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了对19世纪下半叶生丝出口增加对中国近代蚕桑业扩张的影响有一个度的测量,本研究对鸦片战争前的全国生丝产量进行估算。论文认为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生丝产量大约为110000担;出口量约占全国生丝产量的10%。从19世纪上半叶到1929年中国生丝出口增加了20多倍,丝织品出口增加了大约10倍。出口增加总量220000来担,是1840年前全国生丝产量的两倍。在这一期间,全国生丝产量增加了约2.7倍,蚕桑生产规模约3.5倍,国内丝绸消费则下降了约20%。论文认为近代生丝出口增加是中国近代蚕桑生产大规模扩张的主要推动力,而且吸收了因蚕桑业扩张所带来的所有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蚕业生产与蚕桑学科现状 我国是世界重要的丝绸生产国,蚕茧产量和生丝产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75% 和 65% ,生丝和丝绸出口分别占世界总量的 70% 左右,是我国唯一能垄断国际市场的并具有庞大的数量优势的国际型商品。我国现有 28 个省(市)自治区有蚕业生产,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四川、广西、重庆、山东、安徽、湖北等省市,目前全国约有桑园面积 900万亩,发放蚕种 1500 万张,生产鲜茧40 万多吨,产值约为 700 亿人民币,茧丝绸出口创汇 30 多亿美元。 我省位于长江中游,处于南北气候的过渡地带,是我国蚕业区划中最适宜发展蚕桑生产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3.
合川县栽桑养蚕至今巳有4,000多年历史。建国以来,在各级党和政府的重视下,蚕桑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蚕桑发展迅猛。1987年,发种201,730张,产茧120,000担,比1950年增加7.6倍。蚕桑生产加工一条龙产值已达7,000多万元,仅生丝出口创汇就达700多万美元。近几年来,合川县蚕桑生产主要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方志资料、档案资料,结合海关史料,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江南丝茧市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文章认为:19世纪90年代以后,江南土货市场的发展,是丝茧市场繁荣的基础;生丝商品率大大提高,生丝的国内外市场有所扩大;蚕茧市场的发育呈现出区域间的不平衡性;蚕桑商品生产的兴旺、商人群体与商业资本的活跃、多层次营销网络的形成、市场环境的改善是近代江南丝茧市场逐渐成熟的原因和体现;在丝茧市场的发育过程中,又表现出浓厚的买办性、垄断性与投机性。  相似文献   

5.
同一蚕品种的雄蚕丝和雌蚕丝相比,雄蚕丝具有蚕茧丝纤度细、净度优、耐磨擦、生丝等级高、弹性好等优点。要批量生产高品质的雄蚕丝,首先必须解决的是蚕品种。1997年,利用桑蚕荧光色遗传机制,苏州大学蚕桑研究所的专家们育出一对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该品种蚕茧在荧光灯下只显示两种颜色,即雄蚕茧为黄荧光,雌蚕茧为紫荧光,性别判断成功率在95%以上。在推广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民国前期,中国传统的蚕桑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民国前期蚕桑事业发展进步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第一,民国前期蚕桑业的改良,与中国蚕桑教育和科技工作者的倡导与推进是分不开的,许多蚕桑科教工作者克服种种艰难困苦,献身于振兴祖国的蚕桑事业,“其有助于我国蚕丝业之改进甚巨”。第二,蚕桑改良工作的实效为广大蚕农所耳闻目睹,从而得到了他们的衷心欢迎与密切配合。第三,文章论述了民国年间政府所采取的一些有助于中国蚕桑业改良和发展的措施,并且具体分析了国民政府所实行的蚕丝统制政策,指出其在加重了对蚕农的控制和对中小民族资本企业的压力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中国蚕桑管理体制逐步集中化和专门化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蚕桑改良的推广和蚕桑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白驹过隙,十年一瞬。自2000年9月22日召开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国家电网四川西昌电业局与共和国电力事业共同迎接了时代发展蓬勃的大潮,经历电力改革的挑战,奋力克服了种种自然灾害的考验。  相似文献   

8.
