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走出去"战略已成为我国企业做大做强、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经之路.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总结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建议,以对我国企业实现"走出去"战略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浅谈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面对世界经济出现复苏的迹象,如何正确认识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后经济危机时代给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的影响,防范风险,抓住机遇,是中国企业"走出去"面对的一个新课题.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宏观影响,从辩证思维出发,即从挑战和机遇两个方面开展研究,并提出了我国企业"走出去"的重点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自主知识产权与企业"走出去"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研究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与"走出去"战略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存在的自主知识产权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提升中国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水平的应对之策,从而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并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提供一些指导.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走出去"战略已成为我国企业做大做强、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经之路.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总结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建议,以对我国企业实现"走出去"战略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黄丽馨 《时代经贸》2007,5(10):82-84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逐步加强,东盟国家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点地区之一.只有在对东盟十国投资硬环境、投资软环境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我国企业才能实施正确的"走出去"战略.本文通过对东盟十国投资硬环境、投资软环境的分析结论是,新加坡的投资环境最好,投资风险是最小的,其次为马来西亚和泰国,印尼、缅甸、柬埔寨和越南等国的风险是比较大的.针对不同的投资环境,本文提出相应的企业"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走出去"企业规模和影响力的日益增大,税收政策及税收征管手段的适应性受到了挑战;现行"走出去"企业税收征管体系暴露出许多缺陷和局限性,不能适应对"走出去"企业实施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和拓展.因此,本文针对问题、分析问题及生成机理,探索提高"走出去"企业税收征管质量的路径改善,不断提升税收征管效能.本文还将以云南省实践为例深入分析西部省区"走出去"企业的税收征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提升"走出去"企业税收征管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刘锦理 《时代经贸》2008,6(11):199-20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中的"内部化理论"和"折衷理论"分析格力电器"走出去"战略的成功案例,以期为国内其它企业采取"走出去"战略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8.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催生中国经济"走出去"战略,如今已积累了若干经验。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走出去"的影响很大,相关的战略调整势在必行。2014年,经济下行迫使中国经济进一步调整"走出去"战略,新的一年任重道远。当前中国经济调整"走出去"战略的基本思路是整合国内相关力量,集思广益多头并进。总体上,来年中国经济"走出去"要稳扎稳打。  相似文献   

9.
"走出去"成为我国石油企业践行科学发展观、保证国内能源安全和满足社会石油需求的必然选择。金融危机给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带来了机遇,本文通过研究金融危机带来的变化和影响,提出我国石油企业在"走出去"战略上要适时调整目标市场选择和"走出去"形式选择,同时要采取多样化的项目发展战术、不拘一格的项目组织策略,政府加大保障支持力度,共同促进我国石油企业开展海外油气合作。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企业进入日本市场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实施"走出去"战略已是势所必然.亚洲市场是中国大多数企业"走出去"的首要选择,因为其与国内相对较小的环境差异决定了它将成为中国企业国外市场拓展进程由易到难的起点.本文以中国企业进军日本市场作为重点,以此为切入点来对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作一点理论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茅巍 《时代经贸》2007,5(7):164-165
由于我国的电信运营业长期由原中国电信独家垄断,所以中国电信的企业文化有相当的代表性.我国电信企业已具有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实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时机业已成熟.另外,国内激烈的竞争一方面促使企业向海外发展直接投资,进行跨国经营;另一方面又为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获胜创造了条件.因此,我国电信企业必然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展国际化经营.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国企业"走出去",不仅面临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而且也面临着要跨越的鸿沟——文化整合障碍。在此背景下,文章探索了文化整合对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最佳时机选择,分析了企业"走出去"将文化整合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3.
FDI与国际贸易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笔者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采用中国1982年~2003年的数据,对中国FDI与国际贸易增长的均衡关系进行研究,并对中国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问题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最近几年,在"一带一路"战略提出的背景下,国际产能合作日益成为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关键点、政府工作重点、社会关注的热点.天津是北方重要港口城市,要把握"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促使本市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16,(2)
随着"一带一路"国际大格局的确立,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正在加快实施中,纺织等多个行业已成为中国"走出去"战略的主导产业。然而,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往往面临着文化和语言的障碍以及文化认同障碍,这些都会左右企业的"走出去"战略是否能够最终成功。文章以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文化融合实践为例,简述了纺织企业如何以文化融合面对"一带一路"新机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中国企业迎来"走出去"新的战略机遇期相对于中国对外开放三十多年的历史,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时间较短,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发展速度非常迅猛。2013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已达到901.7亿美元,继2012年继续成为世界对外投资三大国之一。不仅如此,中国企业正迎来"走出去"新的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加快"走出去"步伐,是中国建设"强国"的必由之路。但如何  相似文献   

17.
《经济》2008,(12)
2008年,全球经济遭遇金融危机"寒流",但同时也给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了一定的契机.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引起了我对中国企业"走出去"问题,即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的思考.论文首先通过对"走出去"的背景和存在问题的分析,认为中国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企业 "走出去"不仅必要,而且可行.接着在如何.走出去"的过程中,除了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外,还离不开政府的扶持.最后对于"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风险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述.克服障碍和困难,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发展壮大成世界级跨国公司,从理论走向实际.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以"引进来"为主的发展轨道,三十年来,借助这种发展模式,在大量引进国外资本、先进管理制度、管理经验、竞争机制等的同时,也给中国经济总量的扩张、出口规模的增加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也带来了积极影响.从本质上讲,一个真正开放的经济体决不是"单程"的全球化,在"引进来"的同时,还要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全球经济互动、国际劳动分工的"走出去"的角色中.本文建立在动态企业能力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将对中国企业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过程中遇到的体制机制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且试图廓清对一些基本问题的误解.本文的基本观点是: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无论"引进来"还是"走出去"都要围绕一个根本的主线,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中国本土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企业“走出去”涉税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走出去”战略下,我国企业的跨国投资经营活动将越来越频繁,规模将越来越大.国际税收筹划正成为我国跨国经营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企业涉外税务风险的规避、企业进行国际税收筹划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力图为“走出去”企业税务筹划提出有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