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长江三角洲发展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同志在参加十六大上海代表团讨论时指出,上海要进一步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特别是要积极探索同长三角地区联动发展的新路子。这说明长三角区域经济正获取新的发展契机和增长动力,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历史任务,也就是要进一步研究如何推动和加速实现上海和长江三角洲地区联动和一体化发展。最近几年,长三角地区城市经济联动发展的共识已经基本确立,一体化发展的势头比较快。特别是自上海和江、浙两省市政府提出要把发展放到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去考虑的战略决策,以及区内城市之间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出现较大突破的情况以后,长江…  相似文献   

2.
长江经济带作为中国重要的区域增长极,对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构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2020年长江经济带内11个省份数据为样本,首先,通过熵权法对其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得分排名,其次,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总结出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其发展状况进行排名,两种方法结果相互验证。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不同省份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东部地区呈现发展“领头羊”趋势,中部城市发展水平一般,西部城市发展水平较低。最后,针对不同省市自身发展状况提出了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布局,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对外开放,促进对外贸易经济与合作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空间格局及其经济一体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修正经济联系引力模型基础上,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2013年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空间格局及一体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网络形成以中下游城市群和上游城市群为核心的两大板块,区域内交通网络体系的完善是促进中下游经济联系的主要原因之一;"核心—边缘"结构分析显示长江经济带形成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且核心区与边缘区网络密度差异较大,上海、武汉、长沙、重庆、成都等城市成为经济联系网络中重要的中介城市,总体上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网络呈现"一轴线、两板块、多中心"的经济联系格局;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在经济联系网络模式上分别呈现出"多中心紧凑模式、多中心松散模式、双核极化模式",表明中下游区域以城市群为主体,中介城市为对接点的经济联系一体化趋势正在形成,加强与成渝城市群为核心的上游城市群之间的经济联系是实现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辽宁区域发展差异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选取41个指标,通过多层次多目标模糊综合评价指数计算,对辽宁省58个市(县)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居环境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辽宁省各市(县)无论总体,还是人均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区域发展呈现极大的不平衡性.在"五点一线"战略背景下,辽宁省要想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达到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既需要辽宁省沿海与腹地的互动发展,又需要政府部门实施全面的差异化政策,诸如重点扶持落后和经济不发达的县市的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等.  相似文献   

5.
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文章从空间、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五个方面构建了城乡发展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浙江省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结果表明浙江省2000—2011年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在不断提升,主要得益于城乡交通建设和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但在农村养老和耐用品消费方面存在不足。最后在此分析基础上,针对浙江省未来城乡建设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改革的不断开放,上海浦东开发区也在不断发展,使得长江三角区域经济有了很大进步,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周围的经济发展,为服务全国提供保障,为日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自从我国加入WTO之后,对外开放的步伐在不断加快,为长江三角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保证和活力,为上海融入全球经济带来了基础和依据,使得国家贸易一体化趋势逐渐明显。由于这种贸易一体化的的发展,推动了长江三角区域的发展和进步,长江三角区域始终贯彻国家基本方针,完善合作机制,逐渐实现贸易投资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策略,因此研究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联动建设就变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阅读与调查研究遴选衡量科技资源配置现状的相关指标,首先,运用聚类分析对江苏各地级市科技资源配置状况进行Q型聚类,初步呈现各样本城市科技资源分布状况。其次,通过对应分析揭示导致省内各市上述分布背后指标变量“地形”所起的幕后作用。最后,阐述近年来江苏科技资源配置变化趋势,提出优化江苏科技资源配置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8.
运用Moran I指数法对长三角城市经济发展的空间自相关性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样本期内长三角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呈现2002-2008年上升、2009-2013年下降、2014-2017年再上升的规律。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东强西弱特征明显,上海大都市圈内城市基本为"高-高"类型,南京为唯一属于"高-低"类型的城市,安徽、苏北城市多数属于"低-低"类型,苏中地区逐渐从"低-高"转变为"高-高"类型,浙南地区整体从"高-高"转变为"低-高"类型。进一步通过条件收敛动态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了2002-2017年间长三角41个城市一体化发展的整体推进情况。实证分析表明,长三角城市的经济联系存在强、弱、强三个阶段。上海大都市圈内部一体化发展程度明显好于以南京为首的长三角西部都市圈。要将上海的经济能量通过南京等中心城市辐射至长三角西部地区,应依托长江以南路径与通泰扬构成的长江以北新路径,打造长三角西部增长极,实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9.
自古以来,大江大河的开发促进了人类文明和经济繁荣。如今长江三角洲已成为对未来亚太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具有巨大影响力的空间。改革开放特别是浦东开发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以上海为中心的一百多公里半径内长江南岸的经济特别是沿江的苏南地区以其先发优势抢得了先机,有了跨越式的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是加入WTO后,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推进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全面提升长江三角洲在全国经济中的综合竞争力,是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这就需要我们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到长江北岸,加快长江北岸开发。长江北岸开发是提升…  相似文献   

