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5月8日下午。世界500强企业高枝巡讲“首站在重庆大学民主湖学术报告厅启动。围绕企业文化及个人职场经历,4位世界500强企业高管分别发表主题演讲,并与高校学生进行现场互动和交流。“世界500强高校巡讲“是”世界500强的重庆故事”系列主题活动主。  相似文献   

2.
当前,以促进企业持续发展为重要标志的企业文化建设正在推进企业管理机制的变革,有的企业兴旺发达,愈办愈好,有的企业却昙花一现,好景不长。成功的企业已经完成了从“人治”到“法治”再到“文治”的发展过程,进入到了文化管理的新阶段。实践证明,主宰企业生命的源泉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也因创业者的境界、环境、职员素质等产生很大差异。本文通过黄骅市信誉楼商贸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文化略作诠释。  相似文献   

3.
企业文化“看起来很美” 在“google”网上键入“管理”两个字,可以得到79.3万个条目,键入“学习型组织”可以得到79.9万个条目,而键入“企业文化”可以得到将近470万个条目。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说:“国家富强靠经济,经济繁荣靠企业,企业兴旺靠管理,管理的关键在于文化。”他还曾经说过:“三流的企业靠生产,二流的企业靠营销,一流的企业靠文化。”企业文化作为管理手段之一种,其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识,各国管理大师们关于企业文化的论著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快地被翻译介绍到国内;国内那些先知先觉、走到了前面的企业——比如海尔、联想的企业文化被制作成案例,编写成手册,还出了不少书,从各种角度正在被分析琢磨着,并以各种形式通过各种渠道推广着。原因何在?因为人们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google网上470万个搜索结果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4.
经济学家于光远说“国家富强在于经济,经济繁荣在于企业,企业兴旺在于管理,管理优劣在于文化”。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凝聚力、发展力、创造力和战斗力的源泉,也是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美国兰德公司的报告显示,世界500强企业都善于运用企业文化不断地给企业注入活力,优秀的企业文化让这些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文化的概念于上世纪80年代末引入我国,经过20多年的发展,企业文化能够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已经被业界普遍认可,但我国国有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与国外著名企业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国有企业急需适时转型以顺应时代发展,除了要在“硬件”上下功夫外,更要加强“软件”——企业文化的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劲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5.
美国FORTUNE《财富》杂志是世界名的经济评论杂志之一。每年它都要搞一次“世界500强企业”的评选排名。对于这一排名,世界各国政要和各国经济巨头十分看重。各国上榜企业的多少,不仅体现了其国家的综合国力,谌称为各国经济的晴雨表,倍受各国关注,而且也是企业实力,竞争力的强弱图。因而每年的业绩排序都引起轰动,演变成一阵又一阵的“500强”热。  相似文献   

6.
徐旻 《中国经贸》2011,(5):22-23
中国石油作为我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和销售企业,“十一五”期间,营业收入和上缴税费从“十一五”初期的8936亿元和1789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73万亿元和3182亿元。在世界500强中排名第10位,在全球石油公司50强中排名第5位。  相似文献   

7.
高渊 《东方经济》2004,(7):53-53
宝钢和上汽车逼近世界500强,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说明国内竞争性行业的企业也有能力进入到世界最强大的跨国公司行列。  相似文献   

8.
“十五”期间,柳钢(集团)公司十分重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把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当作企业发展的目标,用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管理的水平,用企业文化丰富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经过柳钢人的创造和积淀,已形成了具有柳钢独特个性的企业文化,像“强力粘合剂”一样构筑了柳钢“命运共同体”,造就了柳钢今天的辉煌。  相似文献   

