
当前联盟的成功率较低,其中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合作伙伴资源投入量较低。影响合作伙伴资源投入的因素很多,如利益分配形式、市场回报率、联盟类型、监督成本等等。本文在联盟竞争的框架下分析了利益分配形式对其的影响,并将两种利益分配方式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情况下,利益分配形式对其的影响以及各自的效果都有所不同,甚至在某些时候采取平分收益会促进联盟成功。  相似文献   

2.
中小企业融资联盟利益分配问题,是继中小企业融资难之后另一个研究要点。文章在传统Shapley值算法的基础上,考虑修正传统Shapley值的因素不具备准确性的现实,从影响中小企业融资联盟利益分配因素的多样性入手,利用粗糙集对多样性因素进行筛选,得出影响联盟利益分配的核指标因素,然后运用熵权法更加客观地计算出核因素的权重,最后通过直觉模糊数TOPSIS法在核因素权重基础上对传统Shapley值进行修正。结合算例进行论证,验证了运用修正因素的筛选、权重计算、修正系数计算的系统性研究方法在中小企业融资联盟利益分配中的可行性、合理性、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李锑 《物流技术》2020,(3):106-110
为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及激励机制,在传统Shapley值法的基础上,考虑风险成本、品牌信任度、联盟忠诚度,引入综合修正因子,建立了基于改进Shapley值法的动态物流联盟利益分配模型,使利益分配更公平合理化,减少联盟中利益分配冲突,稳固联盟,为其提供理论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动态物流联盟中基于不对称Nash模型的利益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动态物流联盟中应用不对称Nash模型的意义 动态物流联盟是指拥有不同关键资源的几家物流企业,为了快速响应某一市场机遇而结成的一种暂时性的联盟。它通过物流企业间的资源整合与有效协作,有效地提高了物流服务水平,使资源利用率达到最优。动态物流联盟形式的出现是物流组织在制度上的一次创新,是我国物流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乡镇物流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其本质上是物流企业为追求经济利益而形成的契约合作关系,伙伴参与联盟的直接动力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良好的伙伴关系是组建联盟的前提和重要保障,而维系伙伴关系的动力就是公平、合理的利润分配机制。利益产生的双重效应,既使合作各方产生合作的要求,又会因为利益分配的多少、偏向而影响动态物流联盟的健康和稳定运行。因此,如何设计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案是确保动态物流联盟成功组建和通畅运行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引入贡献率、投入比率、风险承担率以及谈判力强度等影响因素,分别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有形利益和无形利益分配进行研究,建立了基于 AHP -GEM的综合有形利益分配模型、无形利益 Nash 谈判模型及其推广模型,使利益分配更加科学合理,并以 TD 产业联盟为例进行分析,验证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面对竞争更加激烈的市场,越来越多的有业务往来的相关企业组成协同联盟已成发展趋势。协同联盟具有一定的离散性,为了协同联盟运作的长期稳定,需要保证参与协同联盟的企业所得利益不受损失。基于目前一般利益分配法只考虑单个因素的做法,本文首先采用公平理论计算基于投资成本的利益分配值,又运用Shapley值法计算基于贡献的利益分配值,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基于风险的利益分配值,最后运用TOPSIS算法综合三种利益分配值求出最终利益分配值,此种综合利益分配法修正了前三种利益分配法只考虑某一因素的做法,使协同利益的分配更加公平合理。  相似文献   

7.
敏捷制造是以敏捷动态联盟为基础的一种生产运作模式,利用利润模型分析得出,联盟总利润的增加是组建动态联盟最基本的经济动因。同时利益分配问题,尤其是联盟组建后新增收益分配问题,成为动态联盟管理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王凤科  高宁 《物流科技》2012,(12):61-63
在物流企业动态联盟中,合理的利益分配对于联盟的成功运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在使用Shapley值法计算物流企业动态联盟成员企业间利益分配的基础上,引入了风险管理能力因素,并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量化,使Shapley值法的利益分配结果得到了更加合理的修正,能够从风险管理能力角度更好地把握物流企业动态联盟成员企业间利益分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大数据作为引领未来繁荣的三大技术变革之一,使政府、企业和学术界都受到重大影响。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数据、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数据挖掘、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影响了传统企业战略联盟的利益分配机制,同时也影响了利益分配的因素。本文从资源、能力、风险、溢出效应与定性研究方法五个方面出发,简述了大数据对企业战略联盟利益分配的影响,根据贡献率、投入、溢出效应、风险等因素构建了大数据情境下的利益分配模型,并建议联盟企业应建立大数据决策思维,构建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平台与组织决策系统,同时要引进大数据相关人才。  相似文献   