我国向称以农立国,农桑并举,蚕桑事业在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自不待言。我国历史上蚕桑业之发达,不仅表现在蚕桑生产、分布之普遍,技术经验之高超,茧丝及其织物交易之隆盛,而蚕桑文献资料之众多,更是其明证。我国蚕桑文献资料主要反映在下列三个方面:一是所谓经、史、子、集等古籍中的有关记载;二是某些专门篇章的论述;三是蚕桑生产、经营的专科著作,这部分是主要方面,是我们先民蚕桑生产经验的总结和结晶,也是古人推广和传授上述技术经验的重要手段和凭籍。  相似文献   

9.
四川作为西部长江上游的一个重要省份,如果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建设一批大型骨干控制性水库,从根本上防治四川乃至整个长江中下游的洪水灾害,并促进四川水利事业的发展,本文作了综合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玉山县蚕桑生产面临的困境与出路邓国和(一)玉山是全国蚕桑生产基地县之一。蚕桑生产历史较长,产茧量近15000担,茧丝绸加工企业完成产值和税利分别在1000万元、100万元左右。但是,近一、二年来,蚕桑生产一直处于徘徊不前的发展状态。一是种桑养蚕数量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桑树功能与作用的介绍,提出要重新认识桑树,发挥其保国、安民、富民作用。倡导种桑养地整治国土,挖掘6亿多hm2非耕地的巨大潜力;种桑养蚕走丝绸强国之路;种桑养人走健康之路;种桑养畜构建中国现代畜牧业。  相似文献   

12.
柞蚕业的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合理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柞蚕业在我国发展至今,一直与国民经济建设的总目标相一致,现在这种一致性更为突出,柞蚕业体现了柞蚕场,柞蚕种,蚕区劳动力与柞蚕放养技术资源的合理配置,柞蚕丝绸商品有巩固的国内外市场地位,一批新的柞蚕生物新产品正中以较高的科技含量挺进市场,柞蚕放养业在农村还一直保持有相当高的劳动生产率。连年养蚕收益成为人们保护蚕场资源的经济动力,柞树又具有超强的保水保肥功能,秋柞蚕的放养特点表明,柞蚕取食柞叶不会对柞树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1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四川省玉米产业转型发展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随着中国粮食产量的"十二连增",国内农业生产的主要矛盾也逐步由总量不足转向结构性矛盾,其中玉米产业面临的矛盾尤为突出,玉米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中的首要任务。四川既是全国玉米生产的重要省份,也是玉米消费大省,如何推进玉米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产业转型发展还有待于思考。[方法]文章从供需平衡、供给结构、供给效益和供给效率4个角度分析了四川玉米产业供给侧的特征,同时从要素供给、社会化服务和产业链3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四川玉米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结果]四川玉米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变化,从口粮消费为主转变为以饲料、工业加工消费为主;草食畜牧业发展迅速,饲用作物需求量增大;农业科技支撑力度明显,玉米育种成就突出。[结论]提出从优化品种结构、推行种养循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拓展产业链等方面推进四川玉米产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耕地物候的时空格局研究可以为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生产管理等提供依据。[方法]文章基于2001—2017年全国范围内MODIS EVI时间序列数据,使用Savitzky-Golay滤波函数对EVI时间序列曲线进行重建,然后利用动态阈值法提取出了耕地的生长季始期、生长季末期和生长季长度,通过Sen氏斜率计算出了3项物候参数在2001—2017年的变化趋势。[结果](1)从像素单元来看,全国耕地物候生长季始期变化中有53.07%的像元表现为提前趋势;生长季末期物候变化中有76.78%的像元表现为推迟趋势;生长季长度变化中有70.03%的像元表现为延长趋势。(2)从县域单元来看,我国耕地物候的变化趋势以生长季长度延长为主,这类县域在全国县域单元中的占比为64.2%。(3)从空间格局来看,表现为生长季长度延长趋势的县域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三大平原、四川盆地以及东部平原向中部地区的过渡带中。[结论]近20年来我国县域耕地物候生长季长度的延长趋势明显且空间差异显著,这是自然地理要素与人类活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与空间范围进行了界定,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定义、特征进行了系统描述,并阐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意义;对经济带的空间范围从核心区、扩展区及辐射区等3方面进行了定位。