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如何让财富有增无减?如何进行合理的资产保护规划?这是11月6日在泉州酒店举办的“如何拥有永恒财富”论坛上,企业家们最关心的话题。对此,香港著名理财规划师黄伟良先生的回答是:“要想有代代花不完的钱,就需要制定一个永恒财富计划。”  相似文献   

2.
声音     
《商周刊》2011,(4):15-15
“生活需要钱,我也希望自己能有足够的钱,但如果生活完全是为了挣钱就没有什么好玩的了。如果生活的目的就是为了在银行账户上增加更多的0,那没有什么意义,把钱作为最终目的,那这个人其实也是没有多少财富的。”——对于个人财富,胡润有自己的衡量标准如果你在新年下了一个决心,而你觉得这个决心不能扩展你当前的技能、让你学会新的东西,也不能发挥你的想像力或调动你的激情,那么请把你的目标提高30%。  相似文献   

3.
从“新三十而立”演变成为“三十而富”,是社会进人财富高速增长期的价值观偏移的反映,也是我们时代的财富焦虑的激烈表现。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是,如何让这种焦虑期的追富心态演变成一种新富生活方式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4.
增加财产性收入 缩小贫富差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它是基于居民财富逐步累积、财产性收入快速而不均衡增长的背景,是对财产性收入的承认和肯定,是防止财富在积累过程中向少数人集中、导致收入及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的重大举措,同时也预示着财产性收入的增加要通过从“少数人拥有”到“更多群众拥有”的路径,让财产性收入覆盖更多的普通百姓,让全体民众共享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百姓的财富始终保持不断增长。根据凯捷与美林全球财富管理发布的《2011年全球财富报告》,中国目前拥有535000位高净值个人,位居全球第四。而另一项由中国招商银行和贝恩咨询公司发起的调查显示,截至201 1年底,中国富人所有资产总和达到18万亿人民币,比2010年增长了18%。随着个人财富的不断膨胀,如何管理资产使其保值、增值成为当下人们关注的重点,"财富管理"一词也越来越多地进入公众的视线。  相似文献   

6.
虚拟商品投资:基于心理和哲学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炜  杨义群 《技术经济》2005,24(5):53-55
虚拟商品是人们产权交易的媒介,利用该媒介人们可以对不同事件的未来预期进行心理博弈,塑造财富重新分配的虚拟市场,达到以“钱生钱”的价值增值。虚拟商品具有财富效应,它的出现迎合了人们投机的心理需求。从哲学的角度讲,它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作为一种社会变量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它也有给人“财富幻觉”的一面,因此,需要警惕股票、债券等虚拟商品带来的欺骗性财富“泡沫”。  相似文献   

7.
“很多经济学家讲我们必须改变中国出口导向型的增长方式。必须通过内需的增长来带动增长,但是,财富升值的效益没办法流到老百姓的家庭,老百姓如何消费?”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个人幸福变化的原因被认为是他所消费或享受的,能用金钱衡量的那些物品或劳务。人们把财富等同于幸福,国家的发展战略也通常集中在如何通过经济增长达到增进国民福利的目的。把财富与幸福联系在一起并没有错,但是二者却并非等价。个人幸福不仅是  相似文献   

9.
“个体户,穷得只剩下钱了”——第一阶段流通领域市场化“双轨制,拼缝赚取巨大差价”——第二阶段生产领域市场化“炒股,杨百万腰缠万贯”——第三阶段金融领域市场化“高新技术,知识就是财富”——第四阶段知识与技术市场化  相似文献   

10.
“十四五”期间,厘清住房财富与家庭捐赠的关系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环。文章基于CFPS2018数据,实证检验住房财富对中国城镇家庭捐赠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住房财富增多会让有捐赠行为的城镇家庭更加慷慨。第二,住房财富的慷慨效应存在于一套房家庭和中低收入组家庭。第三,住房财富对城镇家庭的慷慨效应弱于家庭收入,但强于金融财富。结论表明,家庭收入是影响家庭捐赠的前提和基础,但住房财富会显著增强普通家庭的捐赠信心。文章建议,国家应继续秉持“住房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理念,抑制住房投机行为和不合理住房消费,保障普通家庭的居住权益,持续激活个人捐赠活力。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这个追求财富的世界上.如果突然有一天有人让你回家种南瓜.你愿意吗?99.9%的人会说:“不愿意,种南瓜一个月能赚多少钱呐!”因为在大家的眼里,南瓜就是菜市场中几毛钱一斤的蔬菜.而且.即便便宜都很少有人买。就是拼死拼命种上两车卖掉,也不过千把元。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1月6日在泉州酒店举办的“如何拥有永恒财富”论坛上,香港著名理财规划师黄伟良先生为在座的企业家们奉献了一堂既专业又生动的演讲。财富论坛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为让大家更生动、更深刻地理解“永恒财富”的原理,应广大读者要求,黄先生本期将解析一个现实生活中大家普遍关注的案例:  相似文献   

13.
说到“财富管理”相信人们都不陌生,尤其是在经历过2006—2008年大喜大悲的洗礼,再到2009—2011年跌宕起伏的煎熬,“财富管理”不但让人又爱又恨,同时也带给人们更多的反省和思考。到底该如何打理自己的财富?财富管理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14.
人在哪个天地中最容易异化?财富天地。面对一堆金子,两只贪婪的眼闪出绿莹莹的光。这是最常见的文学描写。许多人把“人为钱还是钱为人”等同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被搅得闹不准北。为防止走火入魔出现异化,在财富堆中打滚的人就特讲究固本培元。这个本,应当就是人本。  相似文献   

15.
声音     
《经济纵横》2006,(12):8-8
“这样一张将个人资产公布出来的榜单,其实对社会而言是毫无意义的,谁有多少钱的这种排名方式本来就是不确定的。拿我来说,我们公司股票每天都在升、跌,个人财富怎么可能以这么稳定的一个数字显示出来呢?从事富豪和企业排名的这类团队和组织最应该做的事情是.把每个产业的上榜分析做得更加透彻,比如今年的产业发展趋势怎样,哪些产业在整个经济社会中出现了特别的变化,这种分析和比辙对于人们特别是企业管理者来说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舒圣祥 《新经济》2007,(11):7-7
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说法,这成为媒体热议的亮点,也引起了与会代表的热烈讨论。报告的这个新说法,意味着老百姓的收入不光来自工资,国家还将创造条件增加百姓的多元化收入。有金融业代表将这句话“翻译”为:“让老百姓的财富保值增值,让老百姓拥有更多的财富。”  相似文献   

17.
《经济导刊》2006,(9):44-45
2006年的7月属于国美的黄光裕。仅仅48小时内,他的个人财富就暴涨了10亿元,黄光裕又一次让人们见识到了他的厉害。国美就像一个资本魔方,在他的手里不断创造着财富奇迹。  相似文献   

18.
马婵娟 《时代经贸》2007,(2Z):91-92
本文阐明了财富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并针对财富效应传导机制,从股市规模、投资者结构及收益分配结构、股市持续变动趋势、“挤出效应”等方面分析我国股市财富效应尚很微弱的原因,由此对我国股市的健康发展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赵桂芹 《商周刊》2011,(7):26-31
“十二五”开局之年,各地乃至中央相继召开的两会,纷纷传递“幸福”信号。无论从国家还是地方层面,个人财富增长都首次有了跑平甚至跑赢国家发展速度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经济视角》2005,(6):10-11
第9届《财富》全球论坛5月18日在北京落下帷幕。3天来,中国的发展及无限“钱”途,成为世界商界领袖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