10.
动态联盟合作伙伴间收益分配模型及其求解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动态联盟将是2l世纪的主要组织模式。合作伙伴参与动态联盟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本文提出了一种解决动态联盟合作伙伴收益分配问题的模型及其求解的方法。从纳什谈判模型出发,构建效用函数,建立纳什均衡方程。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因素权重,用模糊综合分析法对分配因子的大小进行估计。最后用求解条件极值的方法求解方程得到纳什均衡解。  相似文献   

11.
动态联盟中防范道德风险的激励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动态联盟中存在的道德风险问题,介绍了防范道德风险的Tirole模型,并通过在动态联盟中引入第三方系统,建立了一个委托—代理分析框架下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指出盟员的收入与动态联盟利润具有动态一致性,可以通过由第三方系统(外部委托人)设计一种激励与监督并行的分配政策,来防范道德风险。最后,阐述了动态联盟运作过程中第三方系统的构成。  相似文献   

12.
绿色管理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管理模式。构建绿色战略联盟,借助外力促发展,是我国企业实现绿色管理的有效途径。基于对我国企业目前推行绿色管理的障碍分析,提出了企业绿色战略联盟构建的主要方式和原则,认为应从政府作用、联盟治理机制、联盟参与者选择、联盟文化等方面加强绿色战略联盟建设。  相似文献   

13.
It i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to critically re-examine Williamson's original axiom of regional inequality as it relates to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under a new dimension: income distribution disparities within the population of the regions. The dynamic association between inequality and development in general and the convergence hypothesis in particular will be retested. Instead of Williamson's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we introduce a set of Regional Dissimilarity Indices that measures the dissimilarity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by income at the national level.  相似文献   

14.
《Economic Systems》2022,46(2):100982
Economic growth is driven by numerous factors. However, traditional economic theory focuses on certain key reasons, while ignoring the impact of other factors. Since 1978, China has achieved unprecedented economic growth, but also faces low per capita GDP. To clarify the driving forces behind this situation, we used per capita GDP to represent China’s economic growth and performed total factor analysis based on 13 variables in 7 socioeconomic dimensions using panel data from 30 Chinese provinces over the 40 years since China opened to the west in 1978. We found similar determinants in different regressions. Internal trade, privatization and investment were the primary factors driving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Surprisingly, we found that the contribution of foreign trade to economic growth (per capita GDP) was weak. Education had a much smaller contribution t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sing per capita income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to provide a robustness test, we found that China’s income distribution has not paralleled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benefits of GDP growth to citizens must be improved. China’s experience demonstrates that promoting economic growth require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many factors, and that different policy preferences should be adopted to meet diffe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近年来中国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度和人力资本均与劳动收入份额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基于此,认为要扭转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趋势,根本途径是消除二元经济结构,通过提高农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城乡收入差距来加快向一元经济结构过渡。  相似文献   

16.
动态能力理论是战略管理理论研究前沿。当今经济全球化、网络化,企业的发展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较小。动态能力对企业的规模、业务起着不断延展的影响。本文基于动态联盟视角,对动态能力理论背景、发展历程、内涵及研究进展方面的文献进行梳理、研究和评价,提出了对动态能力的研究要从能力形成和发展、绩效等方面入手,为企业战略管理实践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7.
陈绍刚  刘春芳 《价值工程》2012,31(25):159-161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是我国改革的根本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但与此同时,我国也出现了严重的居民收入差距。文章在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回归模型分析所有制结构的演变与居民收入的关系,进而通过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二元经济结构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检验。研究结论表明:转型期所有制结构的演变以及二元经济结构是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的根本原因,二元经济结构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单向的格兰杰原因。最后针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李刚 《价值工程》2012,31(22):177-178
本文通过引力模型实证分析,探索各省港澳台入境旅游的客源和收入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入境旅游收入受距离的影响低于目的地提供旅游产品的丰富程度的影响,而入境游收入与各省旅游资源呈现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杨金凤  刘健 《价值工程》2007,26(9):92-94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是增加农民收入,而现有的农业生产结构不利于农民就业,通过对支持优势农业的理论的分析,以及优势农业项目与大宗农作物的比较,得出我国发展优势农产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从而有利于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20.
袁晓玲  许杨 《城市问题》2012,(1):48-52,71
我国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路径中须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问题,金融产业在其运作中能够通过调整资源在区域间的分配来影响城市与其周边的经济发展,进而影响收入分配格局。陕西省在国家经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的典型性使其尤具研究和借鉴价值。通过分析,发现陕西省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金融发展规模与金融发展不平衡性的增加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而提高金融发展效率则可以降低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