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斯蒂格利茨对“华盛顿共识”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十五年前,华盛顿国际经济学研究所的John Williamson(约翰·威廉姆森)杜撰了一个新词叫“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他把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国财政部和国务院对拉丁美洲经济事务的一致观点按照自己的理解归纳成十条。不久之后,此共识逐渐被看作一种适用于  相似文献   

3.
“华盛顿共识”、“北京共识”与中国独特的发展道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华盛顿共识”的提出和在实践中的失败1989年,美国国际经济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约翰·威廉姆森(John Wlliamson)在一个会议论文中首次提出了″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这一术语,其实质含义是指,美国所实行的一切经济制度及其价值观,为世界上其他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蓝图,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世界上大多人的心目中的“华盛顿共识”,是指以新自由主义为价值观的完全私有化、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最小化的政府职能配之宏观经济稳定。究竟“华盛顿共识”对世界是不是真正具有“普适”价值,我们不能够…  相似文献   

4.
华盛顿共识的失误促使经济发展研究领域兴起一波超越华盛顿共识的浪潮。新一代经济发展理论具有鲜明的特征:一是发展观念更具有包容性,即强调公平的发展、民主的发展、包容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二是关注影响发展的深层因素,包括制度与治理、经济结构的变迁、人力资本与创新,以及资源环境约束;三是反对华盛顿共识推荐的最优制度实践,探寻更加多元的发展路径;四是采取发展诊断和因势利导的方法,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有效的政策制定框架。面对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的深刻变革,新一代发展理论需要对现有理论范式进行整合,并采取更加开放的研究视角,为理解全球经济发展新格局提供更加有效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5.
本书汇集了2005年8月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等单位在天津举办的“中国发展道路”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会议论文。全书祭紧围绕“中国发展模式”和“北京共识”展开讨论,诸多海内外学者的论文观点新颖、视角独特。此书对关心与研究中国发展问题的专家与学者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发展政策和发展观的变化集中反映了不同的经济学学派对市场与政府的作用、自由化改革和渐进式改革方式、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认识。在开放的时机、速度和次序方面,盲从华盛顿共识提出的自由化、稳定化和私有化政策,以普适的政策框架推进改革是有风险的。在全球化进程中,集中精力推进国内制度建设,同时提高有益于投资、宏观经济稳定和资本流动的政策管理能力,是开放经济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华盛顿共识"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向许多发展中国家及经济转轨国家硬性推出的一套经济改革政策;"华盛顿共识"在其推行国的失败揭示了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对发展中国家的危害,也给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前车之鉴和启示。各国在选择发展道路时,必须根据各国具体的国情,走自己的路。对于我国来说,则是要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经济发展面临"新常态"的新时期,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华盛顿共识"、"北京共识"和"孟买共识",阐释中国经济模式发展的内涵,然后依据统计数据描述"北京共识"提出以来中国经济模式发展特征,最后得出结论,中国经济模式包含着自主、渐进、权变和创新等核心要素,政府主导的混合制经济是主要特征和特定时期的发展工具手段。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经济变革经验对华盛顿共识提出了严重的挑战。自从1990年代中期以来,鉴于中国经验的难以解释,持华盛顿共识的机构大都在解释世界范围的经济变革与发展时排除了中国经验。然而事实上,中国的确在1993年至1997年间相当程度上实施了华盛顿共识性质的经济政策,但仅以导致严重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收场。自1998年以后,面临诸多问题和对这些政策日益见涨的社会抵制,中国逐渐转向建设和谐社会。这一转变代表了对一种基本上偏离了华盛顿共识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樊鹏 《开放时代》2013,(3):45-59
相对于西方流行的以"多元主义"和"多数决"为基础的决策模式,"共识型"决策正在引发更多理论关注和实践探索,但是限于西方国家体制中广泛存在的相互否决权力结构的制约,这一决策模式更多应用于分立的国家权力架构的某个层面。本文基于中国重大公共政策决策经验的分析,提出了颇具中国特色的"共识型"决策,它除了致力于探索如何实现更大的包容性与参与性之外,在政策偏好集结以及体制的整体协作和系统管控方面也表现不俗。本文将之归功于中国政治体制的优势,并以中国"共识型"体制概括之。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述了后华盛顿共识在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的发展,即在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抛弃传统的外资崇拜论,转而强调政府部门、社会安全网以及产业政策的积极作用。中国为此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文章认为,次贷危机凸显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不稳定性,新兴经济体的发展思想和模式将因此赢得新的尊重。  相似文献   

