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有关专家透露,《中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即将出炉,实施细则也在制订。由此,我国反倾销调查有可能启动。外经贸部开始对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输入国内市场,对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的进口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并受理国内企业的书面申诉。近年我国产品在世界频遭反倾销起诉,而国内却没有相应的手段制止外国产品倾销国内市场对相关产业造成的损害。据估计国外产品倾销每年至少给我国造成上百亿元人民币的损失,几十万人失业或潜在失业。遭受外国公司倾销损害的有十几个产业,包括造纸、冶金、化工原料和感光材料等。倾销不仅使国内已建立的产业受…  相似文献   

2.
综合信息     
中国对原产于俄、韩、日的进口初级丁苯橡胶等产品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规定,原外经贸部2002年3月19日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俄罗斯、韩国和日本的进口初级形状未作任何加工的丁苯橡胶、初级形状充油丁苯橡胶、其他初级形状丁苯橡胶及羧基丁苯橡胶进行反倾销调查。商务部根据调查结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第24条规定做出初裁决定,初裁被调查产品存在倾销,并对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同时认定倾销和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对日本、韩国和俄罗斯有关公司初裁确  相似文献   

3.
反倾销作为一种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可和广泛接受的限制进口的手段,是1948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中所确立的原则。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该手段逐步演化成各国保护国内产业的主要工具。WTO反倾销协议规定,出口国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将产品输往进口国,并给进口国同类工业造成损害时,则该产品被视为倾销。倾销是不允许的,受到倾销损害的进口国政府可以对倾销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今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开始施行。《条例》以六章五十九条的篇幅,详细界定了倾销的概念、倾销损害的内容、反倾销调查的实施方法,以…  相似文献   

4.
我国新《反倾销条例》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反倾销条例》在中国入世之初及时制定公布,无疑为中国的幼稚产业、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以及易受冲击损害的其他国内民族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反倾销条例》以1997年《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基础,参照国际惯例,借鉴他国立法经验而制定,基本上反映了反倾销法的新发展,同时又结合我国国情,适应了入世之后我国反倾销立法与WTO规则接轨的需要。新《反倾销条例》中对有关概念作出了更明确的界定。如新增了“同类产品”这一概念,从而确定了反倾销调查范围、国内产业和进行损害分析的前提。在原《条例》关于“…  相似文献   

5.
反倾销税的追溯效力是指对某项进口商品裁定适用反倾销税后,在符合其他一些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对以往进口的该商品追征反倾销税。适用追溯性反倾销税的一些主要条件如下: 第一,在作出倾销造成产业损害或损害威胁的最终裁定时,如果判定因在此之前未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从而使倾销产品在调查期间继续对进口方境内产业造成损害,则最终确定的反倾销税可以溯及到能够适用临时措施的时候(即反倾销调查开始之日后的60天)开始计征。如果反倾销调查在初步裁定存在倾销时已制定出临时措施,在追溯性计征反倾销税的情况下,如果最终确定的反倾销税额高于  相似文献   

6.
倾销与产业损害间因果关系的确定是反倾销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对国内外反倾销中倾销与产业损害因果关系确定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回顾与分析.并提出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确定反倾销因果关系的理论与方法.然后比较了使用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为倾销与产业损害因果关系确定的实践提供了理论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 所谓倾销,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进口国销售产品,并因此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的行为.这是一种滥用自由贸易的行为.无论是对出口国还是进口国,都有极大的危害性.如果出口国被指控产品存在倾销,并给进口国国内产品造成损害,且该损害确由倾销所造成,则可实施反倾销措施.所谓反倾销,是指进口国反倾销调查当局依法对本国产品造成损害的行为,采取征收反倾销税等措施以抵消损害后果的法律行为.也就是说,反倾销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世界各国维护公平贸易环境,抵制不公平竞争的重要手段.但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反倾销演变成为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中国商务部11月8日发布《关于对原产于欧盟和日本的进口相关高性能不锈钢无缝钢管反倾销案最终裁决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称,经过调查,商务部最终裁定.原产于欧盟和日本的进口相关高性能不锈钢无缝钢管存在倾销.中国国内相关高性能不锈钢无缝钢管产业受到实质损害.且倾销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9.
反倾销,是指进口国反倾销机关依法对给本国产业造成损害的倾销行为采取征收反倾销税等措施以抵消损害后果的法律行为.反倾销过程是一个法律诉讼过程,它包括反倾销调查申请、立案调查、初裁及反倾销措施、实地复核、仲裁及征收反倾销税、行政复审等阶段,每阶段都按反倾销法律程序进行.而反倾销的法律程序则由各国反倾销法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反倾销实施中的投资跨越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TO反倾销协议允许成员国在倾销造成国内工业实质性损害或产生实质性威胁时采取反倾销措施。反倾销措施的实施能为国内进口竞争性产业提供保护,但由于反倾销的申诉、调查以及最后征收反倾销税都是针对具体的进口来源地,因此在实施中会引发投资跨越效应。这种投资跨越效应在一  相似文献   

