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环境污染致人损害责任中多因一果条件下,侵权责任法规定有失偏颇,阐述了成立共同侵权与实行连带责任的必要性,利用理论分析和实际结合的方法进行论证,得出了环境污染致人损害责任多因一果条件下侵权者需要承担连带责任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正>不真正连带责任,又称不真正连带债务,是指数个债务人基于不同的原因而偶然产生同一内容的给付,各自负有全部履行的义务,并因其中一个债务人的履行而使全体债务消灭,此时各债务人之间承担的即为不真正连带责任。此项制度最早起源于德国。我国《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解释》《侵权责任法》及《保险法》中,均有关于不真正连带责任适用的具体规定。一、不真正连带责任与连带责任的区别一是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数个债务,其发生原因各不相同,每个原因均足以单独地导致损害结果的发生,而连带债  相似文献   

3.
王月英 《企业导报》2014,(21):133+147-133
在网络信息传播中,网络用户和信息服务提供者的传播行为会导致多种侵权问题,侵权行为的发生导致侵权责任的承担,根据行为主体和行为性质的不同,侵权责任的形式和构成要件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正一、职务侵权责任主体及归责原则《侵权责任法》在《民法通则》和《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基础上,明确规定了职务侵权制度。该法第34条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由此,法律确立了职务侵权的责任承担主体为用人单位,性质是替代责任,即由用人单位对其工作人员(侵权行为人)的行为承担责任。同时,该法第34条也表明职务侵权归责原则采纳的是无过错责任原则,即只要用人单位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本文围绕准确界定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侵权责任问题,阐述了以下观点:正确区分不实审计报告和不实财务报表,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应该将普通过失排除在审计侵权责任之外;不必区分注册会计师的故意和过失,而应按上市公司审计业务和非上市公司审计业务分别承担连带责任和补充责任;认定侵权责任时,不能进行因果关系推定;审计准则不仅是法律程序,更是规范和约束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的指南,是判断注册会计师过错与否的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6.
连带责任是众多民事责任中较为严厉的一种民事责任,它是因多个民事主体实施共同侵权行为、共同危险行为而共同承担民事责任的一种方式,其中每一个责任主体都有责任应权利主体的请求承担全部民事责任。连带责任的意义在于加强对民事权利的保护,然而,连带责任也有其不足之处,在承担责任时常会导致责任主体应承担的责任份额与其实际承担份额不相符,这与责任自负原则和公平原则相违背,这有待于改进。  相似文献   

7.
代世林 《企业导报》2012,(12):149-150
建筑物不明抛掷物侵权行为致人损害的案件屡有发生,由于加害人无法确认,其侵权责任的认定引发学界争议。本文在介绍了国内外关于筑物不明抛掷物侵权责任相关立法以及在我国的法律适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如何认定建筑物不明抛掷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8.
知识产权间接侵权是指行为人没有直接实施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但是却对知识产权的直接侵权行为起到了诱导或者帮助的作用,或者由于行为人的行为,扩大了直接侵权的损害后果,法律规定应当承担责任的行为。共同侵权行为是指加害人为2人或者2人以上共同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共同加害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的侵权行为。知识产权间接侵权与共同侵权以不同的调整方法实现了知识产权与公众利益之间的平衡。鉴于我国在知识产权间接侵权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空白,知识产权间接侵权制度的建立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用户的不断增加,人们已从阅读传统纸质媒体过渡到电子阅读,著作权的领域也随之不断地扩展,导致网络侵权的案件不断上升,网络侵权案件备受关注。在网络侵权案件中,提供内容服务的网络服务商一般承担直接侵权责任,这是大家都比较认可的。而提供中介服务的网络服务商本身不构成直接侵权的主体,但是如果其客观上为直接侵权者提供了实质性帮助,则可能构成"间接侵权"。对于间接侵权的网络服务商来说,严格责任更适用作为归责原则,有助于提高网络服务商的注意责任,减少网络侵权案的发生。而与一些发达国家关于"间接侵权"规则完善的规定比较,我国对网络服务商提供间接侵权责任较为分散,不足以解决现有的网络版权间接侵权问题,应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间接侵权"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0.
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使我们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社会,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也加速了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步伐.因此,社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网络也将逐步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去.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网络在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造成很多不良的影响,比如不断出现的网络侵权事件.2009年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36条对网络侵权责任承担作出专门规定,成为我国对网络侵权问题的原则性规定.该条第2、3款分别规定了特定情形下网络服务提供者与网络用户的连带责任.对于此规定,很多学者持否定态度,但笔者将从共同侵权本质入手、 综合平衡各方利益来说明此规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李利 《西部财会》2012,(4):28-30
关于会计师对第三人民事责任之性质,主要存在违约责任说、侵权责任说、第三责任说、专家责任说、产品责任说、法定责任说等六种观点。经过比较,应当将会计师对第三人民事责任定性为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12.
《食品安全法》和《广告法》中规定了虚假代言的代言责任,从而清理了广告一些虚假的宣传.传统的侵权责任法并没将代言人纳入到侵权主体,但是近期发生的侵害事件让我们注意到虚假广告的传播人应当对受害人承担一定责任,虽然新法对其有一定规制值得肯定,但是仍然需要更大范围确定其应罚性.本文首先从论证代言人的应罚性,在此基础上,确立代言人应当列入侵权主体,并且建立以荐证行为为基础的规制虚假代言责任人,并确立过错推定原则和按份连带责任.从而更好地规制商业界一些不规范行为,净化广告,减少对大众的侵害,保障公民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13.
在2019年新修订《证券法》实施的背景下,会计师事务所在证券虚假陈述中承担审计侵权责任的风险陡然上升,其责任认定机制急需明确。本文基于《关于审理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的实施,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认为,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信息披露辅助人,提供的是合理保证而非绝对保证;然后在采用“二分法”厘清会计师事务所勤勉尽责行为标准的基础上对其过错类型进行区分,并强调在界定会计师事务所责任承担形态时慎用连带责任,做到过责相当。同时,应认识到巨额侵权赔偿责任并非唯一激励机制,应注重做好行业风险防范、完善职业责任保险制度、优化声誉机制,以有效激励会计师事务所勤勉履职。  相似文献   

