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经国务院批准,2007年6月18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规定自今年7月1日起,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具体来说,本次出口退税调整共包括三大方面:取消了5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降低了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的出口退税率;  相似文献   

2.
2007年6月18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商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规定自2007年7月1日起,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作为出口大省的福建,如何顺应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保持出口持续增长,是政府和企业界关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18):F0003-F0003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6月22日联合公布《关手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的通知》,宣布自2010年7月15日起,取消包括部分钢材、有色金属加工材料等在内的406个税号商品的出口退税。这一涉及较大范围的取消出口退税政策,主要关乎“两高一资”产品。而就在调整相关产品出口退税的前两日,央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2015,(8)
依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对出口货物退(免)税进行的政策调整,在十堰经济开发区开展调研,分析出口退税新政对开发区出口企业的影响,提出了新政在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2013年3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公告》,对于去年出台的《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管理办法》有关条款进行了细化和完善,废止了管理办法及有关申报表中外汇核销单的内容。中国出口退税一直在不断的调整中,但要深刻认识到其中的问题,找对解决方案,让出口退税真正发挥其对中国出口贸易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生产出口企业“免、抵、退”增值税、外贸出口企业“先征后退”增值税及“又免又退”消费税时所涉及的会计核算分录为研究对象,以这些会计分录中的科目设置为研究重心,在借鉴新税收制度、新会计准则、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相关政策规定以及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时出口退税会计核算分录中的科目设置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通过研究发现,某些目前正在执行中的、针对出口退税会计核算的相关规定,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存在更新或完善的空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出口退税作为实行增值税的国家普遍使用的贸易政策手段,其目的在于促进一国商品的出口和平衡国际贸易。本文构建了一个新宏观开放经济动态模型,基于2014年出口退税政策变动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探究差异性出口退税能否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结果表明:中国差异性出口退税政策存在产业结构优化效应。不同行业中,出口退税对于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影响的中介效应不同。部分高附加值产业无法通过利润传导途径来影响出口竞争力,农业产品则存在明显时滞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为出口退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决策依据,也为完善税收征管体制建设、提高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调整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1月1日,新的出口退税政策正式生效,本文阐述了出口退税的含义,回顾了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历次调整,分析本次调整之前所实施的出口退税制度产生的问题及其原因,介绍了出口退税制度调整的内容以及特点,重点阐述了本次出口退税调整所产生的影响,最后还指出了在实践中新的出口退税制度与新《外贸法》在操作上的矜持之处。  相似文献   

9.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近期下发通知,宣布白2008年8月1日起调整部分纺织品、服装、农药产品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从8月1日起,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部分竹制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1%。这是我国自2006年9月大范围下调企业出口退税率以来的首次回调。同时,两部门还取消了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  相似文献   

10.
韦韬 《时代经贸》2012,(10):74-75
出口退税制度作为一项出口激励机制,被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同时它也是WTO所允许的促进出口措施。本文利用次贷危机后2007-2011年的季度数据对口额和出口退税额进行协整分析和Granger果检验,得出扩大出口退税在长期会促进出口的增加,即出口退税每增加1%,出口将扩大0.74%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月1日实施的出口退税新政策,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了结构性的调整,适当降低出口退税率;加大中央财政对出口退税的支持力度;建立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出口退税的新机制;推进外贸体制改革,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整体效益。此次出口退税改革的基本原则是“新账不欠,老账要还;完善机制,共同负担;推动改革,促进发展”。新政策实施一年来对出口贸易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姜涛  彭箭 《经济论坛》1996,(19):29-30
做好出口退税工作促进河北改革开放□姜涛彭箭最近,在河北省不断加快改革开放的形势下,省委、省政府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口步伐要加快,利用外资能力要提高。而出口退税工作是直接服务于改革开放事业的一项重要税收工作,在促进开放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因此,需要认...  相似文献   

13.
出口退税是一项国际惯例,一国为增强出口商品的竞争能 力,由税务部门将商品中所含的间接税退还给出口商,从而使出 口商品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我国自1985 年开始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出口退税制度对外贸发展起到了积 极的推动作用。2003年10月,在出口欠税形势严重、财政压力不 断加大情况下,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决 定》,规定从2004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新的出口退税政策。新 政策的实施必将给新形势下的外贸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2004年以来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总体上看,2004年以来.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出口带来的负面影响比预先估计的要小。出口退税机制改革使拖欠出口退税问题基本解决.出口企业资金状况明显改善。随着企业的逐步适应,出口退税率调整的影响在持续减弱。2004年前几个月。国内需求旺盛拉动了对技术设备和能源原材料进口需求的上升.关税下调和配额进一步放开,  相似文献   

15.
张丽 《时代经贸》2010,(18):69-70
本文以我国为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造成的出口下滑再度提高出口退税率作为研究背景,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论证了我国出口退税政策与我国出口贸易的关系,理论上阐述了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与我国出口贸易存在着相关性,从而为我国运用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出口贸易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考虑到了出口贸易的改善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周丽娟 《时代经贸》2008,6(3):110-111
出口退税所退税款是出口货物在出口之前已缴纳的部分或全部国内间接税,在我国主要影响一般贸易出口,但国内学者在研究出口退税与外贸出口的关系时,大多把包含各种贸易方式的出口总值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稀释了出口退税的实际作用.本文采用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对出口退税对我国一般贸易出口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克服了前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关于杜绝骗取出口退税行为的思考吴航,王兴林出口退税制度是我国鼓励出口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退还或免征国内税收,降低了我国出口商品的换汇成本,增强了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提高了外贸企业经营出口的积极性,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  相似文献   

18.
出口退税所退税款是出口货物在出口之前已缴纳的部分或全部国内间接税,在我国主要影响一般贸易出口,但国内学者在研究出口退税与外贸出口的关系时,大多把包含各种贸易方式的出口总值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稀释了出口退税的实际作用.本文采用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对出口退税对我国一般贸易出口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克服了前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我国为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造成的出口下滑再度提高出口退税率作为研究背景,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论证了我国出口退税政策与我国出口贸易的关系,理论上阐述了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与我国出口贸易存在着相关性,从而为我国运用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出口贸易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考虑到了出口贸易的改善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出口退税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传导世界各国,中国作为出口导向型国家,出口受到了严重影响。外需不足导致的出口下降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非常突出,因此,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为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的不利影响,我国政府从2008年以来对出口退税率进行了七次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总体对促进外贸的发展成效是明显的,但是,其效应变化究竟有多大,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是否是刺激出口的唯一选择。本文重点在应对世界性金融危机背景下,实证分析出口退税政策对刺激出口增长、拉动外需的效应影响及方式与方法,从而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