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粮食问题研究》2000,(1):45-45
去年底,四川省粮食学会成都片区在隆昌县召开了理论研讨会。到会的有成都、德阳、乐山、攀枝花、凉山、眉山、资阳、内江等8个地、市、州粮食学会的领导和论文作者。会议收到论文33篇。会议集中就实现粮食顺价销售、深化粮食企业改革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综述如下:一、关于粮食顺价销售问题与会代表认为,当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实现粮食顺价销售困难,主要原因:一是近年我国粮食生产连续丰收,粮食已由长期短缺变成总量大体平衡。但粮食生产结构不合理,优质品种相对不足,劣质品种销售不畅;二是长期以来粮食购销企业执行的收购价格偏高,造成粮食…  相似文献   

2.
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出现闪失。在粮食问题上必须把握两点:一是基本立足国内保障粮食供给,这是我们要始终坚持的方针;二是努力保持粮食供求的紧平衡,这是我们宏观调控的目标。粮食产量过低,粮食安全就会受到威胁。粮食供大于求,就会造成粮价下跌,影响农民收入和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使粮食供求保持紧平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根本的是要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强国家粮食储备体系建设,做到藏粮于地和藏粮于库相结合。同时还要善于把握吞吐调节和粮食进出口的时机和力度,加强和改进对粮食市场…  相似文献   

3.
国有粮食企业坚持粮食顺价销售,是粮改的重要内容与政策之一。然而,粮改以来,尽管各地国有粮食企业作出了巨大努力,但粮食顺价销售的实际效果,远远未能达到预期目的。由于粮食顺价销售政策难以落实到位,带来了对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等不利的后果。随着粮改的深入,粮食生产、流通领域内的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出来。因此,如果依旧不顾客观实际,要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死守粮食顺价销售政策不变,必将给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经营活动陷入更加艰难的困境,造成新的经济损失。要针对不断发展变化的粮食市场形势,研究完善调整粮食顺价销售政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一、粮改出台的背景及主要作法 湘鄂两省是我国粮食生产大省,长期以来,受原有粮食购销体制的束缚,造成生产、经营的粮食越多背的包袱越重的不合理局面:各级政府背着沉重的财政补贴包袱抓粮食,抓了粮食背包袱;粮食企业背着挂帐的包袱经营粮食,经营了粮食更背包袱;农民背着效益低下的包袱种粮食,种了粮食也背包袱。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包袱将越背越重。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席卷全球的粮食危机,已在30多个国家造成粮荒,世界粮食储备因此一路狂跌,降至35年来最低水平。而国际粮价却一路狂飙高歌,全线飘红。吸引世人眼球的八国集团首脑峰会也将粮食问题与金融、油价问题并列,成为会议讨论的三大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6.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与市场体系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的粮食政策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造成这种重大变化的原因一方面是改革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一系列国民经济总体情况发展变化的结果。回顾我国粮食政策改革的历程,总结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准确分析、评价我国目前的粮食政策,明确今后进一步深化改...  相似文献   

7.
目前粮食企业面临的问题很多,一是国有粮食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滑坡,粮食财务亏损猛增,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和发展造成严重危害;二是粮食企业各自为阵,县级以上粮食主管部门宏观调控力度不大,粮食部门主渠道地位削弱,粮食企业的整体优势难以发挥;三是调整定购粮食销售价格后,出现了新的“平议”价格倒挂,粮食销量锐减,定购粮调运计划执行困难,增大了仓储费用、资金利息支出,使产粮区粮食部门亏损加重;四是粮食部门购多销少,库存量大,仓容紧,资金缺,专储轮换和周转粮推陈储新困难,再次出现“卖粮难”。要使粮食企业健康…  相似文献   

8.
粮食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农民增收和企业经营。最近,我们带着这个课题,深入到河北省邯郸市进行了一次调查,并结合有关情况进行了探讨。一问题邯郸市是一个农业市,每年生产粮食在40亿公斤左右,除农民自留外,约有20多亿公斤粮食进入流通领域。近年来,全市国有粮食企业平均每年收购粮食在15—20亿公斤左右。但入库粮食质量问题较为突出。2000年入库粮食符合国家中等标准的占入库总量的60%,2001年为68%。由于粮食质量低劣,严重影响了粮食企业的调销和加工等工作的顺利进行,给国家、企业造成经济损失。近两年来…  相似文献   

9.
1现行粮食行政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行政“越位”问题目前,大部分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特别是市、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大部分的时间、精力用来研究和参与国有粮食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协调企业的各种关系,研究和确定企业的管理班子,甚至以国有粮食企业的代言人身份出现。这种政企不分、责任不清、行政“越位”的行为,造成国有粮食企业对政府、政策过分依赖,企业组织行政化,缺乏自主经营的机制,千方百计推卸自负盈亏的责任,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和发展。1.2行政“不到位”问题国务院规定:“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代表政府应对全社会粮食流通进行…  相似文献   

