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工业经济管理工作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工业企业的经济效果问题。党中央提出:“全党搞经济工作,应当在尽量节约活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上下功夫,在符合社会需要上下功夫,努力在提高经济效益上走出一条新路子来。”“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今后考核工业企业工作的好坏,主要看是否提高了生产与经营的经济效果。提高工业企业的经济效果问题,是我国整顿工业企业和改革工业结构的根本方向。所谓经济效果就是指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所费与所得的关系。经济效果的基本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国的工业统计工作是围绕着生产成果统计(产量、产值、品种、质量等);生产三要素统计(劳动工资、生产设备、材料消耗等);资金与财务成本统计(资金占用、成本、利润)等进行的。因此,所形成的工业统计指标体系,基本上是属于生产型体系。我国《工业统计学》教材的内容,受这种生产型统计工作的影响,也基本上属于生产型的内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工业企业正在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企业转变。工业企业必须研究市场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经济理论和实践中,经济效果和经济效益两个名词并存。但从定量分析的角度看,经济效果带来的社会收益并非都可以用经济尺度计量。为了便于探讨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不妨把两者作为同义语看待。我们认为,经济效益指标的基本特征是:它反映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是经济活动过程得失、损益的综合评价或集中表现。结合工业企业经济活动过程的特点,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应包括三大组成部分,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正确考核和科学评价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和经济效益问题,是当前经济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一、建国以来各时期考核指标体系不完善长期以来,我们在经济管理工作上一直把工业总产值作为考核企业生产成果好坏的重要指标,这种管理经济的方法,给我们经济工作带来的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建国初期,由于我们在经济管理方面经验不足,后几十年中又没有很好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使我们在制定  相似文献   

5.
(一) 企业作为一个基本的经济活动单位,人们常用经济效果的好坏来评判一个企业经营的优劣。但人们在使用这个名词的时侯,却常赋予各种不同的内涵。 有人认为,经济效果是指企业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劳动同生产出来的使用价值的对比关系。用尽量少的劳动消耗,生产出尽量多的使用价值,这就是最优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 一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要讲求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这是因为一切生产,既是一个创造财富的过程,又是一个消耗的过程。客观上就要求人们不但关心生产成果,同时也要关心生产的消耗,既要考虑产出的多少,又要考虑产出与投入的对比关系,很显然,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谋求速度和效益的统一,是一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要求。总结以往的经验,我们对工业的发展速度是重  相似文献   

7.
在国民经济调整和体制改革中,对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组织企业联合,建立全国性专业公司,是调整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这种联合适应生产向专业化、社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的客观需要,有助于加快工业建设的步伐,是按照工业发展规律管理企业的必然趋势。全国性专业公司,应当是独立进行生产、经营、核算的企业性经济实体,它既不同于行政管理部门,也不同于一般厂矿企业等经济组织。作为经济实体的公司特点是什么?与行政管理部门和一般企业单位有哪些区别?如何采取积极措施逐步把公司办成企业性的经济实体?这里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供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我国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物质消耗高,损失浪费大,反映在经营成果上经济效益低的现象普遍存在。正如赵总理指出的那样:“产品质量差,物质消耗高是我国经济的致命弱点,也是今后发展的巨大潜力所在。”如何把生产过程中过高的物质消耗降下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摆在企业家和经济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核算的实质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经济核算?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核算,指的是国家和国营企业之间的特定的关系,即一方面国家把属于全民所有的一部分生产资料和资金拨给企业,在经营管理上赋予企业相对的独立性,自计盈亏,另一方面要求企业对国家所拨给的生产资料和资金负物质责任,遵守国家的集中领导,完成各项计划任务(有的同志则认为还应包括国营企业之间分工协作和等价交换的关系,以及国营企业按职工所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付给报酬的关系)。另一种看法认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核算就是指各项经济活动效果的核算,通过经济核算来节约活劳动消耗和物化劳动消耗,用尽可能少的活劳动消耗和物化劳动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和尽可能好的社会产品,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任何产品的生产过程,都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同时,也是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消耗的过程。木材的采运生产也是这样。在木材采运生产过程中,人们不断地改进劳动工具、采运方法等生产技术,目的在于用更少的生产消耗,取得更大的生产成果,也就是说,要不断提高木材采运生产的经济效果。在社会主义社会,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都要根据国家计划统一安排。确定木材采运生产的规模、发展速度、生产技术等等,也必须全面考虑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因素,符合国家计划的要求。其中经济效果就是必须考虑的重要根据之一。因此,正确地评价木材采运生产的经济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准备对评定木材采运经济效果的指标体系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认为,科斯企业性质理论是存在有症结性问题的,这个症结就是,科斯把企业取代的对象理解错了。企业取代的真正对象其实不是市场而是单干经济。修正这一对象重新考察企业性质,它实质是一种包含有要素市场交易合约的特殊团队生产。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中,多采用一些静态指标,如: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成本利润率、资金利润率等。这些静态指标对于分析农业技术经济活动的经济效果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是:只能反映某一时点的劳动消耗(或资金占用)所取得的有用成果,而看不出技术经济效果的变动趋势。另外,这种静态指标的综合性差,因此要评价某一技术经济活动的综合效果,必须采用一系列指标,而且往往由于不同指标反映的技术经济效果的内容和量的大小各不一致,使得技术  相似文献   

