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唐代看中国传统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十几年来 ,西方部分学者批判西方中心主义史观 ,重新审视中国历史 ,高度评价中国传统经济的发展。安古斯·麦迪森运用实际购买力计算法计算中国汉代以来的GDP ,提出自 1 70 0年至 1 82 0年 ,中国的经济增长数倍于欧洲 ,中国的GDP在世界GDP的比重从 2 3 1 %增长到 32 4 % ;而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的比重仅从 2 3 3%增长到 2 6 6 % ;贡德·弗兰克认为 ,直到 1 80 0年 ,中国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尽管这些认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验证 ,但它毕竟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在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中国之前 ,中国的传统经济究竟是不断发展 ,还是处于停滞的状态 ?换言之 ,我们应如何评价中国的传统经济 ?为此 ,本编辑部组织了两次“传统经济的再评价”研讨会 (详见本刊刊登的会议纪要 )。现将第二次研讨会上部分学者的发言辑录如下 ,以期引起学界更广泛的关注 ,将中国经济史的研究导向深入。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经济的再评价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十几年来 ,西方部分学者批判西方中心主义史观 ,重新审视中国历史 ,高度评价中国传统经济的发展。安古斯·麦迪森运用实际购买力计算法计算中国汉代以来的GDP ,提出自 1 70 0年至 1 82 0年 ,中国的经济增长数倍于欧洲 ,中国的GDP在世界GDP的比重从 2 3 1 %增长到 32 4 % ;而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的比重仅从 2 3 3%增长到 2 6 6 % ;贡德·弗兰克认为 ,直到 1 80 0年 ,中国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尽管这些认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验证 ,但它毕竟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在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中国之前 ,中国的传统经济究竟是不断发展 ,还是处于停滞的状态 ?换言之 ,我们应如何评价中国的传统经济 ?为此 ,本编辑部组织了两次“传统经济的再评价”研讨会 (详见本刊刊登的会议纪要 )。现将第二次研讨会上部分学者的发言辑录如下 ,以期引起学界更广泛的关注 ,将中国经济史的研究导向深入。  相似文献   

3.
近十几年来 ,西方部分学者批判西方中心主义史观 ,重新审视中国历史 ,高度评价中国传统经济的发展。安古斯·麦迪森运用实际购买力计算法计算中国汉代以来的GDP ,提出自 1 70 0年至 1 82 0年 ,中国的经济增长数倍于欧洲 ,中国的GDP在世界GDP的比重从 2 3 1 %增长到 32 4 % ;而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的比重仅从 2 3 3%增长到 2 6 6 % ;贡德·弗兰克认为 ,直到 1 80 0年 ,中国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尽管这些认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验证 ,但它毕竟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在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中国之前 ,中国的传统经济究竟是不断发展 ,还是处于停滞的状态 ?换言之 ,我们应如何评价中国的传统经济 ?为此 ,本编辑部组织了两次“传统经济的再评价”研讨会 (详见本刊刊登的会议纪要 )。现将第二次研讨会上部分学者的发言辑录如下 ,以期引起学界更广泛的关注 ,将中国经济史的研究导向深入。  相似文献   

4.
服务业小议     
近十几年来 ,西方部分学者批判西方中心主义史观 ,重新审视中国历史 ,高度评价中国传统经济的发展。安古斯·麦迪森运用实际购买力计算法计算中国汉代以来的GDP ,提出自 1 70 0年至 1 82 0年 ,中国的经济增长数倍于欧洲 ,中国的GDP在世界GDP的比重从 2 3 1 %增长到 32 4 % ;而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的比重仅从 2 3 3%增长到 2 6 6 % ;贡德·弗兰克认为 ,直到 1 80 0年 ,中国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尽管这些认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验证 ,但它毕竟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在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中国之前 ,中国的传统经济究竟是不断发展 ,还是处于停滞的状态 ?换言之 ,我们应如何评价中国的传统经济 ?为此 ,本编辑部组织了两次“传统经济的再评价”研讨会 (详见本刊刊登的会议纪要 )。现将第二次研讨会上部分学者的发言辑录如下 ,以期引起学界更广泛的关注 ,将中国经济史的研究导向深入。  相似文献   

