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这是我们党立足于所处的历史地位和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站在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我们要紧密结合党的执政实践,推进民主集中制建设,不断提高治党执政的水平和能力,充分认识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深远历史意义,深入探索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规律,积极创新,加快基层党建工作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领导发展的能力是首要能力。集中体现在驾驭市场经济的本领上。除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主要运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调节经济活动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服务市场主体,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可以这样讲,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同样体现着执政能力,反映着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3.
董佳懋 《上海房地》2004,(12):42-4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确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是党的执政能力落脚点,也是党的执政地位能否稳固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提高领导干部素质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与成败。本文从几方面阐述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并就素质完善的途径及加经素质建设的意义做了分析和论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党的执政能力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党作为整体的能力,指党在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及社会事务中的本领。二是履行党的执政职能的领导干部的执政本领。三是广大党员的执政意识及先锋模范作用。其中领导干部的执政本领的高低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5·12汶川地震”的突如其来,震撼着全中国人民的心。这是对中华民族的一次浩劫,是一场灾难。但灾难也有一定的正面效应。这次抗震救灾,是和平时期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张扬,党中央和各级党组织理性、沉着的指挥以及党员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再一次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表明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已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这对我们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提高党的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民群众是党的智慧之源、力量之源和权力之源,群众路线体现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走向成功的经验结晶。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有利于克服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有利于提升党的凝聚力和执政能力,有利于处置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局势,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阐述了依法执政的内涵,指出“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审计机关作为政府行政工作的重要部门,审计人员必须进一步提高对“依法执政”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依法审计”的能力,确保审计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8.
余桂珠 《活力》2005,(9):67-67
邓小平同志指出:“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怎样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所要解决的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问题,而改善党的领导所要解决的是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问题。但从根本上说,坚持党的领导同改善党的领导最终都统一于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提高。在十六大报告当中,党中央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明确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建设,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审计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形成的新的执政理念,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这一新的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0.
唐晓东 《活力》2005,(1):25-25
提高执政能力,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摆在全党面前新的政治任务。而审计工作又恰是推进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依兰县审计局确定我们的职能就是依法通过行政渠道与审计手段加强对执政者的制约和监督,以防止权力腐蚀,进而保证我们各级党组织和党的干部严格遵守国家权力动作的基本规则,依法执政。以最终实现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反映和代表了时代、人民的要求。在新时期审计应如何提高执政能力呢?笔者认为,应当在认真学习,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程云飞 《活力》2006,(6):138-139
中国共产党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离开了党的领导一切问题都是缘木求鱼。但党的执政地位不是天然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在当前日益纷繁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中,我党的执政基础面临重大考验,执政能力有待提高。我党执政,表面上看是党和公共权力的关系,本质上却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不直面并解决党在执政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党将会面临失去政权的危险。为此,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适时推出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决议,并提出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概念。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指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深入领会并认真贯彻《决定》的重要精神,对于切实提高山东网通领导班子工作水平和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开创企业改革发展的新局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是我们党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使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如何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拓展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能力,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提高执政能力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摆在全党面前新的政治任务,而审计又恰恰是推进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通过依法审计对执政者进行制约和监督,以防止权力腐蚀,进而保证我们各级党组织和党的干部严格遵守国家权力动作的基本规则,依法执政。以最终实现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深刻把握包括审计工作在内的党的各项事业的执政规律和执政能力之间的关系,更科学、更有效地提高审计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国华 《民营科技》2010,(8):164-164
以民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党执政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更需要贯彻和实施以民为本的方针,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8.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提高执政能力离不开道德力,执政道德与执政能力相辅相成。在新时期,要高度重视党的执政道德建设面临的挑战,不断优化党的执政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解决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如何保持先进性和巩固执政地位的可靠保证。其中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归根结底是为人民所拥有,为人民谋利益。所以为人民谋利益是我们党执政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作为基层党组织来说,如何把广大职工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不仅关系到企业党组织能否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问题,也是巩固我们党执政地位的大问题。在这方面.我们有三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既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完成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也反映了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企业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必然要通过构建无数个和谐企业才能最终实现.这既是历史使命,也是社会责任,更是企业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