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洪玫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1,(12):53-55
供电公司首先是企业,除了承担社会责任外还要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电费回收是供电企业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电力企业经营成果的最终体现。电费结零,这简单的四个字,要真正做到绝非易事,特别是对以旅游、农业为主,低压及居民客户所占比重大的供电公司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因电费数量多、变化快、构 相似文献
2.
3.
近年来,全国拖欠电费的问题十分严重,据有关资料透露,累计达300多亿元。山西省旧欠电费目前已达6亿元之巨,本市的欠费问题也十分突出,截止去年年底为2亿元左右。从全市的情况看,所辖的14个县(市区)有11个国家级贫困县,全市的售电量仅占山西省总售电量的7%左右, 相似文献
4.
5.
电费,是电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惟一的产品销售收入。目前我们对电能这一特殊商品的销售方式,也不同于其它商品,基回收的电费既是反映电力企业所生产的电能产品价值,也是电力企业经营成果的货币表现,同时也是电力企业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指标。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费回收工作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1988年以前,基本上是计划经济,各类商品实行统购统销,企业和企业之间没有建立竞争机制,所以,根本不存在欠费问题。随着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企业转轨变型,部分企业不能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 相似文献
6.
解决电费回收问题的几种管理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营销工作是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而电费回收工作又是电力营销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日益严重的欠费问题一直深深地困扰着供电企业,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化解欠费风险,是供电企业营销管理中的重要课题,根据多年营销管理的实践,现提出几种解决电费回收的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7.
彭强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8,(24)
加强对小客户电费回收的风险控制,使县供电企业既高效、优质地开展好电力销售工作,又能为小客户做好服务工作,既规避小客户电费回收的风险,又使小客户对县供电企业的工作感到满意,是县供电企业开展电力销售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8.
在将“保增长”作为今年首要任务、全力以赴增供扩销的同时,广西柳州供电局采取多项举措,加大电费回收力度,努力降低电费拖欠风险,确保“电卖得出去、费收得回来”。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累计电费回收率达99.99%,其中本年度电费回收率达99.35%,电费回收指标低于考核目标71.78万元。 相似文献
9.
供电企业向客户收取电费,是电力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的最终体现,因此,加强电费回收管理工作,对于电力企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就电费回收工作中出现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11.
12.
论述了供电企业当前电费管理中的风险与隐患,用电客户欠费的现状、原因及防范措施.并就如何加强电费管理,实行用电大客户信用等级制度,建立电费预警分析制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14.
对煤价、电价之间的传导关系进行了理论推导,通过实例对煤价、电价之间的价格传导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由于发电环节对成本的消纳能力有限,煤炭价格的波动对电力价格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必须适时疏导。煤电联动机制作为一种过渡机制,当煤价上涨时,销售侧的电价并不能适时体现发电成本的上涨并随之调整价格,下一步应深化电价改革,形成煤、电价格联动的市场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电力产业规制效果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利用1978--2005年相关数据对中国电力规制效果进行了全面的实证检验。计量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明确的规制框架、独立规制机构和不断成熟的规制对象在统计意义上显著地提高了电力产业总量和效率,降低了价格水平和垄断利润.但在改善服务质量方面尚未发挥有效作用。总体看,中国电力产业规制效果是明显的.良好的规制设计不仅在理论上有利于电力产业提高绩效,在实践中也是电力产业绩效改善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电力市场的推进和经营形式的变化,电力生产出现了新的问题。电力期货市场作为电力市场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成为解决煤电矛盾困局的市场化工具,也为电力行业改进生产方式提出了新的启示。对发电企业如何利用期货市场的套利保值机理和价格发现机制以改变发电企业传统的经营方式进行了介绍,并结合我国华东区域电力市场发电权交易的经验对电力期货市场的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18.
有关我国电价改革的几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科学合理的电价机制能够有效反映电力供需关系并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以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3个环节的电价为研究对象,从电价水平、电价形成机制和电价管理体制等方面探讨了现行电价机制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最后对今后的电价改革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设想。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