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政协委员们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提出了许多很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受到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在“委员建言”这一栏目中陆续刊发委员们在大会发言中与之相关的文章,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满怀丰收的喜悦,承载人民的嘱托,“两会”代表和委员汇聚春和景明的北京。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全国玫协十届三次会议分别于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为见证和记载“两会”盛况。本刊记者参加了“两会”宣传报道工作,现场采访了“两会”代表和委员。本刊在“两会特别报道”、“委员建言”和“两会追踪”栏目中,对“两会”期间有关重要内容和热点问题予以报道。  相似文献   

3.
吴敬琏 《科学决策》2006,(8):19-19,20
不久前,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长安讲坛上发言时讲了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都是当前大家非常关心的热点问题,本刊根据录音整理,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4.
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召开以来,政协委员们围绕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的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以及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很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受到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在《委员建言》栏目中选登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在大会上的发言,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满怀丰收的喜悦,承载人民的嘱托,“两会”代表和委员汇聚春和景明的北京。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分别于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为见证和记载“两会”盛况,本刊记者参加了“两会”宣传报道工作,现场采访了“两会”代表和委员。本刊在“两会特别报道”、“委员建言”和“两会追踪”栏目中,对“两会”期间有关重要内容和热点问题予以报道。  相似文献   

6.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已圆满结束。本刊在第三期对“两会”的盛况和热点问题进行了重点报道。本刊记者及时将刊物送往“两会”,受到代表、委员们的好评。为深入学习贯彻“两地”精神,本期的“全国两会专题报道”栏目将继续刊载科技界和产业界关心的有关问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信息》2008,(6):18-18
“绝不能单纯紧缩。对待此轮物价上涨要综合治理,因为原因是多重的。”厉以宁日前在两会上发言时说。 “如何有效缓解通胀压力”成为当前委员乃至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此轮物价上涨具有不同于以往的新情况。”厉以宁分析说,“1993、1994年的物价上涨主要是投资规模过大,信贷过多,而这次这个因素只是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沐浴着和煦的春风.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分别于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隆重开幕。审议“十一五”规划是本次“两会”的重要议题。为见证和记载“两会”盛况.本刊记者参加了“两会”的宣传报道工作.现场采访了代表和委员。并在“两会特别报道”,“委员建言”和“两会追踪”栏目中。对会议有关重要内容和热点问题予以报道。  相似文献   

9.
踏着春天的脚步,来自全国各地、各族各界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齐聚首都北京,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共商改革发展大计。为了见证和记载全国“两会”盛况,本刊记者参加了“两会”的宣传报道工作,现场采访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本期的《两会特别报道》《委员建言》和《提案追踪》栏目中,我们对会议有关重要内容和热点问题进行了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10.
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以来,共收到提案3819件,经提案委员会审查立案的共3576件,截至2004年2月20日,98.8%的提案已经办复。提案是委员们反映人民意愿的重要渠道。各级部门对于委员的提案都给予了高度重视。本刊特开辟了“两会快递”、“委员建言”、“提案追踪”等栏目,全方位的报道和追踪“两会”盛况。本刊今年第2期选编了科技部、商务部、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单位对“两会”有关建议提案的办理和落实情况,受到了有关领导同志的重视和广大读者的关注,本期就北京市交通、资源环境以及民营经济发展等大家关心的热点提案落实情况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贸》2007,(8):59-59
由于各项制度改革、改革的立法体系的建立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因此格鲁吉亚自1995年来经济持续增长。GDP增长率为5.6%,从2002年的5.5%增加到了2003年的11.1%,成为东欧和独联体国家中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2.
宏观调控面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运行不能没有宏观调控,这是我国改革以来的重要经验。当前宏观调控面临着新的情况,出现了“保经济增长”还是“遏制通贷膨胀”的争论。本文认为,两者是统一的。经济增长回到9%左右,不能说是“滑坡”;物价上涨控制在5%以下,却有难度。一定要运用计划、规划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力争实现平稳较快增长,治理通胀,不损害中低收入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3.
工业增幅下降2点投资稳定在25%左右 消费加快6点进出口增加2.5点 2008年多项宏观经济指标的增速较上年有所放慢,整体经济实现稳中有增.三大需求继续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去年偏快的基础上,有放慢的迹象.就内需增长而言,一个变化是消费明显提速,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趋强,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1.1%,比上年同期上升了5.9个百分点.出口继续高增长态势,并呈现稳定趋势,外需企稳、内需加快、投资稳定有利改善内外经济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macroeconomic role that risk plays using the BAA‐AAA spread as the measure of risk. First, it shows that meaningful upward movements in this spread are associated with recessions and their severity. Second, it includes the BAA‐AAA spread in a structural vector‐autoregression (VAR) to identify a shock‐to‐risk and finds that it cause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nd economically important decrease in output as well as increased holdings of real‐money balances. Third, it uses historical decompositions to show that the shock‐to‐risk explain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declines in output during four post‐1970 recessions. Notably, the shock‐to‐risk explains almost none of the decline in output during 2001 prior to the September 11, 2001, terrorist attacks but does clarify why the recovery was relatively weak afterwards, and it explains the bulk of the decline in output during 2008 and 2009.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e term macrohistory can have reference to the overall history of large units, e.g. world development during the last two hundred years, or European history in the Middle Ages. Another example is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Yet another is the macrohistorical problem posed by Jones in a recently-published book. He pursues the thesis that tendencies to economic growth have been present in most societies but that for various reasons they have been prevented from becoming more than just tendencies: “Why Europe rather than China?”1  相似文献   

16.
肖六亿  常云昆 《改革》2005,(6):22-28
结构约束是中国经济运行的突出特征。中国存在以“瓶颈”产业为纽带的宏观经济关系:需求、产出、“瓶颈”产品和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之间的传导关系。有效的经济运行识别标准必须准确地反映宏观经济关系。基于中国的宏观经济关系,应当重新构建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识别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7.
卢锋 《上海经济》2010,(6):12-12
近十年我国经济增长与宏观运行呈现一系列特征性事实,为理解未来经济增长和分析宏观政策提供经验基础。一是生产率革命与经济追赶提速。  相似文献   

18.
尚进 《上海经济》2006,(10):60-60
对于地产商和境内外炒房族来说,今年9月第一周充分领教到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威力。从9月5—7日,宏观调控政策是三箭齐发,击中丁,炒房者的要害。  相似文献   

19.
20.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理论分析--宏观经济研究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本文提出一种完全不同于主流经济学的宏观经济理论,其要点是把表明市场经济关系的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和利润率作为收入一支出模型的基础.由于总成本中的固定成本是由上一期的资本存量价值和投资所决定的,从而是一种资本存量与收入流量的同时均衡.这种存量与流量的同时均衡来自于内生的货币供给机制,而利息率则同时调节投资、资本存量价值和货币供求.由此可以把实际领域与货币领域或企业和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紧密联系起来构成一个资产负债表,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货币金融体系的内生的货币供给.以此理论,简析中国宏观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