5.
从江东犁到铁搭:9世纪到19世纪江南的缩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十几年来 ,西方部分学者批判西方中心主义史观 ,重新审视中国历史 ,高度评价中国传统经济的发展。安古斯·麦迪森运用实际购买力计算法计算中国汉代以来的GDP ,提出自 1 70 0年至 1 82 0年 ,中国的经济增长数倍于欧洲 ,中国的GDP在世界GDP的比重从 2 3 1 %增长到 32 4 % ;而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的比重仅从 2 3 3%增长到 2 6 6 % ;贡德·弗兰克认为 ,直到 1 80 0年 ,中国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尽管这些认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验证 ,但它毕竟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在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中国之前 ,中国的传统经济究竟是不断发展 ,还是处于停滞的状态 ?换言之 ,我们应如何评价中国的传统经济 ?为此 ,本编辑部组织了两次“传统经济的再评价”研讨会 (详见本刊刊登的会议纪要 )。现将第二次研讨会上部分学者的发言辑录如下 ,以期引起学界更广泛的关注 ,将中国经济史的研究导向深入。  相似文献   

6.
从市场发育与演变的悖论看中国传统经济衰落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几年来 ,西方部分学者批判西方中心主义史观 ,重新审视中国历史 ,高度评价中国传统经济的发展。安古斯·麦迪森运用实际购买力计算法计算中国汉代以来的GDP ,提出自 1 70 0年至 1 82 0年 ,中国的经济增长数倍于欧洲 ,中国的GDP在世界GDP的比重从 2 3 1 %增长到 32 4 % ;而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的比重仅从 2 3 3%增长到 2 6 6 % ;贡德·弗兰克认为 ,直到 1 80 0年 ,中国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尽管这些认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验证 ,但它毕竟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在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中国之前 ,中国的传统经济究竟是不断发展 ,还是处于停滞的状态 ?换言之 ,我们应如何评价中国的传统经济 ?为此 ,本编辑部组织了两次“传统经济的再评价”研讨会 (详见本刊刊登的会议纪要 )。现将第二次研讨会上部分学者的发言辑录如下 ,以期引起学界更广泛的关注 ,将中国经济史的研究导向深入。  相似文献   

7.
关于明清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悖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十几年来 ,西方部分学者批判西方中心主义史观 ,重新审视中国历史 ,高度评价中国传统经济的发展。安古斯·麦迪森运用实际购买力计算法计算中国汉代以来的GDP ,提出自 1 70 0年至 1 82 0年 ,中国的经济增长数倍于欧洲 ,中国的GDP在世界GDP的比重从 2 3 1 %增长到 32 4 % ;而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的比重仅从 2 3 3%增长到 2 6 6 % ;贡德·弗兰克认为 ,直到 1 80 0年 ,中国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尽管这些认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验证 ,但它毕竟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在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中国之前 ,中国的传统经济究竟是不断发展 ,还是处于停滞的状态 ?换言之 ,我们应如何评价中国的传统经济 ?为此 ,本编辑部组织了两次“传统经济的再评价”研讨会 (详见本刊刊登的会议纪要 )。现将第二次研讨会上部分学者的发言辑录如下 ,以期引起学界更广泛的关注 ,将中国经济史的研究导向深入。  相似文献   

8.
一、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 首先,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按名义汇率计算,2000--2006年间,中国占全球GDP的比重从3.8%上升到5.5%,对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8%,仅次于美国20.5%的贡献率。同期,中国进出口占全球货物贸易的比重从3.6%上升到7.2%,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对全球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1.2%,排名世界第一。2007年,美国经济由于次贷危机而放缓,中国有可能成为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的国家。  相似文献   

9.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田中景博士撰写的《日本经济——过去·现状·未来》一书 ,是他赴日本研究访问一年之后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 1世纪日本经济前景分析”的最终成果。日本作为区别于欧美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 (又称“东亚模式”)的开路先锋和典型代表 ,其 GDP于 1 96 8年超过原联邦德国 ,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又于 1 987年超过原苏联 ,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创造了“东洋奇迹”。但自 1 991年以后 ,日本经济陷入长期低迷甚至衰退之中 ,2 0世纪最后一个 1 0年被许多日本学者称为“失去的 1 0年”,近两年略有好转。…  相似文献   

