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当前很多谈话性节目为了幽默效果或是取悦观众,在谈话中常常出现话语不合作的现象。节目是嘉宾及主持人的交流,但在交流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节目语言会有含糊委婉的成分,这些都违背了语用学中的合作原则。但有时即使违反了合作原则,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谈话还是顺应这种特殊背景下发展下去,这恰好与顺应论相符,此外,用关联理论也能解释这种不合作话语现象。  相似文献   

2.
王月鹏 《活力》2010,(8):300-300
中国的电视法制节目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适应特殊历史需要而产生的。纵观电视法制节目的发展,其经历了初期发展的内容单一到中期发展制作多样化的全盛时期。直到目前的挑战诸多亟待创新转型时期,电视法制节目不但是在顺应观众欣赏口味的变化,更是媒体人意识形态和电视传媒思维空间的转变和延伸。  相似文献   

3.
韩宇 《活力》2011,(11):214-214
黑龙江网络电视台正式开播。这不仅是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的应时之举,更是电视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即在当前媒体融合趋势下,网络视听节目大发展、大变革的背景之下,探析传统主流电视媒体网络视听节目的传播特征。  相似文献   

4.
林杨  张文峰 《价值工程》2011,30(2):302-302
本文简要介绍了广播谈话节目的形式及现状,从三个方面对广播谈话节目的发展进行了探讨。一是广播谈话节目要坚持创新,突显"个性化";二是广播谈话节目要坚持"品牌化";三是广播谈话节目要积极融合新媒体。  相似文献   

5.
卢茜 《中外企业家》2013,(3S):279-279
本文通过对《新闻调查》三期节目的全程观看与分析,以节目内容以及节目的板块流程作为主要方面,分别论述了《新闻调查》的叙事手法,在"大同"中找出"小异",力求挖掘出每期节目的个性和闪光点。  相似文献   

6.
针对许多台对农业节目投入少,节目形态创新不够,从而引起对农节目质量下滑,收视率下降的现实,从对农民投入感情,记者要增强职业精神和敬业精神,了解农民收视心理需求,创新节目形态四个方面,论述了围绕"农"字核心,做好对农节目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数字电视机顶盒经常出现:不能正常接收某一个频点上的数字电视节目;收到的节目出现马赛克现象;出现"无节目信号"提示这三大故障,现通过实际分析,提出了解决这三大故障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真人秀节目《美国偶像》的运作模式,从"众包"这个新角度给出一个新的解释;分析了该节目中的广告运作,包括植入性广告在该节目中的运用。分析了《美国偶像》的盈利渠道;并与我国的选秀类节目——本文以超级女声为例,做了简单的比较,并提出了对国内选秀节目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企业经济》2013,(5):189-192
电视股评节目的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进步产物,起到了活跃股票市场的作用。然而,在电视股评类节目不断扩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与电视股评节目相关的犯罪案件,使得电视股评类节目引起了一定的舆论争议,新闻媒介的权威性也受到了质疑。某些股评类节目的案例或争议逐渐暴露在观众的视线中,造成了投资人与电视台、"股评家"之间的不信任。电视股评类节目要想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就必须在相关方面做好监督和改善工作,构建健康竞争的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0.
所谓"小稿"是相对于重大事件、深度调查、系列报道的"硬题"、"大稿"而言的"软性新闻",其中包含景物报道、动物趣事、展示展览等."硬题"、"大题"一般是节目编排的构架支撑,节目运作的根本骨架,而"软题"、"小题"就应该是节目的色彩,调剂节目富有层次的编排.如何让给节目调色的"小稿"出彩呢?下面结合<新闻夜航>播发过的新闻消息,一起探讨一下.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说新闻"栏目弊端日益显现,其节目创新与改革势在必行。《倾倾百老汇》,以"新闻脱口秀"的形式演绎各类资讯,突破传统的"说新闻"模式,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倾倾百老汇》以"秀"为第一特质,以国际化的视角演绎,真正实现采编播三位一体化的节目制作模式,有益补充了我国主流媒体环境。尽管如此,"新闻脱口秀"节目的发展之路依然艰辛。  相似文献   

