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了举证期限制度。34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否则视为放弃举证权利。在民事诉讼中,“准主张谁举证”是。项基本规则,当事人对自己的诉讼主张负有举证的责任,否则将承担法律上的不利后果。但当事人的举证能力是不同的。弱势群体基于自然或社会原因,不能及时的举证。不维护这部分人的合法权利,就会失去公平和公正。  相似文献   

2.
举证时限制度是民事证据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落实中国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制度、审限制度不可或缺的手段,也是实现诉讼效率和程序公正价值的重要途径。从举证时限的理论基础及相关背景着手,分析举证时限制度的现状及其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中国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3.
王建明  朱凌 《江南论坛》2009,(12):28-30
我国民事诉讼法律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提供证据的责任,也就是俗话说的“谁主张,谁举证”。在民事诉讼代理过程中,最为重要,同时也是工作量最大的部分就是庭审之前准备证据的过程,包括证据的收集、筛选以及举证。在法治国家中,证据充分与否是取得诉讼胜利的关键,正所谓“打官司就是打证据”。  相似文献   

4.
不论是职权主义模式还是当事人主义模式,现代国家基本都把当事人主义作为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但由于历史文化原因,我国理论及实践中尚存在误区,将"职权进行主义"与"超职权主义"混为一谈,混淆了当事人主义的内涵。这种混乱的典型体现就是我国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设置,该程序最大的问题就是违背了民事诉讼的当事人理念,由于其启动主体具有多元化、职权化的特点,造成诉讼程序混乱,司法权威不彰,终审既判力不定的局面。因此必须取消国家司法机关依职权启动再审程序的权力,确立当事人为启动民事再审程序的唯一主体。  相似文献   

5.
民事诉讼法与刑事诉讼法是两个基本的司法程序法律制度,是司法机关和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刑事诉讼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程序。通过学习,既要了解和掌握两大诉讼法各自的基本制度、基本原则,各自程序中所特有的内容,又要了解和掌握两大诉讼法的共同之处,特别是要重点掌握诉讼的管辖问题、证据问题以及两大诉讼活动的基本程序问题等。  相似文献   

6.
视听资料作为一种新型的诉讼证据种类,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优点,在民事诉讼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法释[2001]33号的出台和2007年10月《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颁布,对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正确理解和认定私录视听资料的合法性和与之相联系的隐私权保护的合理界限问题,将时中国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完善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7.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民事诉讼法与刑事诉讼法是两个基本的程序法律制度,是司法机关和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刑事诉讼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程序。通过学习,既要了解和掌握两大诉讼法各自的一些基本制度、基本原则,各自程序中所特有的内容,又要了解和掌握两大诉讼法的共同之处,特别是要重点掌握诉讼的管辖问题、证据问题以及两大诉讼活动的基本程序问题等。  相似文献   

8.
通过学习,要了解和掌握民事诉讼法的一些基本原则如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辩论原则、处分原则、法院调解原则等和一些基本制度如合议制度、陪审制度、回避制度、公开审判制度等,特别是要重点掌握民事诉讼的管辖问题、当事人问题以及从一审到再审的基本诉讼程序问题等。  相似文献   

9.
较之一般民事诉讼制度,反垄断民事诉讼具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原被告之间存在严重的“证据偏在”问题,原告在证据收集及举证方面处于极其不利地位,导致了反垄断民事诉讼原告胜诉难,对反垄断法的实施极为不利。为了充分实现反垄断民事诉讼应有的制度价值,有必要通过丰富证据收集手段、缩小原被告地位差距、建立反垄断典型案例库及设立专门反垄断法庭等措施以破解原告举证困境,实现反垄断民事诉讼的救济价值。  相似文献   

10.
被认为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沃土的“一支奇葩”和“东方经验”的民事诉讼调解,作为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一种有效途径,其实质是人民法院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则,通过民事诉讼程序,采取调解的方法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的一种结案方式和诉讼活动,具有方便、快捷、灵活、成本低廉和对抗性弱的特点,为当事人提供了一种解决纠纷的全新前景——“成则双赢,不成无输”。但违法调解也时有发生,给民事审判带来诸多问题,规范并加强对依法调解的研究,无疑十分重要。 一、应当禁止的民事诉讼调解方法探析 要规范并加强对调解方法的研究,首先必须研究调解方法的分类,如果以调解方法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作为划分标准,我们可以将调解方法划分为合法的调解方法和违法的调解方法两类。毫无疑问,合法的调  相似文献   

