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轩 《广告大观》2007,(3S):152-153
很想出去到处走走,透透气,说真的,本以为全身心投入广告行业后的我终于实现了年少时的梦想。而今天,突然有点厌恶广告:是它让我夜不能寐,多少个夜晚伴着咖啡苦想创意表现,是它让我分身无术,即使下班后看电视也随时留意着最新播放的广告,思考着是否成功表现利益点……作为广告人,种种“公私不分”的表象早已司空见惯,  相似文献   

2.
1995年,时任国家工商局广告司司长的刘保孚先生专门为我作序,鼓励我出版《自选广告集锦》。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当时所谓的“美妙计划“——召集各大广告公司、各大广告人提交自鸣得意的广告策划方案、广告作品,汇编成本区别于“戛纳广告作品集”、“央视广告作品集”的书册。这在那  相似文献   

3.
严侃 《新财富》2004,(9):98-98
“地球人都知道”、“男人就该对自己狠一点”,这些街头巷尾广泛流传的广告语均出自叶茂中之手。对于自己的广告策划,叶茂中用“凶猛”来评价,“只有凶猛才能够直达人心、击垮对手,当我为客户击败竞争对手时,那种快感无以言表。”说出这番话时,叶茂中仍不无快意。  相似文献   

4.
5.
丁霞 《广告导报》2004,(3):74-75
曾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来形容此行业的特点,指出公关从业者需要高度敬业、谨慎细致地做好每项工作。这一句话深刻道出了从业者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龚友诚 《广告大观》2006,(5S):130-130
David龚,你在北大教什么啊? 广告。 像你这样,有实际经验的老师应该不多吧?多数广告系的老师只会教一堆理论,毕业后学生进到广告公司就根本帮不上忙,我们都必须从头教起,理论与实际经验的落差其实太大了,何况每家广告公司的理念不见得完全一样,广告教育最缺的就是有实战经验的老师。  相似文献   

7.
杨海军 《广告大观》2006,(1S):38-39
广告人跳槽的现状原因 目前,中国广告业处于初创期,没有任何行业像广告业这样具有包容性,无论何种怪才、偏才都能被它所吸纳;也没有任何行业的从业人员像广告人一样跳槽神速,“一年入门,两年成‘专家’,三年便跳槽”成为广告人流动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8.
《广告导报》2007,(12):41-42
  相似文献   

9.
黄伟 《广告导报》2008,(2):48-49
你不干掉自己,就会在下个街角被人赶上并干掉。这就是残酷的广告圈,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广告圈比想象的要残酷。  相似文献   

10.
王竹一 《广告导报》2005,(12):69-71
本期人物专题选取的是这样几位有意思的人物:他们一面是广告行业的精英,是总监、资深顾问级的人物,另一面,又在从事着太阳底下最高尚的职业——教师。在行业里,他们是冲锋陷阵的精英,“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在讲台上,他们又都是宽厚、孜孜不倦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相似文献   

11.
3月导报发表的专题《广告圈爱老实人》获得不错的反响,被一专业网站转载之后,5小时内即获得逾千次点击。这组文章引发的共鸣,我想主要还是来自人们对于广告这一行业全新的反思: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广告?广告需要什么样的人?  相似文献   

12.
36岁还急     
《广告导报》2004,(4):55-55
  相似文献   

13.
伏虎 《广告导报》2004,(3):72-73
兴趣讲的是“开心”。职业和事业讲的是“价值”。而当广告作为人生修炼的方式之一。最重要的是“体悟”。  相似文献   

14.
倪宁 《广告大观》2006,(10S):28-29
我国的经济正处在高速发展中,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带来剧烈的市场竞争,为我国广告事业的勃勃生机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这些年来,我国广告业一直行驶在快车道上,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与飞速前进的我国广告业相比,社会评价和广大公众对广告活动的好感度却没有“递增”。特别是最近几年,虚假广告屡禁不止,格调庸俗、低级趣味的广告比比皆是。议论者众,指责者多,甚至有些要抹杀我国广告界多年所做出努力的架势。原因何在?正如有人在批评推广钙类产品的广告造成全国人民都缺钙的现象时指出的,那是广告业自身缺钙。这种缺钙,笔者认为,究其原因是我们广告界应有的定力还不够。  相似文献   

15.
在这个圈子里摸爬滚打,因为谁都深爱着广告这一行。这一行给了我们太多快乐和对周遭事物的思考。感谢身边曾一起工作过的人,干广告这个新行业,感谢这个生机勃勃的时代。  相似文献   

16.
创意永动机     
在北京火车站候车时,捏着手中的钢笔,我想了一组:“爱情由它书写”、“历史由它书写“、“巨著由它书写”之类的创意。  相似文献   

17.
仝华 《广告导报》2004,(3):104-104
电视广告一干就是10年,当年那个腼腆的我,现在已成为一家省级媒体的广告部主任。不夸张地说,广告业会重塑一个人。  相似文献   

18.
郑新安 《广告大观》2004,(7):99-100
我们这一代人有多少事是从无奈开始的,恐怕就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无数的理想碰到现实炽热燃烧以来,我们才开始寻找新天地,我们这一代人又有多少有才华的艺术青年没有成为艺术家而成为了广告人,我们也无法统计,我们只是这样捌扭着活着。  相似文献   

19.
曾路 《广告导报》2004,(3):80-83
有人活得阳光灿烂,有人独爱暗黑夜半;有人高速奔向未来,有人怀拥过去入梦。他贪心,他都要,他把广告人和文艺青年的种种刺激和温和搀杂在一起;他做老师,他写歌,他做广告人,他儿女双全;他把过去、未来的所有感觉和能量,都包容、都引进他的生活和工作的空间里,自行整理出他的风格和态度。说他贪心,说他幸运,对,他就是劳双恩。  相似文献   

20.
艾勇 《中国广告》2012,(2):68-69
涉"微"营销的崛起,说明微博正在开启广告人的营销智慧,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新的营销之门,并激励他们不停地创新营销。如果我们将"广告人"定义为"从事过广告业务的人员",那么中国广告人则可以"亿"计算。新浪微博等社会化媒体的用户,因为会主动传播一些广告讯息,已经成为广告传播的"志愿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