12.
"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比较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转型经济中“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作了初步比较分析。“华盛顿共识”不仅曾对拉美国家经济发展产生过不利影响,而且曾作为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初始阶段的重要政策,在俄罗斯等转型国家广为推行。这一政策导致这些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发生衰退。2004年5月“北京共识”的问世,实际上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华盛顿共识”政策的失败。“北京共识”是中国转型经验的概括与总结,它表明,对于发展中的转型国家来说,实施什么样的转型政策决定着一个国家转轨与发展的绩效。  相似文献   

13.
“新共识”宏观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本世纪以来出现大量经典文献并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新共识”宏观经济模型中,货币存量不起作用,但货币政策在“新共识”中被赋予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通货膨胀对经济效率和增长具有破坏性作用,而货币政策可以决定通货膨胀。“新共识”宏观经济学中的货币政策采用盯住通货膨胀的方式,通过调节利率将通货膨胀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利率可以通过利率渠道、财富效应渠道、汇率渠道、货币渠道、窄的信贷渠道和宽的信贷渠道六个渠道对经济产生影响,以实现它的最终目标。“新共识”宏观经济学与传统的凯恩斯主义和20世纪80年代的新凯恩斯主义有很大的不同,在某些政策主张上甚至“恢复”了货币主义。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政策领域出现了一种"新共识",近年来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新共识"宏观经济模型中,货币存量不起作用,但货币政策被赋予非常重要的作用,货币政策可以决定通货膨胀;货币政策采用盯住通货膨胀的方式,通过调节利率将通货膨胀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财政政策在管理总需求水平方面仍然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新共识"宏观经济学体现了"货币主义与财政主义的综合"。  相似文献   

15.
从“休克”失败到“后化盛顿共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6.
略论"北京共识"对提升中国软实力的启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北京共识"出发,揭示了西方经典现代化理论和"华盛顿共识"的本质其实就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传播、提升其"软实力"的手段。在分析"软实力"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作用基础上,强调中国的和平崛起,应该在强化中国的"硬实力"和提升中国的"软实力"两个方面努力。本文最后还就我国的社会科学以及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提升中国"软实力"方面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华盛顿心目中的"政策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整理了华盛顿的经济学家、经济研究机构对拉丁美洲在1990年代应该采取的经济政策方面的共识,概述了华盛顿共识的10个政策工具,为华盛顿共识的集大成之作。  相似文献   

18.
杨鹏 《经济研究导刊》2013,(28):245+282
自从雷默提出了与"华盛顿共识"相对应的"北京共识"以来,由"北京共识"引发对中国模式的激烈的探讨。在对"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比较的基础上,将中国模式置于全球其他发展模式的视角下,阐述中国模式对转型发展中国家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自经济体制改革为始,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制度变迁,表现为"法治国家、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的全面社会转型期。转型国家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制度与治理危机,而以"华盛顿共识"为核心的转型"药方"存在着诸多制度缺陷,并不适合中国发展的模式。本文对比了中国改革前后的主要社会变化,分析了"华盛顿共识"的施行效果和中国发展模式独特的转型途径与制度设计,最后在探讨中国社会转型期存在的转型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思路。  相似文献   

20.
"北京共识"是国际社会用以表述和概括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成功经验的概念."华盛顿共识"的破产,彰显了"北京共识"的意义与价值,国际社会对"北京共识"认同并推崇,实际上是对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高度评价.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无论对于广大的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还是对于现在是或者过去曾经是社会主义的国家与地区、西方发达国家都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