13.
计划经济是建立在综合平衡基础上的,要安排好计划经济,做出正确的决策,就必须搞好综合平衡。宏观经济是这样,微观经济也不例外。怎样搞好工业年度计划综合平衡的问题很多。诸如:什么是工业企业年度计划的综合平衡;综合平衡缺乏选优性、综合性、连续性、效用性;综合平衡不具备应变性;综合平衡的组织机构不健全;综合平衡的基础工作较差等问题。本文仅就前三个问题初步加以探讨。什么是工业企业年度计划综合平衡?过去对这个问题有各种理解。比如有的认为综合平衡是企业各项计划的简单汇总;有的认为是企业计划工作一项原则或基本方法;还有的认为是企业供产销,人财物的衔接或主要比例关系的确定等等。这些理解都没有说清楚综合平衡中  相似文献   

14.
“实质重于形式”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因为会计核算的目的是真实、客观、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但形式只是内容的载体,有时经济业务所呈现出来的外在法律表现形式并不总与其实质内容相一致,甚至根本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业务的经济实质,所以为了真正实现会计核算的目的,从“实质”角度反映每项业务对企业的影响无疑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我国的工业经济管理日益受到重视,管理工作水平逐渐提高,工业经济管理科学亦取得较快的发展。然而,从目前理论界的情况看,对贯穿工业经济管理学的红线是什么,似仍无一致、明确的见解。因而,这些年来,虽出版了几本工业经济管理学教科书,且见仁见智,各有所长,但其理论性、系统性、科学性,却均似有不足之嫌。笔者认为,要使工业经济管理学有严密的科学性,必须把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效果(简称“最小最大”)作为贯穿和统率这门学科的红线。  相似文献   

16.
<正> 在我们的经济工作中,如何正确考核一个生产单位的经济效果,是一个极为重要而又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困难之处在于:如何把劳动消耗的节约同资金、土地等经济资源占用上的节约正确地综合起来,用一个综合指标来衡量经济效果。有的同志认为,劳动消耗的节约同资源占用上的节约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件事,根本找不出正确地综合这二者的经济效果指标。另外一些同志则认为,这二者是可以综合的,其综合指标就是资金利润率。  相似文献   

17.
张涛 《经济经纬》2005,(3):154-156
经济法律关系是法律关系体系中的一种,是指由经济法调整而产生的经济有机体整体(通常以国家的各种机关为代表)与功能个体(通常指在市场经济中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人或组织)及功能个体相互间的权利(职权)义务(职责)关系。经济法律关系的显著特性是:二元结构及二重性。二元结构是指,经济法律关系是由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权利义务体系构成:其一是,作为社会经济整体代表的经济机关在经济法律活动中形成的权利义务体系;其二是,作为经济功能个体的权利义务体系。二重性是指,经济法主体的同一行为,因其角色二重性,同时处于两重法律关系中,有两重不同的权利义务。  相似文献   

18.
<正> 从商业的特定作用看商业经济效果商业经济效果是商业活动的所费与所得、或所费与成果的对比关系,它表明商业活动中所费的节约和得益程度。商业活动所费,从实质看,是商品流通过程中追加的活劳动、物化劳动和自然资源的耗费和占用;用费用的观点看,是商品流通费用;用资金运用的观点看,是商业资金占用。究竟什么是商业活动的所得或成果?在这个问题上,必须明确两点:第一,从生产和流通的统一考察商品价值实现和销售额。也就是说,把商品价值实现和销售额看作是生产和流通的统一成果。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能否实现,决定于生产产品是否符合市场需  相似文献   

19.
<正> 现在学术界对于能否使用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术语、概念,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可以采用;一种认为不能采用;第三种认为应当慎重对待,有的可以采用,有的不能采用。为了说明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态度,不妨先看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如何对待这个问题的。大家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一切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0.
<正>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各个企业是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的原因是各个企业有其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各个企业有其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是因为它们是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走出这个循环论证的圈子,必须解决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就是要以马克思第一次阐述的关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学说作为研究的向导。马克思多次强调,对于商品理论来说,劳动二重性“是对事实的全部理解的基础”,“是批判地理解问题的全部秘密”所在,“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运用马克思关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学说的关键,不仅在于指明生产商品的劳动既是具体劳动又是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尤其要指明生产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