14.
吴徐群 《财会通讯》2007,(12):85-86
一、《规定》的条文分析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虚假陈述民事赔偿中的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作出了法律区分,完善了审计业务及其后果的法律责任界定,使我国证券侵权法律制度同国际保持一致。该规定在承继、整合和矫正既往司法解释的基础上,明确了侵权责任产生的根本原因;明确了利害关系人的范围;承认独立审计准则的法律地位;统一适用过错推定原则和举证责任倒置分配模式;明确此类诉讼的条件和诉讼主体列置等程序规定;明确区分会计师事务所承担补充责任和连带责任的具体情形;  相似文献   

15.
会计师事务所的民事赔偿责任一直是我国资本市场关注的重大议题。2022年1月新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对证券虚假陈述行为的民事赔偿责任,尤其是关于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证券审计业务的民事赔偿责任,进行了系统的修改和完善。本文通过比较新旧司法解释规定和《证券法》等,从取消前置程序的影响、民事责任范围扩大、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审计免责情形、赔偿损失计算方法等五个方面,全面解析会计师事务所民事赔偿责任的新变化,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和完善,现行《产品质量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深层次的新情况、新内容,不能全面规范市场主体的产品质量行为,确有必要对它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近年来,产品质量侵权损害案件不断发生,但如何确定侵权人的赔偿责任,人民法院和质量监督执法部门的看法和做法不尽相同。在此,笔者试作一些探讨。 统一产品质量侵权损害的归责原则,实行无过失责任原则 产品质量侵权损害的归责原则,是指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因产品不合格或有缺陷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时,  相似文献   

17.
现如今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现代工业的扩张,进而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现象也日益严重,而环境共同侵权的危害后果最为突出。环境共同侵权存在多个责任主体,因果关系错综繁杂,对社会和他人影响重大。我国现行有关环境共同侵权责任方面的制度还不完善,这对司法实践产生一定影响,可能由于法官的判断切入点不同导致处理结果有差别而导致无法及时、合理地对当事人进行救济。因此,有关环境共同侵权问题的研究对司法实践发展和我国法律的完善有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公司法》将直索责任的性质界定为"连带责任",但对其为何种连带责任却不甚明确。法院裁判各执一词,学界亦对此争论不休,形成直索责任性质迷局。迷局的根源在于我国早期公司法实践中系列法律文件对各种责任性质混用所造成的思维定式以及我国对民事责任的长期误读所带来的概念混淆。对直索责任制度的本源分析及对其滥觞之地美国的理论界与实务界关于直索责任性质态度的梳理后发现,直索责任作为一种利益平衡机制,并无限度,也无先后顺序,应当为共同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侵权问题越发严重,环境侵权诉讼大量涌现。但是,由于我国现行立法对环境侵权诉讼中证明责任分配的规定有不合理之处,致使受害者的利益难以得到应有的保护。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在分析我国环境民事侵权诉讼证明责任分配制度的基础上,对我国环境民事侵权诉讼证明责任分配原则提出了建议。环境侵权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就由此而引起的环境侵权证明责任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对改变目前我国环境侵权诉讼的混乱状况有重要意义。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环境侵权责任、环境侵权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及对环境侵权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会计界和司法界主流观点认为注册会计师不是审计侵权责任的承担主体,当前法律规定也是如此,但是部分学者仍持不同观点。根据"自己责任"法律原则,注册会计师应该对自己过错行为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然而我国社会审计是以会计师事务所为本位的,不适用"自己责任"。会计师事务所而不是注册会计师对利害关系人承担审计侵权责任,是符合我国实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