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先进制造业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研发能力高端、生产技术先进、生产效率高效、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然而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制造业离先进制造业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为此,海峡西岸经济区科技服务业的发展要以提升制造业的生产效率、附加值、科技含量为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区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天津经济》2009,(5):75-76
5月14日,国务院公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意见将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定位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和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意见提出的发展目标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到2012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或达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3.
翁新汉 《中国经贸》2009,(22):74-75
加强闽台制造业对按,对于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制造业取得快速发展,产业素质不断得到提高,闽台制造业合作也日益深化。文章在阐述福建省制造业发展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闽台制造业对接的特点及其今后对接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进一步推进闽台制造业对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吕峰鹏 《开放潮》2004,(10):28-28
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省发展第一层面的漳州市该怎么办?8月中旬,漳州市委书记袁荣祥在市委八届十次全会上明确提出:打造两岸经贸台作基地、新兴制造业基地和优质食品供应基地,把漳州市建成与厦门特区互动、对台台  相似文献   

5.
2009年5月中央出台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提出海西区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也为海西区与台湾制造业合作指明了方向。作者系统整理有关数据,分析了自1990年以来海西区制造业结构演变特征和动态演化过程,并与周边广东、浙江、江西三省制造业进行比较研究。提出台商投资产业在海西区制造业结构演变与调整中占有重要地位,石化产业与农产品加工产业应是海西区与台湾制造业近期合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文章论述了学术期刊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服务的有利条件,阐明了学术期刊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提出了编辑部及期刊社应提高期刊学术质量,更好地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服务的措施:及时掌握海峡西岸经济区研究动态,开辟专栏进行深入探讨;不断创新选题,面向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社会热点问题;选择合适的作者,并建立作者信息库,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7.
《开放潮》2006,(1):29-33
“十一五”时期,是福建全面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时期,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把“海峡西岸”写入《建议》,给福建带来重大发展机遇。作为省会中心城市的福州市,明确提出要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及产业集聚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商贸物流中心、交通运输中心、信息研发中心和教育文化中心。而鼓楼区作为福州的核心城区,日前在其“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中,则表示要充分发挥核心城区资源、区位优势,主动融入区域发展格局,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鼓楼建设成为综合实力强、人居环境美、生活质量高、社会事业在全省保持领先地位的现代化核心城区。  相似文献   

8.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以福建为主体、涵盖周边区域、对应台湾海峡的经济区,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的启动和推进,无疑将加速福建的繁荣与发展,推进福建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区域协作,并产生和发挥重大的经济社会效应.然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尤其是作为吸引投资的重要因素的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面临众多的困难和挑战.加快对海西经济区的建设,必须加强海西现代化经济区基础设施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郑逸芳  林儒卿  周蓓 《科技和产业》2011,11(10):151-153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人居环境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道德不仅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更是生态文明的道德基础和精神动力。本文探讨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生态道德建设的客观意义,总结了福建省生态道德建设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充分发挥生态道德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作用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被正式写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智力支持成为福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福建农林大学作为福建省属重点大学之一,在21世纪初期提出建立"创新型、有特色、高水平、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是可行的,它与学校实施"建设海西区、服务新农村"的发展理念相辅相成.但实现这个目标还需要师生首先从理念上接受这种定位,以学科发展带动学科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创新,并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出发,重新审视办学定位.  相似文献   

11.
魏澄荣 《亚太经济》2007,(3):113-116
目前福建制造业配套能力还存在着产业层次较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分工协作程度不高、市场辐射能力较弱等问题。福建要抓住国家支持海峡西岸发展的有利机遇,强化产业链招商,积极引导外资投向,推进开发区整合转型,加强闽台产业合作,促进内外资企业的有机对接,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fundamental in national economy and it is the engine for industrialization.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important role tha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plays i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of the west and describes that aircraft industry is a hi-tech industry which has the most advantages in th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f the west by facts. Therefore, aviation industry should be the best initiating point to develop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argument that strengthening autonomous innovating capacity is the key to rejuvenate the aviation industry of the west. At last, it puts forward the concrete suggestions to raise the autonomous innovating capacity of aviation industry of the west.  相似文献   

13.
服务化是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趋势之一,也是制造企业获得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汽车制造业在近年来也开始踏上服务化的征程。在分析汽车制造业服务化成因的基础上,采用投入产出法,选择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投入产出表数据,从投入服务化的角度,计算了汽车制造业零部件、物流和研发三方面的服务化投入,分析了我国汽车制造业服务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与国外汽车制造业服务化现状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汽车制造业与国际先进汽车制造业之间服务化水平的差距,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4.
邵慰 《华东经济管理》2012,26(4):10-12,57
浙江省作为加工制造业的强省,金融危机以来的发展困境一直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但是与加工制造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浙江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滞后却一直被各界所忽视。加工制造业与装备制造业协同发展,对于浙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深入分析了浙江加工制造业发展困境的深层次原因,指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滞后已经成为浙江省经济发展的短板,并严重制约了浙江加工制造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浙江加工制造业与装备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及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内涵,构建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2008—2009年经济数据,采用区位熵系数法、比较分析法对辽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认为存在市场拓展能力和利润水平偏低、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滞后、核心企业不够强大、产业链短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辽宁装备制造业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完善产业链,实施国际化和高端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各地方政府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推动本地产业升级和优化的途径之一。江苏省作为传统的经济大省,在制造业基础、服务业发展环境以及人才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江苏也面临传统服务业比例过大、硬件设施不足、软件环境差、地区差异大等挑战。合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江苏省至关重要,是决定其经济转型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7.
黄毅  张春磊  马颖莉 《科技和产业》2023,23(10):103-109
在对环境规制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文献进行述评的基础上,基于2011-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构建普通面板模型、调节效应模型、门限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环境规制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外商投资质量在环境规制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环境规制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程度不同,体现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环境规制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对本辖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对邻域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使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分别从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科技事业、信息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的关联性。结论认为:装备制造业对国民经济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科技事业和信息产业则起到基础性作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更为倚重科技力量的投入,而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偏低,尚且未能有效地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并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19.
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欣  庞玉兰 《改革与战略》2011,27(6):132-134
装备制造业是一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先进的装备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的必备条件,也是衡量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它决定了一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分工的地位。鉴于装备制造业如此重要的地位,文章从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出发,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出了提高产业规模、促进技术进步、实施名牌战略和重视人才作用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