12.
沈晓峰  纪玮 《活力》2014,(3):97-97
电视节目是有时代周期性质的,大众群体所关注的节目类型在不同时期是迥异的,电视台也在不断变化新花样来吸引大众的眼球,无论在栏目类型和编导、创意上都要求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媒体传播方向。近年来,越来越多高水准的综艺类节目闯入观众的视野,特别是湖南卫视的主打节目---《我是歌手》,自开播以来收视指数爆棚,引起了其他电视台和栏目的争相效仿,其节目的新颖与创新在一段时间内在业界掀起了千层浪,所以探究其成功的原因对电视文艺工作者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广播电视事业的几次深化改革,使得各类广播电视类节目层出不穷,有人说,广播电视节目的文化可以说就是"主持人文化"。好的广播电视节目和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主持人的知名度很大程度上也来自节目的影响力。比如《中国好声音》成全了华少的快语速;《快乐大本营》呈现了谢娜的无厘头;而《杨澜访谈录》也显现了杨澜的知性与豁达。  相似文献   

14.
罗珊 《企业导报》2012,(21):255
电视新闻节目已进入"内容为王,视觉为后"的发展阶段,日本电视新闻节目的多样性等其他方面的展现,充分印证了电视节目注重视觉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变形记"是湖南卫视的一台节目,讲述的是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一周的生活互换,其中的几期节目都带给了我们很大的震撼。短短的一周时间,让两个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从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的特征及在变形过程中他们发生的变化等方面阐述"变形记"这档节目带给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的启发。  相似文献   

16.
如今,电视的娱乐功能越来越被业界人士和观众所认可,除了央视"梦想中国"、"星光大道"外,仅省级卫视相类似的节目就达到30多个,但是目前来看各种选秀节目收视率渐呈颓势,观众出现了"审美疲劳"的现象.中国真人秀节目存在着许多值得我们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老梁观世界》是一种脱口秀形式的新闻评论类节目,节目的宗旨是以"内容"为王,以"独到"为妙,以有深度、广度、锐度的时事评论,传递最有价值的声音。节目主持人梁宏达以口语化的主持风格,带观众挖掘真相,还原真实,用非一般的视野,非一般的亮相,带大家探索中国,看懂世界。除此之外《,老梁观世界》的成功还和节目主持人的魅力、节目定位的准确、节目形  相似文献   

18.
"2008慈善公益与媒体责任"高峰论坛上发布的《2007中国电视公益节目发展报告》指出,2008年公益节目仍将继续是热点节目。报告同时指出,目前的公益节目普遍存在着娱乐味过重,资助形式单一等问题。重庆卫视《大爱中华行》  相似文献   

19.
当前,无论是中央电视台、各个省级卫视,还是各个视频网站,都推出了各种类型的真人秀节目。真人秀节目以其短时间、多内容战胜了传统的电视剧节目。虽然仍有个别电视剧表现不俗,但大多数电视剧缺乏新意、内容空洞,而且在快节奏社会下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样传统的电影也没有真实的、贴近生活的现实明星来得吸引人。从普通大众的真人秀到明星的真人秀,是一个巨大的发展,"真"切合人的真实,可以得到观众的心灵触动;作为"人"的主体,明星更能激起观众对美的渴望与追求;"秀"也必不可少,巧妙的设计才能使观众享受十足。尽管我国真人秀节目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仍有大的提升空间。本文基于营销学中的4C理论,为真人秀节目的营销创新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少儿电视节目在全国落地覆盖面积不断增加,部分省市电视台也相继开办了一些地方台少儿频道。目前少儿频道及其他少儿节目呈现出一种明显的传播偏向,即城市化倾向严重,并有扩大化的趋势。农村未成年人在少儿节目中普遍"失语"。从根本上说,少儿节目这种明显失衡的受众定位与我国国情严重不符,在此做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