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采取了多次利率调整政策,但是都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在对我国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之后,文章探讨了我国利率的变动对储蓄影响不显著的原因,得出利率对居民储蓄的作用是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条件上,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浅析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从商业银行外部运营环境和内部经营管理两个角度,分析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姜海臣  宋玉 《山东经济》2004,20(1):39-42
利率是市场经济国家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我国现行的投融资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金融资本总量小,金融机构媒介效率低,造成利率与经济运行的相关度低,利率弹性机制的发挥受到诸多限制;储蓄和投资的利率弹性不明显,以利率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效果差。因此,应进一步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经济的利率市场化的研究,其实质问题就是市场化的利率及其变化对消费、储蓄、投资等整个经济体系的影响.文章基于前人的研究,对利率变化对消费、储蓄、投资的影响进行了简单的计量分析,指出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完善,利率指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效应在逐渐增加,最后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5.
利率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杠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率的高低会影响人们的投资行为,消费行为,进而影响一国的经济增长,利率的高低也会影响国际资本流动。从而影响一国的国际收支。在这里,我们简单论述一下利率的变动对投资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国家财政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税收,国家借债也只是为避免加税而解决财政困难的一种手段。在这种体制下,国库券的发行反服务于财政,其功能仅仅是充  相似文献   

7.
利率市场化的储蓄和投资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正> 我国发展“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外向型经济,必然要求实行资金的“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方针。外向型经济需要有资金保证,资本形成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只有持续的资本形成,才会有持续的经济增长。因此,资本稀缺是经济发展的“瓶颈”,而资本的稀缺主要原因是积累不足。储蓄是积累的主要组成部分,只有积累到一定规模才能形成投资。而影响储蓄的最直接因素是利率,利率的调节又受货币供应量的制约。因此,在外向型经济融资中,三者的协调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合理确定银行储蓄利率总水平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六五”期间我国城镇储蓄事业发展很快,1985年底城镇居民储蓄余额达896亿元,其中五年期以上的为195亿元,占21.9%。城镇储蓄已成为银行信贷资金的重要来源,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持续稳定的发展,城镇居民的收入不断提高,1979年至1985年职工曾四次增加工资。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是灵活的经济杠杆,是国家最常使用的微调工具,对一国的微观、宏观经济运行有着极其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从信贷、汇率和资本流动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分析调整利率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利率杠杆与居民消费-储蓄替代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为鼓励投资、分流储蓄、刺激消费等已连续几次降息。然而,实证资料表明,降息在分流银行储蓄存款、刺激居民消费方面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认为主要原因有二:第一,利率与居民消费-储蓄替代关系本来就是一个缺乏确定结论的问题:第二,我国制度变迁、消费信贷发展滞后、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因素的存在又进一步削弱了利率杠杆的调控力度。因而,深化改革,减少居民面临的不确定性,大力发展消费信贷,努力缩小收入差距是利率杠杆得以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13.
近年来,理论界不少同志都主张大幅度提高存贷款利率水平,实施正利率政策。即利率与物价联动——存款利率跟踪物价指数,贷款利率再跟踪存款利率,以此来达到控制通货膨胀的目的。对这一主张我们是不敢苟同的。我们认为,利率问题涉及面广,调整利率对经济的影响,要远远高于调整部分商品价格的影响。因此,调整存贷款利率必须慎重其事,认真比较利弊得失,顾及现实经济活动所能提供的客观可能条件,考虑企业的承受力以及对财政、对物价的影响,还应考虑历史沿袭下来的利率水平,实行平滑的转变,以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根据以上原则,我国目前条件下是不宜大幅度提高存贷款利率、实施正利率政策的。  相似文献   

14.
15.
16.
自改革开放以来,居民高储蓄一直都是我国宏观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虽然国家出台了许多措施但仍不见成效.高储蓄在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客观上的效率损失.文章主要利用1989~2004年的相关数据,通过计量建模的方法对我国的居民储蓄函数进行估计,并通过之后的一系列检验,如自相关、异方差、多重共线性等,对模型进行修正,最终得出了居民储蓄与国民收入和名义利率间的函数关系表达式.  相似文献   

17.
18.
19.
丁军 《改革与战略》2013,29(3):46-48,105
利率变动对房价具有负向的影响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的主流观点,但国内一些学者在研究我国利率变动对房价影响的过程中,由于对土地供给和利率这两个重要的非市场化因素研究不足,得出的实证检验结果有很大的差异。文章将土地价格这一非市场化因素引入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利率的提高将有效地刺激地方政府通过紧缩地根来稳定乃至推高地价,从而导致国家利率上调政策对房价的抑制作用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20.
利率调整对我国股市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事件研究及误差修正模型对1993年以来央行的13次利率调整对沪市产生的短期和长期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内股市对利率调整具有一定的敏感性、滞后性和条件性,但从长期来看利率变动与股价指数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