10.
《农村展望》1991,(2):22-25,39
建国以来,全省粮食产量曲线由九组波动周期构成,它揭示了粮食生产发展历程呈不稳定性发展规律。上涨幅度大的多出现在七十、八十年代,可见,近期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农业技术改造的推进,促使粮食生产增长幅度加大,由于中制约因素作用造成粮食歉收减产,致使粮食产量出现九次滑坡。下滑机率为22.5%,就是说平均3-5年下一次,其下滑的周期恰好与全省性的自然灾害周期相近.这种波动基本是属于以气候变化为基础的季节性活动。几十年的实践证明。由于洪涝为主因造成滑坡的占6/9;由于旱灾造成滑坡的占5/9;由于低温冷害造成滑坡的占5/9。可,洪涝、旱灾、低温等自然灾害是黑龙江省粮食歉收减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调整粮食经济结构 实施粮食产业化经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定东 《粮食经济》2001,(5):20-22,19
江西是个农业大省而非农业强省,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其中关键的一点是:江西粮食经济结构不合理,粮食产业化水平太低,以致农民增产不增收,虽然,这种态势不能适应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格局,要改变这种现状,有大量工作要做,笔者以为,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粮食实施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2.
从国内情况来看,我国粮食2004~2007年连续4年丰收,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但在2007年底出现的粮食增产,粮食价格却上涨现象,主要原因还是多方面造成:首先,国家粮食储备对目前粮食价格稳定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短期内由于国家政策调控的影响及国际粮食期价处于整理阶段的原因,国内粮食期价不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甚至国内粮食供应这种紧平衡状态将逐渐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粮食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柯炳生一、对美国粮食政策主要措施的分析美国粮食政策的目标,总的说来是对农民实行收入支持,使得种粮农民的收入水平不发生大幅度的下降乃至缩减与非农业就业者收入的差距。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生产过剩。过剩是造成...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对于粮食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如果中国国内粮食发生短缺危机.必然会从国际市场上大量进口粮食以弥补国内缺口.这样势必会导致国际市场上粮价大幅度上涨.造成世界范围的粮食危机。因此中国的粮食危机也就是世界的粮食危机。一旦中国粮食安全出现了问题,将引起一系列的严重后果.所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不仅对中国.甚至对全世界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现行粮油补贴政策只管购储,不管销售,虽然稳定了供给,但也造成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高库存、高成本、高亏损、销售不畅的状况。  相似文献   

16.
国有粮食企业坚持粮食顺价销售,是粮改的重要内容与政策之一,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整体规划和目标中居于突出位置,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粮改进程与成效。然而,粮改以来,尽管各地各级国有粮食企业作了许多努力,付出了巨大艰辛,粮食顺价销售的实际效果,远远未能达到预期目的,某种程度上甚至成为阻碍整个粮改进程的因素。全面客观地分析、坚持粮食顺价销售政策,起码在现阶段对于稳定粮食生产,保护粮农利益,以及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流通体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其它因素影响,使得粮食顺价销售政策难以落实到位,并带来了于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等不利的后果。随着粮改的深入、粮食生产、流通领域内的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示出来。因此,不断调整完善粮改政策是必要的。那么,作为粮改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容的粮食顺价销售政策也应当随之不断完善和调整,也是有必要的。如果整个粮食流通形势发生了变化,依旧不顾客观实际,要求国有粮食购销死守以往规定的粮食顺价销售政策不变,显然会给粮食流通体制带来混乱,并造成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经营活动陷入更加艰难的困境,给其造成新的经济损失。因此,进一步完善调整粮食顺价政策势在必行。那么,调整完善粮食顺价销售政策应当从哪些方面做起呢?  相似文献   

17.
一、粮食收购资金与补贴资金的兑付要分离。要严格执行粮食部门兑付收购资金,财政部门兑付补贴资金的政策规定。粮食部门兑付补贴资金存在将补贴价直接加入收购价之中,补贴资金用于弥补粮企亏损等诸多弊病,造成补贴政策不到位,农民不能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弊端。 二、发放补贴款与扣缴农业税款要分离。政策规定粮食补贴可以抵顶农业税款,但并不意味可以无条件强行扣款。财政部门一定要本着农民自愿的原则抵税,不愿抵税的发放补贴款,切忌态度生硬、方法粗暴地扣款,这样会直接影响农民对粮食直补的热情和粮食补贴政策的执行。 三、规范粮食部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重庆市长寿区国有粮食企业的收购、销售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当前粮食产销平衡地区众多国有粮食企业无论是在收购还是在销售方面,其主渠道作用都在日益降低。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包括国有粮食企业历史负担重、经营成本高以及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造成的竞争加剧等,但其实质原因却是企业长期依靠财政补贴维持生存,缺乏真正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国家应把培育和完善多种粮食经营主体公平参与粮食市场竞争作为主要政策目标,保证粮食宏观调控的可持续性以及粮食市场稳定。  相似文献   

19.
从去年粮食产新起,国家大幅提高了定购粮食收购价格,并从7月1日起,又相应提高了定购粮食的销售价格。此前的6月1日国家还调整了税收政策。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对粮食企业造成巨大冲击,也给“两条线运行”造成很大影响。一、粮食企业背上新的政策性亏损包袱粮食收购价格的提高,是在1995年全国粮食丰收,粮食部门库存增加,市场粮价稳定并回落,粮食市场销售疲软的情况下进行的。以上因素的综合作用,加之调价幅度太大,使国家定购粮的收购价格迅速与市价持平,部份交通不便的地方定购价还高于市场粮价。定购粮食收购价格的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20.
新疆耕地和粮食生产力变化的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耕地的数量、质量在时空上存在较大差异,科技进步等人文因素对各个区域的粮食单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新疆的16个区域的粮食生产水平的分异.从新疆各个区域1996-2004年的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及粮食播种面积等农业统计资料出发,分析新疆耕地面积和粮食生产力变化的区域差异,并简要分析其变化的原因,从而为新疆农业发展,尤其是粮食生产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