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税务稽查证据,就是税务稽查实践中,能证明税务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与税务案件或其他待证事实有联系的客观事实,都是税务稽查证据。税务稽查是税务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查处各种涉税违法行为的重要手段,在税务检查中取得的各种证据则是支持行政处理结果的最直接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税务机关的调查取证是税务机关在实施税务稽查过程中,依据法定权限和程序,采取合法、有效的手段和方法,调查税务稽查证据的行政执法活动,是对税务违法案件实施税务稽查的核心环节。税务稽查证据是否依照法定程序调查取得,证据是否真实、充分,成为衡量税务稽查案件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的重要标准,并直接影响着税务机关行政执法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最终决定着税务稽查案件在行政诉讼中的成败。  相似文献   

3.
中原区国税局稽查分局成立于1996年5月,他们立足体现稽查“重中之重”的突出地位,不断健全和完善税务稽查体系,成立至今共受理查处涉税案件528起,查补税款1381.23万元,课处罚款、滞纳金393.2万元,充分发挥了稽查工作打击偷、骗、抗、欠的“拳头”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稽查效果,同时为全面推进征管体制改革奠定了  相似文献   

4.
《天津经济》2009,(3):66-68
近年来,随着税务稽查力度的加大,各级税务稽查部门坚持以打击偷、逃、骗、抗等涉税违法活动为中心,精心组织实施各类税收案件检查和专项检查,对于维护税法的权威,创造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保证税收任务的较好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税务稽查调查取证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万涛 《辽宁经济》2011,(12):48-49
近年来,涉税违法案件时有发生。然而,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涉税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也明显增加。为确保税务稽查工作做到客观和公正,本文就税务稽查调查取证工作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稽查案件事实的客观真实和法律真实的内涵,分析了二者的辩证关系以及稽查工作存在的困惑,指出了确立稽查案件事实的法律真实对稽查工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税务专业化     
史建炜 《中国经贸》2014,(21):203-204
随着我国在近些年不断深化征管改革与进一步提升税收信息化程度,使得我国各级税务部门在探究以分工制约与专业化稽查为标志的稽查体系领域成效较为突出,在打击涉税犯罪、查处偷逃税行为、促进依法治税以及提升征管质量等方面,稽查充分发挥了其正面作用。本文主要对税务专业化稽查与专业化管理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许宇彩 《中国经贸》2014,(14):217-218
本文首先分析了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的意义,然后针对我国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详细优化措施,旨在利用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的实现进一步提高我国税务稽查工作的效果并降低稽查成本。  相似文献   

9.
史丹青 《辽宁经济》2011,(11):75-75
为进一步规范稽查取证环节中纳税人反馈意见的取得及确认工作,沈阳市地方税务局第三稽查局制定施行了《纳税人违法事实反馈意见书》制度。该《意见书》是根据《辽宁省地方税务局税务稽查工作规程》第四十二条及《沈阳市地方税务局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实施办法》第八条相关规定研究制定的,分为“检查人认定的违法事实”、“纳税人对违法事实的反馈意见”两部分,分别由检查人和纳税人填写。填写完全的《意见书》,可以直观地反映出纳税人的真实意见及该意见与税务机关认定的违法事实的差异,对案件审理、组织入库等后续工作提供了明确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防伪税控系统在全国范围内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不法分子利用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偷税的现象越来越少,而虚开增值税发票偷逃税款的现象却呈蔓延之势。近年来,随着税务稽查力度的不断加大,很多利用虚开专用发票偷税的大案、要案逐渐浮出水面。因此,如何稽查和鉴别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成为摆在税务稽查人员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作为我国税制结构中最重要的税种之一的增值税,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存在着许多不完善之处。因此,客观上要求加强增值税的检查,严格监督纳税人是否建立了完整核算体系,是否执行发票制度,以确保增值税的准备贯彻与执行。增值税检查的内容较多,本文仅就一般纳税人的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税务检查中的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农村税费改革极大地减轻了农民负担。下一步农村税费改革的具体措施存在很大的争议。基于对农村种养业的调查,在比较不同种养业的产业化、收益水平和投资来源后,笔者建议对粮食等基本生活资料的生产应实行免税政策,对高收益的特种种养大户先行征收增值税和所得税,以期逐步建立完全统一的城乡税制。  相似文献   

13.
小议我国增值税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丹 《特区经济》2005,(1):130-131
1994年税收制度改革时,由于担心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投入的资本所含税金要予以抵扣,会给财政政策带来很大的压力以及考虑到当时通货膨胀和投资过热的经济背景,所以我国选择了生产型增值税。这一税制格局与其它政策手段配合,曾比较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和投资过热,其历史作用有目共睹。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深化,现行增值税逐渐暴露出与我国经济不相适应的地方。对现行增值税的改革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14.
与国际通行的增值税制相比,我国增值税制存在着与营业税分立、非全面性、半消费型、税率繁杂、有限出口退税、重复征税等扭曲性,矫正之策是,制定《增值税法》,全面推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全面建立完全消费型增值税,并实行增值税的统一征管。  相似文献   

15.
论增值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爱菊 《特区经济》2005,(4):198-199
<正>增值税是以增值额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税。1994年税制改革,对货物普遍征一道增值税;对价大利大的11类商品,交叉征收一道消费税,对服务业征收营业税。改革后的增值税与前比较最大变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examines changes to the value added tax (VAT) system proposed recently by the Indonesian Ministry of Finance-in particular that the exemptions for certain sectors be ended. Using the input-output relationships in the economy as a basis, it analyse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changes for tax revenue and for price distortions. It also considers other feasible changes to the VAT exemptions that could be advantageous.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estimated revenue impacts of the proposed changes are small relative to the apparent scope for revenue increases from improved administration of the system as it stands.  相似文献   

17.
李娟娟 《特区经济》2005,(12):304-305
进项税额抵扣直接影响国家的税收收入和企业实际税负,在《增值税暂行条例》中第八至十条对准予抵扣和不予抵扣的进项税额作出了规定,但其中部分条文过于笼统,可操作性较差,又缺乏相应的立法解释、司法解释或执法解释,造成了课税要素规定的缺位,使税企双方对一些进项税额能否抵扣存在不同的认识,本文拟就其中一些存在争议的进项税额抵扣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明确进项税额抵扣的界限,有利于税务机关依法征税,便于企业依法合理纳税。  相似文献   

18.
黄维模 《特区经济》2009,(4):109-110
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因此本文在对增值税类型及改革实践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对我国增值税转型背景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增值税转型的全面实施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我国税制改革自推行生产型增值税以来,从存在的问题看,增值税须要转型.实行生产型增值税的问题是:不符合国际惯例,这种形式的税抑制企业投资,不利于我国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对价格形成了扭曲等.由生产型增值税转换为消费型增值税,需要稳步渐进地实施;对固定资产存量应采取"存量不扣,增量慢慢扣"的原则;加强专用发票的管理,减少偷税;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将转让无形资产纳入征税范围,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尤克洋 《特区经济》2006,(1):359-360
我国现行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方法、政策和有关制度经过不断地调整和多年的实际运作,在组织收入、加强征管和保证新税制的顺利实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税制设计的问题也日益显露,矛盾比较突出,已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增值税制建立的原则出发,着重分析了当前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政策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增值税征收政策,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