11.
黄浦 《中国经贸》2009,(23):85-85
日前.商务部宣布.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通过表决,正式终止对中国碳钢紧固件反倾销、反补贴的调查,初裁认定中国产紧固件没有对美国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实质损害威胁。这表明有6家温企参与的国内紧固件行业应诉反倾销获得胜利。据悉,这是国内紧固件行业在应对国外多次贸易调查首个获胜结案的案例。  相似文献   

12.
世界贸易组织反倾销协议包括哪些内容? 世贸组织反倾销协议正式名称为《关于执行关贸总协定第六条的协定》,包括三部分十八个条款。第一部分内容包括:总则、倾销的确定、损害的确定、国内产业的定义、反倾销调查的发起和后续程序、证据、临时措施、价格承诺、反倾销税的征收、追溯效力、反  相似文献   

13.
一、反倾销的概念 反倾销是进口国依据本国的反倾销法,由主管当局经过立案调查,确认倾销对本国同业造成损害后,采取征收反倾销税等处罚措施的调查程序.为什么要反倾销呢?因为,如果A国以很低的甚至是低到不合理的价格在B国销售某商品,会使B国的这种商品的销售受到严重的威胁.短期内,会威胁国内该种商品的销售利润;长期以来会导致B国国内生产这种商品的产业走向衰败,甚至会造成A国该种商品在B国的垄断,并影响国内经济.  相似文献   

1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反倾销产业损害调查与裁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以下简称反倾销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依据反倾销条例提出的反倾销调查申请及反倾销产业损害调查与裁决相关活动,适用本规定.  相似文献   

15.
司思 《中国经贸》2007,(2):61-61
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开放程度进步扩大,国内产业也遭到了一部分倾销进口产品造成的产业损害。2006年,商务部合理地运用反倾销等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贸易救济措施.积极维护国内产业安全。  相似文献   

16.
王丽娜 《天津经济》2004,(10):41-43
所谓倾销是指出口国将本国的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方法挤入另一国内,并因此对进口国领土内已建立的某种产业造成重大损害或产生重大威胁,或者对进口国新建的产业产生严重阻碍。为此,进口国的政府及企业向出口国的政府或企业提出反倾销指控,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抵制该出口国的产品进口到本国。反倾销指进口国政府采取保护本国企业利益和支持企业对倾销行为进行抵制的各种政策和做法,其实质是维护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  相似文献   

17.
反倾销是指进口国有关当局根据本国反倾销法,就本国生产厂商针对外国倾销提出的起诉进行调查和裁决,如果认定倾销存在并因此对本国相关产业造成损害,且二者间存在因果关系,就会做出肯定裁决,对倾销商品征收通常相当于出口价格与政策价值之间差额的附加税,即反倾销税。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反倾销法实施中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反倾销 ,对我国而言 ,是一项崭新且具有挑战性的执法工作。长期以来 ,我国各界人士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对付国外对我国的反倾销起诉 ,但对于外国在中国的倾销行为是否实施反倾销 ,则既无强烈的意识 ,又无相关的经验。随着我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的出台 ,实施反倾销的执法工作正式启动。 1 997年 1 0月 ,在国内新闻纸行业占 85 .8%份额的我国九大新闻纸厂家对来自美国、加拿大、韩国等新闻纸商在我国倾销一事联合向外经贸部提交了要求反倾销调查的申请 ,这是由国内产业提出的首例反倾销诉讼案件。 1 998年7月 ,外经贸部发布了对来自美、…  相似文献   

19.
张琦 《浙江经济》2004,(3):48-49
倾销自重商主义时代发生以来已有数百年历史.反倾销也已有百年历史,但近年来,倾销与反倾销手段使用的范围日趋广泛,频率越来越高,倾销与反倾销各国的矛盾不断激化.导致公共利益被损害的问题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20.
欧美反倾销与反规避措施及其对我国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拟从分析和评价欧美反规避措施出发,探讨倾销与反倾销、规避与反规避问题对我国入世后的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及国内产业发展的影响,并结合我国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