10.
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为研究视角,从产业转型升级、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4个方面构建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2007—2016年长江经带11省(市)面板数据,对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根据所得数据从空间尺度对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指数在-0.4~0.37之间。其中,上海最优,四川最差,产业绿色发展整体水平从下游地区到中游地区再到上游地区呈逐渐递减趋势。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Moran's 指数显著为正并呈现空间正相关特征。因此,提升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水平,必须发挥下游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下游地区和中、上游地区间的交流合作,构建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绿色承接产业转型模式,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广西作为长江经济带的近邻和重要腹地,具有对接长江经济带的独特区位优势和良好合作基础。为实现优势互补,通过分析长江经济带东中西三大区域优势特点,明确广西对接长江经济带的重点区域、重点领域,扬长避短、精准施策。基于此,广西要强化顶层设计,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决策层面;各市各有侧重,主动找准对接重点区域;各类企业率先对接市场主体,实现市场与消费互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对接重点产业;加快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对接发达交通网络;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主动引进技术和人才,提高创新发展能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对接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协调发展是市场经济始终面临的主要政策难题,而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期会增加解决这一问题的难度。以新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为基本分析框架,从技术和制度内生的差异性角度分析安徽省各市(地区)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原因,并分析了技术和制度的冲击对安徽省各市(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探寻实现安徽省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协调发展的动态调节政策。  相似文献   

13.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有利于上海面向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扩大对内开放。过去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重视对外开放,对内开放严重不足。这既与国家外向型经济战略导向有关,也与分散发展的地区竞争体制、"中心—周围"关系的发展阶段有关。未来对内开放是决定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形成新一轮世界竞争优势、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性、建设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目标等因素,都决定了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应该把功能定位为建设全球有重要影响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示范区。推进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科技创新功能建设,需要各地政府在制度层面的有效合作、推进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以及做好示范区顶层设计,创新一体化发展的激励机制等。  相似文献   

14.
王帆  朱逢佳 《经济论坛》2011,(1):152-155
静脉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有效地减少了工业社会大量废弃物,极大地提高了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也保护了环境。本文在借鉴静脉产业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浙江省静脉产业的发展状况,对浙江省更快更好地发展静脉产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化先行”战略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意义重大,要建设以上海为龙头、长江为龙身的“新江南文化”,用文化力促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本文以“上海文化”建设模式为借鉴,对安徽传统文化体系进行打破与重构,从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旅游三方面出发,强调江浙沪皖文化同源,以创新驱动和红色文化为安徽文化新元素,提炼出“锦绣安徽创新高地”的安徽文化品牌形象,探索实现安徽文化与江南文化的融合创新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演进,长三角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本文坚持“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打造增长极、提高首位度”的指导思想,通过对杭州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杭州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大环境下经济快速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刚刚结束的“全省能源‘双控’和落实促进工业发展‘一揽子’举措工作会议”上,浙江省副省长毛光烈提出,要将绍兴开展企业综合绩效与资源配置相结合的方法树立为典型,在全省各市、县中推广。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正进入城市群驱动经济增长、经济带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阶段,城市群的空间集聚与扩散和经济带的辐射与连接推动区域资源与要素在更广的空间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以2007—2018年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通过修正空间引力模型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产业联动网络与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产业联动网络和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并具有明显的梯度特征和集聚趋势;产业联动网络对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效应显著为正,产业联动网络有利于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产业联动网络通过改变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的配置不平衡和促进区际技术溢出来推动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欧洲海港组织成立背景的阐述和对欧洲海港组织的协调机制进行分析,再结合长江干线港口间相互协作的历史背景和长江干线港口自身条件和特点,在借鉴欧洲海港组织协调欧洲海港共同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促进长江干线港口群一体化发展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20.
吴迪良 《经济师》2015,(5):147-148
为了深刻了解浙江省的区域经济结构以及产业升级状况,进而为江浙沪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发展建议,实现浙江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文章以浙江省金融整体发展状况作为切入点,针对浙江省金融结构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最后,就浙江省区域金融结构的调整以及产业升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