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中国金融发展与资本配置效率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是中国金融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金融发展与资本配置效率密不可分,通过检验资本是否流向边际资本产出高的区域,可以衡量金融发展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如果区域净资本流与区域边际资本产出正向相关,则可得出金融体系资源配置效率较高的结论。中国的金融体系并没有通过促进资本配置效率推动经济增长,资本往往被配置到生产率较低的地方,这一现象的形成可以利用政府干预过度、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协调以及地方政府保护主义盛行等因素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监管者的视角,从市场环境、市场格局、市场管理、市场主体和市场产品五个维度回顾了30年来我国金融体制中的主要变化,并从金融市场融通资金这一最基本功能出发,将金融体制改革促进金融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效率变化作为评价标准,对金融体制改革的五个维度进行了评价.本文认为,未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并在此基础上增进金融体系的市场效率.  相似文献   

3.
赵永亮 《经济师》2007,(6):250-250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市场条件下配置资源的主要渠道。发展和完善金融体系,提高其动员和分配资源的能力与水平,是改善经济结构、发展经济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理论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体系最基本的功能是对资源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配置,这一功能主要是通过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完成的。研究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的文献繁多,主要集中于对金融中介存在必要性的分析以及对金融市场定价问题和风险管理问题的研究,并逐步深入和细化。但是,存在着孤立研究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问题的倾向。实际上,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建立了外植型金融体系,它有着积极意义,但也存在一系列弊端。要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金融资源方面的决定性作用,必须改革中国金融体系,使其回归实体经济。金融回归实体经济的真实含义是,扩大实体企业和城乡居民的金融选择权利,使他们能够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中展开价格竞争。公司债券具有可替代存贷款、改善资金错配、推进实体企业债务率降低、推进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和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等一系列功能。应以公司债券作为金融回归实体经济的政策抓手,推进金融体系的改革深化。  相似文献   

6.
金融安排是影响自主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选取中部六省(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金融安排、外源融资和自主创新之间的整合模型。结果发现,金融体系规模、金融配置效率对自主创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现行的金融体系结构即国有金融的垄断性对自主创新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检验发现,外源融资在金融体系规模与自主创新、金融配置效率与自主创新之间分别起完全中介和部分中介作用,而在金融体系结构与自主创新之间不具有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7.
金融中介是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之一,在间接融资领域吸收发放贷款,在直接融资领域为筹资者和投资者牵线搭桥。我国的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的发展联系应放到整个金融体系中去研究,二者的发展目标都是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分散管理风险的金融功能。为了共同的目标,二者相互协调,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具体表现形式的发展联系。  相似文献   

8.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后,重建的金融体制内在缺陷和相当明显,建立与市场经济和我国现阶段发展水平的相适应的金融体制显得尤为迫切。从根本上说,金融市场和金融体制是实物经济发展的结果和需要。是为实物经济服务的,我国发展金融市场,设计金融体制也必须从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的。我国目前的金融改革出发点必须定位于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使其能够很好地动员资本,配置资本,服务于经济发展,建立起以中小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是我国当前金融改革的正确方向,不过,与市场经济和我国目前发展阶段相适应的金融体系是完整的,不仅仅需要建立和完善中小银行体系,而且需要对大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造。使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特别是发挥它们在支持必不可少的大中型投资项目中的重要作用。证券市场也应该逐步规范。另外,金融体制改革的成功还需要其它领域的配套改革,否则金融体制改革很难成功。  相似文献   

