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在当前小学、中学教育逐步普及的情况下,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出现了急剧上涨之势。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通过多种形式发展高等教育,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由现在的9%提高到15%左右。而在2000年国务院制定的“十五”规划中,又将此目标提前到争取在2005年实现。按照美国教授马丁·特罗(Martin Trow)对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界定,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占适龄人口的比例低于15%时为精英教育阶段;达到15%一50%时为大众化…  相似文献   

2.
专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是为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因此,专科学校的教学改革既要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反映时代发展的要求。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也是历史赋予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我校作为培养财经高级应用型人才的专门学校,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始终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作为制定各项教学改革方案和落实改革措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且突出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特色。…  相似文献   

3.
当今知识时代,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已成为提高生产力的决定因素,研究怎样通过教育、研发投入的合理配置及制定有效的人才制度保障政策与提升香港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还没有学者从教育、研发投入及人才制度保障政策等三方面的因素对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影响的角度进行系统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以致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从教育、研发投入的资源配置和人才制度保障政策制定的成效等三者与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之间关系、影响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里,一个国家要想取得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保持其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使之在国际舞台上一枝独秀,就必须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这就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人才的培养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教育又是培养人才即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渠道,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本文选择从人力资本视角来对高等教育进行分析,指出高等教育在一个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应用型会计本科教学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我国高教适龄人口数量将逐渐减少,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迅速提高,预计到2020年后,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50%,高等教育开始进入普及化阶段,这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人口背景。反思我国目前应用型会计本科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还存在着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趋同化、学校定位不明确,专业特色不突出,以及缺乏明确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等问题。本文结合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的实践与探索,提出以诚信为主导的人才教育理念与培养目标,以职业元素为中介构建专业及课程设置,依据学验并重特色,建设综合实验教学中心等教学体系构建观点,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6.
教育改革30年来成就有目共睹,相比之下,30年教育改革最辉煌的是教育外部的改革,而教育内部的改革相对来说滞后了许多。高等教育实现历史性跨越,毛入学率达到23%;基础教育,义务教育实现“两基“,可以说今天中国95%上的适龄人口都已享受到九年  相似文献   

7.
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看,我国以16岁作为劳动适龄人口的起点年龄明显偏低。建议把劳动适龄人口起点年龄提高到19岁;修改劳动法相关条文;更改关于劳动适龄人口的统计口径;推迟退休年龄;大力发展普通和职业中等教育,尽可能提高中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入学率。  相似文献   

8.
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中取胜,关键在于能否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而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基础在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 高校担负着培养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历史使命,但多年来由于体制、机制等多种原因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李红 《企业导报》2013,(24):211-212
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提是中等教育的普及状况,也可以说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发展基础之上的。因此有必要对高等教育与高中教育的适应性进行预测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以便更好地把握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制定出符合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的教育规划。  相似文献   

10.
车琳琳 《活力》2014,(14):34-34
随着我国大学教育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的转变.不得不承认我国大学生从数量到质量都与以往不同.比如从1999年我国高等学校扩招以来短短3年时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15%(毛入学率就是在高等院校学习的人数占适龄人口的百分数)早在1973年.马丁特罗就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其中指出毛入学率在15%以下为精英教育。15%-50%为大众型教育,当达到50%以上时称为普及型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1.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发展教育和培育人才则成为振兴东北的关键所在。文章通过对理论和现实层面上的分析,阐述了制定东北地区教育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并结合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依据"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协调东北地区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2.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发展教育和培育人才则成为振兴东北的关键所在。文章通过对理论和现实层面上的分析,阐述了制定东北地区教育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并结合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依据“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协调东北地区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3.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发展教育和培育人才则成为振兴东北的关键所在.文章通过对理论和现实层面上的分析,阐述了制定东北地区教育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并结合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依据"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协调东北地区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大众化教育的会计人才需求与高等教育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会计人才的需求也随着大众化教育的实施和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而发生了新的变化,高等教育如何培养新形势下社会所需要的会计人才,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前,各大高校的教育形势由于受到时代发展的影响,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大学生作为我国的建设人才,他们自身的素质以及文化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进程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发展。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法相关规定,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了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充分地发展社会主义科学与技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在实现高校人才培养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等教育发展以及改革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时代的变化,我国高等教育的体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企业与高校教育进行融合已然是大势所趋。因此,本文对新形势下企业与高校教育的融合进行研究,对于企业招聘人才以及高校学生就业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小健 《财会通讯》2009,(1):99-101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会计人才的需求也随着大众化教育的实施和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而发生了新的变化,高等教育如何培养新形势下社会所需要的会计人才,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根据有关测算,2000—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18—22岁)规模逐年增大,并于2008年达到峰值1.25亿人,2009年至2020年前后逐年下降。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的高等教育发展目  相似文献   

18.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减少、出国留学人员人数增加等原因,我国一部分高校即将因生源短缺而面临倒闭的威胁。如何在生源争夺战中夺得胜利,是大多数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据此情况,本文从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需要和适应社会需求三个方面探讨了生源短缺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竞争人才的时代,而一个国家人才的质量核心在于教育。高等教育是国家教育力量的全面体现。就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来说,其不论是在办学的规模还是在教育品质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提升。国家对于高等教育投入力度的增大使得国有资产管理模式需要改进,而全新的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是担保国有资产有效利用的保障。本文主要就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我国面临适龄劳动人口比重开始下降、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城乡劳动力转移步伐放缓、人均受教育年限偏低的挑战。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以每年的11月1日为预测时间节点,对2013年~2030年人口总量和结构的预测,人口总量在2022年达到最高值13.7亿人,人口数量红利期将持续到大约2037年,适龄劳动人口总数将在2013年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