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玮  杜朝明 《商场现代化》2004,15(20):48-49
本文从我国1999-2002年已实施MBO的样本公司的收购价格分析入手,阐述了MBO以净资产为依据的不科学、不合理性.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以下两点一是对我国近年来实施MBO的公司做了大量的数据统计分析;二是抓住了我国MBO中关键的定价问题并对其作了集中论述.  相似文献   

2.
管理层收购(MBO)楚指企业管理层通过自有资金或融资,收购所在公司股份,实现企业控制权从大股东转移到管理者手中的行为.MBO对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具有现实的意义.本文分析了MBO的理论依据,同时深入探讨了实施MBO的制度设计,以期对我国MBO的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马玲 《现代商业》2014,(26):190-191
MBO(Management Buy—Outs)即“管理者收购”的缩写。在证券市场发达的国家,MBO曾经风靡一时,在国外MBO已有20余年的历史,但是在中国MBO是近几年才逐渐兴起的。MBO是目标公司的管理者利用借贷所融资本来购买本公司的股权,从而改变本公司的资产结构、所有者结构和控制权结构,进而达到重组公司并获得预期收益的目的的一种收购行为。MBO对企业管理尤其是对企业的管理者来说,无论是在产权的明确还是在强化激励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实施MBO的积极意义,很多企业都着手实施MBO。本文从实施MBO的动因以及应具备的条件出发,将MBO对财务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MBO信息披露的规范。  相似文献   

4.
我国上市公司MBO的绩效研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1998年~2002年间我国上市公司中实施MBO的三十家公司为样本,选用七类十七个财务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上市公司实施MBO前后的综合绩效变化做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MBO并未从根本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的整体绩效和经营成长质量。文章同时还对其成因作了定性分析,并得出在目前股权非全流通、相关措施并不完善的情况下,不鼓励上市公司实行MBO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定价机制的缺陷是我国企业实施MBO失利和造成负面后果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企业实施MBO过程中定价机制的缺陷,由此建立MBO定价模型,并提出了完善MBO定价机制应同时加强和完善与之相关的制度和措施,从定价机制的角度对今后我国良好有序地实施MBO提出了建议和主张。  相似文献   

6.
管理层收购(MBO)是一种国际上比较常见的企业并购方式。它作为一项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改善产权关系,降低委托代理成本,强化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举措,为各界广泛关注。本文基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结合国外MBO的有关理论与实践,阐明了MBO在我国实施的重要意义,并对实际操作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国外的MBO融资已达到相当成熟的阶段,我国自2001年粤美的首开上市公司MBO之先河至今,已有几十家上市公司实施MBO,甚至还有更多公司跃跃欲试。然而由于我国对MBO的研究不深入,还未形成适合我国上市公司的MBO融资模式。因此为了规范我国上市公司MBO融资行为,有必要通过对比研究国内外一些先进公司的MBO模式,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MBO融资行为。本论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对比分析国内外上市公司MBO融资行为;第二部分,分析我国上市公司MBO融资方式产生的原因;第三部分,最终通过以上两部分的分析总结出规范我国上市公司MBO融资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吕红 《商业科技》2008,(25):53-56
本文以1998年~2002年间我国上市公司中实施MBO的三十家公司为样本,选用七类十七个财务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上市公司实施MBO前后的综合绩效变化做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MBP并未从根本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的整体绩效和经营成长质量。文章同时还对其成因作了定性分析,并得出在目前股权非全流通、相关措施并不完善的情况下,不鼓励上市公司实行MBO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简称MBO)MBO在明确公司产权、降低委托代理成本、激励内部人积极性等方面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在我国实施MBO可以实惠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退出,有助于解决国有企业存在的“所有者虚位”问题,并推动中国企业向现代化企业制度过渡。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如交易价格不透明、收购价格偏低、收购资金来源不明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将从财务的角度出发,通过中西方的对比,分析我国企业实施MBO所面临的主要财务难点问题——MBO融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臧忠秋 《市场论坛》2003,(12):30-31
本文首先说明了我国中小国企引入MBO的原因,然后对MBO实施中的两个关键问题即定价与融资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对中小国企实施MBO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阐述了国内外MBO融资问题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上市公司MBO融资现状进行总结概括,提出解决我国上市公司MBO融资瓶颈的对策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管理层提供合法的资金来源;加强MBO中的融资方式创新;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建立上市公司实施MBO后的风险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我国管理层收购(MBO)的呼声越来越高,MBO的实施一直备受关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进行MBO的。本文对MBO的适用范围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MBO为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它实为一种杠杆收购,指公司管理层在实施收购后拥有企业大量的股权,成为实质控制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我国在2002年掀起了一股MBO热潮,根据《财经时报》的统计,到2002年12月份有近20家中国上市公司部分已实施或正在实施MBO项目,如深方大、粤美的、电广传媒、胜利股份等等,而包括非上市公司在内则有上百家企业。本文着重讨论MBO实施的一些财务问题。  相似文献   

14.
高尚 《商》2014,(18):12-12
本文通过对我国的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的研究,发现我国的企业MBO在其实施的过程当中有一些问题和弊端。然后,本文系统地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和对策来来解决现有的中国MBO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我国管理层收购(MBO)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市场、法规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MBO的实施一直备受关注。MBO价格的确定是MBO的关键,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张绪军 《北方经贸》2005,(2):111-112
MBO (ManagementBuy -outs管理层收购 )在扩大管理层持股比例、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运作效率、实现所有权收益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我国上市公司MBO实施过程中 ,在收购主体、资金来源、收购价格、对收购行为的监管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应采取相应措施 ,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上市公司MBO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管理层收购(MBO)作为产权改造的一种手段,在西方已有一套相对成熟的理论和操作方式。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在我国实施MBO可以解决我国目前国有企业存在的诸多问题。然而在我国实施MBO的过程中,由于特殊的国情成就了我国不同的MBO,本文拟从我国实施MBO的作用、条件、难点等方面进行一些探讨,并提出相应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我国管理层收购(MBO)的呼声越来越高,MBO的实施一直备受关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进行MBO的.本文对MBO的适用范围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利用MBO进行股权激励与公司治理再造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炜 《财贸研究》2004,15(6):70-75
MBO作为一种激励内部人积极性和改善企业经营状况的有效方式在国外获得了广泛的运用,但从其在我国的实施与发展来看,仍面临着一些问题与障碍:缺乏推行MBO的制度保证;收购主体的合法性值得商榷;确定收购资产价格的公正性值得怀疑;融资的合法性存在问题;目标公司MBO完成后的整合与还款压力存在问题;缺乏实施MBO的专业人才等。规范实施MBO,推进企业治理机制改革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监管法规;建立公平确定转让价格的机制;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拓宽收购者的资金来源渠道;促进交易方式的创新;加强对实施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重视对MBO完成后目标公司的整合等。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国有股减持和国有企业退出竞争性行业这一背景下,MBO发挥了变革公司结构与法人治理的作用。本文主要从3部分来分析我国管理层收购的发展态势:MBO的含义、我国MBO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我国实行MBO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