9.
金融安排是影响自主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选取中部六省(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金融安排、外源融资和自主创新之间的整合模型.结果发现,金融体系规模、金融配置效率对自主创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现行的金融体系结构即国有金融的垄断性对自主创新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检验发现,外源融资在金融体系规模与自主创新、金融配置效率与自主创新之间分别起完全中介和部分中介作用,而在金融体系结构与自主创新之间不具有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0.
东南亚金融危机让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开始关注自己的金融发展,金融发展包括金融总量的增长,更应包括金融结构的优化。金融结构的不平衡,是关系到一国金融体系安全的重要不稳定因素。本文通过戈德史密斯的研究方法来对我国金融资产结构和金融机构结构作了分析,认为我国现在金融发展中的结构是不平衡的,它是我国目前改革过程中体制性金融风险的表现之一,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在渐进转型时期,我国微观主体效率总体低下,无法满足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协调一致的必要条件;依靠金融动员高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牺牲金融配置效率来促进经济增长,是相当长时期内的现实选择。强控制金融下的高动员效率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也累积了巨额不良资产等严重问题,数量扩张型增长难以为继。随着各种经济社会条件变化,金融动员高效率让位、回归于金融配置高效率成为必然和可能。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1993—2001年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可以发现,即使对于上市公司,银行贷款仍然构成其最重要的外部融资渠道,并且支撑着企业活跃的投资活动。然而,企业获得贷款的结构不合理,对贷款的利用效率日益下降,除了贷款以外,金融体系所提供的其他金融工具的种类和数量都明显不足。这说明银行业从提供融资支持上推动了整体经济的发展,但在优化资本流向、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方面的功能尚不完善。  相似文献   

13.
农村金融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困境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金融资源是农村社会经济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是,我国农村金融资源存在"乱砍滥伐"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也影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安强身 《财经研究》2008,34(4):4-15
在我国渐进式的转轨经济过程中,在政府强控制金融与高额储蓄条件下,体制内经济体发生金融漏损并由体制外经济顺守,修正了金融初次配置效率,形成了金融低效率与经济高增长并存的结果。理论与实践表明,体制内金融的外向漏损间接支持了体制外经济的成长发展,形成了"反哺效应",构成了一个非正规的经济增长良性循环模式。文章从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角度分析了我国转轨过程中的金融漏损、效率修正与经济增长,对我国转轨经济中金融低效率与经济高增长现象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应通过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与国有银行产权改革、加快民间金融发展等措施改进与提高我国的金融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中国金融改革中的创新:特征分析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金融改革过程中的创新活动更多的表现为政府主导下的金融制度的创新,而不是微观经济主体推动的市场创新活动.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金融机构面临的国际金融机构竞争的压力加大,而且与国际金融体系和金融制度接轨已经成为一种巨大的政治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按照我国金融改革的既有逻辑推动金融制度创新活动和金融制度的变迁,在利用市场型的创新活动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防范金融风险之间取得较好的权衡,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中国发展金融服务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月星 《技术经济》2009,28(2):113-117
中国金融欠发达严重影响着我国的资源配置效率,已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本文认为:金融创新并不是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源;金融创新有利于分散危机所带来的损失,更为重要的是,金融创新是世界经济强国获取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有效工具。为了确保我国改革开放经济成果的保值与增值,捍卫金融资产的定价权,中国政府应运用各种宏观政策工具,包括财税政策,以大思维积极鼓励金融业全面创新,并通过金融创新促进金融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intermediary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fluctuation in the last 50 years in China. It was found that a steady and long-term relation existed between these two variables, and that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intermediary system had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economic fluctuati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intermediary's efficiency can repress the economic fluctuation , but the increase of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can intensify the fluctuation. On that basis, some suggestion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intermediary are proposed in this essay.  相似文献   

18.
内部财务控制是把控制理论作为基础原理和办法,对财务业务采取专业有效的控制、制约、评论等一整套的办法、技术、过程和理论的总称,目的是达到财务业务的预期标准。财务控制在企业中有着深远的意义,它能够及时发现并且纠正企业可能存在的离计划的目标及各种法规等越来越远的情况。它的主要目的是让企业的各项资源能够得到经济有效的使用,以便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帮助企业实现自己所制定的目标,保证企业有效地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保证企业经营数据及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19.
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农村金融发展作用于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机理是农村金融发展通过储蓄效应、投资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推动物质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以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实证研究表明,农村金融发展通过规模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渠道是有效的;农村金融发展通过提高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渠道是无效的,也即当前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不能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0.
新疆财政支出状况分析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政府职能不断扩大,财政分配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依据我国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地方财政支出在整个国家财政支出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新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多元文化、资源主导的经济结构等原因,在政府行使其职能时必然有别于其他省份,本文通过分析新疆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的现状,提出应建立促进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优财政支出规模,进而提高新疆财政支出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