10.
据统计,陕西省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已由2000年的31%上升到2006年的45%左右,平均每年拉动全省经济增长3个百分点;上缴税金占税收总额的比重接近50%,占地税收入的55%以上。这表明,非公有制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经成为陕西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建设西部强省的生力军。尽管发展提速、成绩斐然,但陕西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仍比全国平均水平65%低2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再次展现出持续平稳增长的强大韧性,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63.6万亿元,同比增长7.4%。按照现价美元汇率计算,中国GDP首次跨上10万亿美元的台阶,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提高到13%以上。在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再次展现出持续平稳增长的强大韧性,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从国际对比看,中国经济奇迹名不虚传  相似文献   

12.
世界经济增长的中心正从西方移向亚洲,新兴亚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比2009年数据,美国GDP增速-2.4%,欧洲-4.8%;印度7.3%,中国高达8.7%。  相似文献   

13.
GDP增长8%,国民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吸引外资跃居世界首位,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投资、消费总量均突破4万亿……面对2002年中国经济呈上的这份漂亮答卷,人们不禁要问:2003,中国经济是否还有增长空间?中国经济的亮点在哪里?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认为,2003年,中国经济将出现以下亮点:  相似文献   

14.
月泉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2):133-138,160
总论与区域经济 有关中西比较和中国传统经济的再评价近年来在中西方学术界都引起热烈讨论,其中主要是对明清经济的再评价。美国学者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史建云翻译,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在中西方学术界都引起了讨论。彭慕兰针对黄宗智的反驳,发表长篇回应《世界经济史中的近世江南:比较与综合观察》,除修正若干数据外,重申他的观点(历史研究4 )。张家炎《如何理解18世纪江南农村:理论与实践》述评了2 0 0 2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一次讨论会中争论双方的主要观点(中国经济史研究2 )。国内学者也参加了…  相似文献   

15.
2012年,我国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进步对GDP的贡献率,此三项衡量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的主要指标仅分别为2%、25%和51%左右,而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达到3%、80%和75%左右。而且,随着劳动力、资源、环境成本不断提高,以及出口呈现周期性回落,中国过去传统的依靠投资驱动、规模增长和出口导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联邦经济发展与贸易部部长格尔曼·格列夫在政府会议结束后称,从2005年起俄经济投资将大幅增长——3年内增长11%。他指出,2005年俄经济投资的增长幅度将超过GDP的增长幅度。  相似文献   

17.
赵晓 《发展》2003,(6):17-18
近几年来,宏观经济预测的水准一直不高,不是过高就是过低。对于2003年的中国经济,政府预测GDP增长7%,物价上升1%,即实际增长只有6%。这是一个相比于2002年明显往下滑落的增长估计,笔者一直摇头:究竟有什么理由唱空中国经济呢?结果是,一季度GDP增长达到了9.9%,让很多人大跌眼镜。在笔者看来,中国GDP增长,既完全合理,又有雄纠纠的力道,并且还会再好上好几年。目前,中国经济可以说是动力非凡,受到了“三大周期”的强劲推动。它们分别是“世界工厂———国际投资与出口周期”、“城市化———投资与消费周期”以及“新兴消费品———消费周…  相似文献   

18.
<正> 2002年11月9日——11月10日,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举办了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研讨会。来自美国、欧洲、日本、新加坡以及国内各重点研究机构、大学的教授、专家以及外贸金融业界人士约40余人与会。上海社会  相似文献   

19.
1981年实际1982年3年 2 .00%△0。30 0。30△2。20△0。20 3。00△1。50% 1。00 2。25 l。25 1。50△1‘75一…丁国德国国利大大拿美西法英意加本一少本i“·90“·00{4·00与体作全经济合发展组织1。200。50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各国经济实际增长率的估计@长芳~~  相似文献   

20.
当前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2 0 0 3年GDP增长 9 1 % ,GDP总量达到1 1 6万多亿元 ,人均GDP突破 1 0 0 0美元。国际经验反映 :进入人均 1 0 0 0美元的经济发展阶段 ,是一个国家加快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战略起点 ,也是矛盾凸现的时期。① 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过程中 ,资源约束的矛盾正在突出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加快 ,各种利益摩擦也在加剧 ;就业、“三农”、金融问题累积 ,等等。这表明我国步入一个新的增长阶段 ,面临重大战略调整。在这样的时刻 ,回顾中国经济历史上的增长与发展 ,有助于全面客观地认识现存的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