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从古至今,在我国农村地区土地与农民之间相互依存,土地与农民的一切基本权利息息相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农村的大量集体农用地被征,产生了大量的"特殊弱势群体"--失地农民。针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现状,分析现阶段国内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结合目前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结构不完整、保障内容不全面、保障资金筹集困难及保障制度缺乏法律保护问题,为了保障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之后的基本权益,政府需在建立合理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健全征地制度,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征地制度保障失地农民的基本权益。  相似文献   

2.
冯先灵 《商业时代》2007,(17):66-67
在城市化进程中,部分农民失去了土地,也就丧失了最基本的社会保障,社会也因此增加了不稳定因素。解决此问题的根本出路应在于土地征用后为失地农民提供长远的生活保障,真正达到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双重目的。因此亟待为失地农民建立安全有效的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3.
对现阶段中国农民来说,土地不仅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更是家庭社会保障的重要载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自己所熟悉的土地,实现由农民向市民身份的转变,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构建对失地农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但要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制约,要设立一个与城市市民比较接近、方便日后与城镇...  相似文献   

4.
宋玮璐 《商》2014,(42):86-87
当前在土地征收制度和社保体系都不尽完善的情况下,失地农民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本文在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试图从土地征收制度,失地农民保障基金,新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农民自身的竞争力四个方面提出对策,重点阐述了新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体土地大量被征用,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沦为失地农民。当前我国农村养老的主要形式依然是家庭养老,而家庭养老的保障则来源于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农民失去土地就等于失去了养老保障,现有的失地补偿方式主要有货币安置、留地安置、招工安置等形式,这些安置方式对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有着一定的作用,但仍存在着不足。构建政府主导型的社会保障体系是解决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的根本途径,同时,也需要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和失地农民个人在解决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陈俭 《商业时代》2012,(19):90-91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失去土地也就意味着失去了由土地所派生出来的诸如收益、生活、就业和养老等权益。要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权益受损问题,必须让失地农民参与分享土地市场化的增值性收益,建立有效的就业保障制度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本文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大量土地被征收,失地农民的数量也逐年增长。基本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逐渐完善,但针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仍未得到整个社会的普遍关注,农民失去土地后生计得不到充足保障。本文通过对四省七个地区失地农民的走访调查,结合当前失地农民面临的主要难题,探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进而提出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产生了失地农民这个迅速膨胀的特殊群体,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由于失去了赖以为生的土地,加之当前征地工作中的问题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失地农民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三无农民"。为维护失地农民权益,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建立完善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对于农民而言,土地具有重要的社会保障功能,而其养老保障功能尤为突出。在城市化发展背景下,城郊农民失去土地的风险增加,其面临的年老时收入降低的风险也增加,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对于保障失地农民年老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武汉市的实证研究表明,在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背景下,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失地农民自愿参保积极性不高、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定位不清、失地农民个人缴费负担过重、各区养老待遇差距较大等问题,而将失地农民纳入统筹城乡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是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日益发展,城市用地面积的不断扩张,许多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大量征用。土地对农民而言具有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的双重功能,农民一旦失地,有的会立即变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三无人群。他们的生产、生活和就业等方面将面临着许多问题。目前各地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尚处于探索之中,缺乏全面、系统的社会保障制度。随着土地保障功能的弱化和消失,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将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制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土地征收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世界总是公平的,经济愈加繁荣的同时,也伴随着对失地农民权利的侵害,而这亦得力于土地征收制度。从维护失地农民经济利益视角出发,在我国土地征收过程中农民权益保障面临两个方面的制约:其一,征地补偿标准有待完善;其二,农民失去土地后的社会保障缺失。无保障则为权利,为更好完善失地农民的权益,需要在征收制度上着重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完善发放方式。另外,确保失地农民享有充分的社会保障也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2.
王璐 《致富时代》2011,(12):37-3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于是,一个新的社会群体一一失地农民出现了,并随之迅速扩大。但由于我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现状以及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原因,导致农民失去土地的同时,也失去了附着于土地之上的一系列权益,目前,失地农民的土地保障功能正逐渐消失,而其他形式的社会保障基本上还未建立起来,失地农民面临着他们的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的一系列问题,该文从社会保障的角度提出如何向失地农民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刘虹 《消费导刊》2010,(2):124-125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长期严重缺位,失地农民失去了土地,又无法享受社会保障。因此,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根本途径。应当坚持"土地换保障"的总体思路和政府、集体、个人共同出资的原则,政府应是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主体,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还要配套制定失地农民就业促进政策,建立失地农民教育培训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4.
《商》2015,(23)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镇化发展,大量的农业用地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以及工业用地等非农用地,大量农民失去土地。然而我国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在制度、观念以及运作上都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社会保障制度、法律法规以及就业培训等方面的探索,提出相应的改善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失地农民的数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增加.虽说这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民失去土地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和最后的生活保障.就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各地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本文从制度经济学这一视角出发,对我国失地农民社保体系的建设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国栋 《致富时代》2011,(12):41-41
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由征地引发的失地农民问题以及由此而来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该文从改革和完善当前的土地征用制度,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机制,加强对失地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为解决农民失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东艳 《北方经贸》2014,(10):39-39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如何再就业已成为关乎农民生存和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从影响失地农民就业的土地征用进度、征地安置方式、就业责任分担机制以及失地农民个人及政府和社会几个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从而有针对性提出了建立多样化安置制度、加强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及推进第三产业发展和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安置制度等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空间的不断扩张以及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其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土地掌这些失去土地的农民,不但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而且又不享有同城市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这就使他们变成了“务农无圭虬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社会的边缘群体.尤其是60岁以上且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们的生活更加令人忧心。本文针对现存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缺失这一现象,对失地农民的产生、失地农民的特点、失地后的生活状况论述分析”并对黔的征地补偿的合理性问题等进行研究,并通过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社会经济的现有发聂罨状况,提出有效解决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以及土地流转的加快,东北地区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和离开土地,导致失地农民数量剧增。由于失地农民增长速度过快,而安置和就业培育工作并不充分,导致许多东北农民面临着无地、无业及无保障的艰难困境。如何保障失地农民在未来生活中的收入,是东北三农问题的重点。针对永吉县失地农民生活状况、就业状况,结合近年来新的研究及应用成果,从征地补偿、培训就业、资产收入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对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坚持以土地换保障的原则、建立健全土地补偿机制、努力实现城乡社会保险全覆盖和建立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等措施来解决东北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20.
对于农民而言,土地为其生活提供直接经济收益,然而伴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用地需求越来越大。政府不得不从面积和规模上加大征收农村集体土地的力度,导致失地农民越来越多。与之紧密相连的征地补偿等问题也日渐突出,已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因此,完善土地法律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了解被征地农民的困难并努力解决,保障失地农民合法权益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