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各主要经济体都深刻认识到,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迫切需要在现有微观审慎监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以宏观审慎监管为主要内容的金融监管体系。巴塞尔协议Ⅲ对全球银行业控制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系统稳定提出了更严格的监管要求。文章结合中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通过对巴塞尔协议Ⅲ主要内容的梳理,对金融监管机构如何在遵循巴塞尔协议Ⅲ的基础上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宏观审慎监管制度框架、充分发挥银行业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2002年,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努力扩大和培育内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结构调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了国民经济较快发展,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正在逐步走强。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宏观经济政策应在继续保持稳定的前提下,逐步从短期刺激经济增长转向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讲2011年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需要简要回顾一下2010年的基本情况。我认为虽然官方尚未正式宣布上一年度GDP的增长情况,但推测应该在10%左右。从国际  相似文献   

4.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内外学术界和政策界普遍认为,宏观政策不应只关注经济稳定目标,还要关注金融稳定目标,而且只靠货币政策难以实现双稳定目标,使用双支柱调控框架才能更好地实现双稳定目标。近年来,中国在全球范围内较早地构建了双支柱框架,为全世界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然没能很好地实现双稳定目标。本文认为,这很可能与中国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尤其是TFP长期增速下滑有关。本文通过构建含有双支柱和双稳定目标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深入剖析了长期TFP增速变化对双支柱框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经济处于“高TFP增速均衡”状态时,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之间存在“协同效应”,双支柱框架有助于实现双稳定目标,这是已有文献普遍关注的情形。而当经济处于“低TFP增速均衡”状态时,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之间将产生“对抗效应”,从而削弱双支柱框架对双稳定目标的实现效果,这与当前中国所面临的情形较为相似。基于本文的结论,中国需要将双支柱框架与提升长期TFP增速的政策配合使用,才能更好地实现双稳定目标。  相似文献   

5.
宋英慧  张鸿雁 《工业技术经济》2006,25(10):160-160,F0003
会计政策选择是各相关利益集团为自身利益参与博弈的过程,但我国企业对会计政策选择在宏观层面参与不足,微观层面缺乏自发性服从.本文从参与意识、参与代表性、参与积极性、参与程序等角度对我国企业宏观会计政策选择参与不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已基本定调。因此,详细解读货币政策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的走向,或许能够给予国内商用车企业一定的启示。近日,《商用汽车新闻》记者采访了国内经济学界的权威人士,请他们来详细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明年经济发展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7.
进入今年以来,当房地产界人士正准备捂紧口袋,收缩战线,裁员减薪,取暖过冬之时,房地产市场却如从冬季取出的冰直接放到锅上煮沸,由硬变软,汽化沸腾,莫名炙手,从夺人眼球的专家到  相似文献   

8.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的关键政策,也是宏观政策的基础性政策,对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从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要求看,从经济发展的需要看,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都是当前经济所需要的。2012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多地关注民生,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控通胀、调结构,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经济学中的GDP—CPI模型,研究了用电量与价格指数的E-CPI模型。此模型可以每月动态分析经济运行状况,研究需要采取什么样的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等实现宏观调控,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采用E—CPI模型分析了2011年我国经济运行的走势及宏观政策的调控效果。根据政府提出的经济发展目标,研究了2012年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的走势,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经济波动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从次贷危机到债务危机,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波及.为了减轻这种影响,我们只有更好的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起来.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高速增长的贸易和资本“双顺差”,在此我们可以通过政策间的双向协调、利率市场化、国债买卖和一揽子汇率制度等政策的变化来调控宏观经济,进而达到稳定增长经济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取向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总供给和总需求关系为理论框架 ,分析了 2 0 0 3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的趋势与特点 ,认为投资过度扩张和工业增长过快导致GDP增长速度偏高 ,消费价格涨势逐渐明显 ,经济增长质量出现下降。因此 ,2 0 0 4年的宏观经济政策 ,应当由对付通货紧缩转向防止通货膨胀 ,通过控制投资和工业过度扩张 ,适度调控经济增长速度 ,促进经济结构的协调 ,并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一直受到我国学术界的关注,特别是近年来中央银行针对愈演愈烈的通货膨胀及房地产投机现象,多次运用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本文运用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并结合相关理论模型和统计数据,对1991~2010年期间的货币政策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对理论模型与实际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变动的拟合程度进行检验,从货币供需变动角度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为促进科技创新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并取得了相应成效,但科技创新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其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地位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科技创新涉及诸多方面,如科技管理体制、财政税收制度、金融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其中,财税政策由于具有引导性、规范性、程序性等特点,是一国促进科技自主创新有效的政策选择,是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鉴于此,从财税政策的角度就如何促进我国科技创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由于电力生产、消费与国民经济发展情况具有同步性,所以电力经济数据对国民经济的宏观参数具有极高的参考作用。通过研究2003年以来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重工业与轻工业以及黑色、有色和建材等行业的电力需求强度的变化,探讨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比较研究发现,2006年10月以前宏观调控政策实施效果较好,此后,由于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黑色冶金、有色冶金等行业发展较快。  相似文献   

15.
2008年,中国经济再度经历了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成因复杂,属于一种混合型通货膨胀。在物价上涨的袁象下面,隐藏着经济制度的缺陷和经济结构的根本性失衡。受制度本身和一些内在因素的影响,宏观经济政策面临困境。必须采取短期和长期措施,在治理通货膨胀的同时,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16.
系统回顾了股价与通胀、货币政策之间关系的研究文献。发现研究者对股价与通胀之间的费雪效应是否存在以及股价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均存在分歧,但研究视角、研究深度和实证检验方法趋于丰富。  相似文献   

17.
中国就业岗位开发与创业扶持政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根据对北京、上海和苏州三个试点城市及其他10余个城市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的调查及国际比较,初步评估了中国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尤其是针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创业扶持政策的成效和局限。文章认为,中国在特殊背景下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是必要的,效果也是比较显著的,但随着劳动就业形势的变化,对积极就业政策的实施效果有必要进行认真的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但基于我国国情,各地区经济的不均衡发展也是无法避免的,经济差距过大会给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进而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本文通过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详细阐述了造成三地经济差距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财税政策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的深入研究,并针对该区域的财税政策进行分析,提出了缩小京津冀地区经济差距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