文章仅对丝绸之路核心地区进行分区,即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及土库曼斯坦等7个国家,针对7个国家的农业功能依据地域性、比较优势、可操作性等原则将核心区划分为3个功能区,分别是东北粮食区,包括中国、俄罗斯及哈萨克斯坦等3个国家;西南棉花区,包括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及土库曼斯坦等3个国家;东部畜牧区,为吉尔吉斯斯坦。同时,在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分区的基础上对经济带上沿线国家的农业经济协作提出了3方面建议,分别是应注重各协作区功能产业的顶层设计,尤其是在农业生产基地的布局上,要将协作区农业与城市、工业的联动发展作为首要因素,实现各协作区的互利共赢;选择与各协作区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农业产业相适宜的发展模式,积极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建立健全分工与协作机制,合作共进以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经济一体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产业链延伸为视阈,开展乡村旅游营销模式研究是一种新的探索和尝试,将为乡村旅游未来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方法]文章通过调查分析法,针对四川地区影响乡村旅游景点吸引力的出游动机、出游时间、客户群体、交通条件、消费水平和结构、旅游项目、农林资源、综合服务、外部环境、基础设施、当地经济状况、乡村旅游综合性价比、乡村旅游目的地区位条件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以考量产业链延伸视阈下的乡村旅游营销模式是否适应市场的需求,由此解决我国乡村旅游市场营销实际中出现的经营模式与当地实际(如地理区位、农业资源等)的不匹配问题。[结果]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影响因素乡村旅游景区吸引力的因素主要以农林自然资源、综合服务能力、交通条件等方面为主。[结论]四川省产业链延伸视阈下的营销模式重点应从产业角度,构建三产协调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农业区域经济差异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四川省农业区域经济差异,将四川省划分为西北高原区、西南山地区、四川盆地区等3个农业经济差异区域,并从土地资源、水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等4个方面确定11个指标研究其对四川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方法]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选取2010~2014年3个不同区域内11个指标,分别分析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评价指标农业GDP的影响。[结果]3个区域内耕地面积、受灾面积、农业用水总量与农业GDP均中度相关,并且从关联度的结果看,耕地面积、受灾面积、农业用水总量的差异对农业GDP的影响差距不大;3个区域内农林牧副渔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均与农业GDP高度相关,且对各区农业GDP的影响的差异较小;3个区域内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使用量、农业从业人员、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GDP的影响显著。[结论]四川农业区域经济差异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8.
规模养殖户健康养殖行为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上海市农村规模养殖户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健康养殖方式所要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不同视角分析了上海市健康养殖业的发展现状,并建立二元Logit模型计量分析影响养殖户进行健康养殖的各个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养殖规模的扩大、产品的差别化引起的价格分级制度、各种农业经济组织和养殖户的风险态度对推进农户健康养殖的影响显著。文章并提出了发展健康养殖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由于甘蔗具有抗逆性强、能量效率高、生产成本高等优势,甘蔗制燃料乙醇在世界燃料乙醇生产、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我国利用甘蔗制燃料乙醇当前已具备充足的原料供应能力,成熟的育种技术、乙醇发酵、蒸馏技术,较好的经济效益,都使甘蔗燃料乙醇生产潜力巨大。因此,我国可以在未来5年内,利用我国现有甘蔗原料资源,打造年产能150万~200万t燃料乙醇、226亿kw·h绿色电力和100万t绿色肥料的新兴甘蔗乙醇产业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