9.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盛不衰的动力 21世纪是“文化管理”的时代,正向现代金融企业迈进的建设银行必须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从国际经验来看,具有卓越的企业文化是成功的现代企业所具有的重要特征之一。花旗银行一直遵循“竞争、进取、创新”的企业文化理念,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占据了国际金融业的制高点。惠普公司倡导的“相信、尊重个人,尊重员工”的文化理念使企业长盛不衰。创建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对精神财富进行整合,而且可以对物质财富间接进行整合,这是企业文化真正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任重道 《北方经济》2007,(12):64-65
金融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在深化金融服务、化解金融风险、推进金融创新、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除了人本管理、民主管理、科学管理、崇尚服务这些现代企业文化的普遍性要求之外.金融业在长期实践中还形成了“铁账本、铁算盘、铁规章”的“三铁”精神。金融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应当包括“责任、审慎、合规、创新”。责任是动力之源,就是要有对国家和人民的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有对发展社会主义金融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11.
李磊 《西部大开发》2004,(11):22-23
九月五日,中国企业联合会在重庆公布了"2004中国企业500强"名单。国家电网公司以4829.5亿元营业收入成为中国企业500强的新冠军,其后依次是中石油、中石化、工商银行、中移动、中国人寿、中国电信、中化集团、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中国企业500强的评选再次引燃了中国企业的强大之梦,然而垄断企业占据绝大多数席位的现实,也揭示了中国企业500强的内在素质离全球500强还很远。  相似文献   

12.
近日,《中国产经新闻》发布了“2007世界500强竞争力排行榜”。该排行榜依据2007年世界500强营业收入和相关数据,展示了世界500强及其所在国家和所属产业的年度竞争力动向。排行榜显示。世界500强企业还在扩大其对全球市场的占有率,其增长率远大于世界GDP增长率;我国企业的强竞争力提升很快,已成为世界500强的最大后备队。其整体规模和中国国家实力相当;  相似文献   

13.
《当代陕西》2006,(2):78-79
“十五”期间,陕建集团党政一班人带领广大党员和职工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创新发展思路,抢抓发展机遇,强化企业管理,提升企业品牌,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和进步,连续四年入选中国500强和全国大型企业300强之列。2005年企业总产值和新签工程合同总额双双突破80亿元大关,  相似文献   

14.
企业文化是近些年兴起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有人预言:“企业文化在下一个10年内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企业文化建设是一次管理的革命,是从传统的做法向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转变。学习借鉴企业文化的管理理念,建设中国优秀的企业文化,既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更是企业面对我国加入WTO后所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急需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竞争能力的迫切愿望。应当看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开展和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尽管面临着…  相似文献   

15.
宝钢“逼近”世界500强的意义,绝不仅仅在宝钢企业本身,这昭示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昭示着中国企业跨入到世界跨国公司行列。  相似文献   

16.
谢勇 《魅力中国》2010,(25):359-360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正日渐为业界所重视。纵观百年老店、知名企业,都是企业文化做的比较成功的企业。集团公司要想做大做强做久,就必须兴起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热潮,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纵深发展。超化煤矿作为郑煤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试点单位,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从陌生到认知、认同,从“拿来主义”到注重自我特色建设,从浅层文化建设到核心价值管理,企业文化蓬勃发展,活力显现,成效显著。新的思维、新的理念、新的管理模式,使超化煤矿在新时期实现了新发展、新跨越。  相似文献   

17.
葛新 《辽宁经济》2002,(8):27-28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文化现象。进入21世纪的中国企业,在借鉴外国先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上,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创建具有中国企业恃色和行业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特别强调应根据江泽民总书记最近在一个时期反复强调的“三个代表”的精辟论述,既“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的重要思想,站在世界先进企业的制高点上,创建企业文化。 一、正确理解和运用“三个代表”的先进性,指导企业文化建设上档次、上台阶 江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我们党  相似文献   

18.
通览永新的专著,没有空话、大话、套话、虚话,没有口号文化、墙上文化、面子文化、官僚文化。我认为贯穿全书的一个灵魂就是“实”,这种实既表现为战略与制度的无形之实,也表现为行为、行动的有形之实。实是企业文化的根,实是文化企业的果。没有实的企业之文化是虚假的、空洞的,是伪文化;没有实的文化之企业是软弱的、有病的,是伪企业。  相似文献   

19.
如果员工有牢骚憋着,老板有空歇着,执行者有事瞒着,这样的企业要是能以“法”治出一个文化“果”来,那就怪了。  相似文献   

20.
一份平常的长豆角炒茄子卖出96元的“天价”,出现在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管理下的一家五星级酒店——长沙运达喜来登大酒店(下称“长沙喜来登酒店”)。是高星级酒店经营理念使然还是因“水土不服”导致与消费者间的“磨擦”?据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06底,全国星级酒店总数达到13378家,其中五星级酒店298家,四星级酒店1400家,这些高星级酒店都是如何对餐饮定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