11.
张鑫 《现代经济信息》2011,(19):272-273
法院调解,即司法调解,是在审判人员主持下,双方当事人依法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实体权益的一种诉讼活动和结案方式。被被誉为"东方经验"。在我国民事诉讼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入开展以及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推进,民事调解制度中的不足逐步显现,制约了调解制度在民事诉讼活动中作用的发挥。因此,完善我国的民事调解制度,对推进司法进程、稳定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市场经济中民事诉讼当事人的主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壮华 《经济经纬》2001,18(6):104-106
市场经济要求民事主体在法定范围内享有广泛的自主选择的权利。这种选择权必然会在解决纠纷的诉讼中延伸或体现,这就提出了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的主体性问题。而当事人的主体性是通过诉讼中的处分原则、门诊原则、举证责任原则等来规范和实现的。因此,加强对这类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姜保忠 《现代财经》2007,27(2):68-71
保险代位制度作为现代保险法中债的实现方式,为保障被保险人利益创设了新的救济途径。保险代住一般要通过提起代位诉讼的方式实现。保险代住诉讼不同于普通的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复杂且触及到若干民事诉讼的核心理论问题,如诉权理论、当事人理论等,需从理论上加以廓清。深入探讨保险代位诉讼。对于落实保险代住制度,解决保险实践中的争议,丰富民事诉讼理论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德美证据收集制度加以比较研究,可看出,在提供证据义务的范围和相关性标准方面,德国的制度要求比美国的严格。对于证据收集而言,把诉讼资源在当事人和法院之间的分配作为一种视角,更能看清楚德美两国证据收集制度的区别。在比较证据调查制度时,认为这种差异及原因更集中地表现在事实认定机制之中。  相似文献   

15.
高美艳 《经济师》2010,(4):85-85
在民事诉讼中,证据交换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民事审判实践中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文章从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证据交换制度现状分析入手,提出了在重构我国证据交换制度时应注意的几方面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考察中国当前民事诉讼模式,在对比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与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各自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协同型民事诉讼模式的基本设想,并就其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论证。协同型民事诉讼模式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充分发挥法官的职权作用和调动当事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其作用,使其相互协作,共同推进民事诉讼程序的一种诉讼模式。  相似文献   

17.
王继军 《经济论坛》2007,(19):140-140
一、劳动争议诉讼中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 在我国的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能否进行充分的举证、质证和辩论,对判决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双方当事人力量对比悬殊的时候,如何保障双方当事人诉讼地位的平等,保证双方当事人权利的实现,成为诉讼中的一个问题.在劳动争议案件中,这个问题表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刑事民事诉讼法教程》包含了我国的两大诉讼制度,简明、全面地阐述了我国刑事、民事诉讼活动中的法律规定。要通过司法实例与理论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重点把握诉讼的基本原则和制度、管辖、司法机关、诉讼参与人、诉讼证据、诉讼保障措施、期间、送达以及刑事、民事诉讼活动的程序等内容,从而增强司法人员和普通公民的诉讼意识,强化人们依诉讼法办事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民事诉讼法没有关于检察院对民事案件提起抗诉的期限的规定。在人民法院的判决,截定生效后,检察院随晨有权依法提起抗诉。这种随时提起抗诉的方式与我国诉讼理论的“有错必纠”原则相吻合,与我国民事诉讼追求客观真实和公正的目的相一致。但是,检察院随晨提起抗诉会导致重复诉讼程序,拖延了诉讼时间,浪费诉讼资源,并有损法院判决的权威性和民事关系的稳定性,为此,有必要在我国建立民事抗诉期限制度。  相似文献   

20.
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是指行政诉讼被告即行政机关或组织依法律规定证明其具体行政行为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否则将承担败诉的后果。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是证据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诉讼制度和证据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举证责任的性质、举证责任的分配也在发展和变化中。我国的行政诉讼法根据行政诉讼的特点,突破了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制度的举证责任模式,确定了行政诉讼特有的举证模式,即“被告负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