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宁波楼市从08年到09年经历极大的起伏,对宁波国民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在09年市场逐步转好的条件下,要保持宁波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将是我们在新经济情势下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文提出建立宁波房地产市场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多管齐下的策略来保证未来宁波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事关宁波长远发展,着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助于宁波进一步推进"名城名都"建设;有助于宁波进一步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有助于宁波"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的建设;有助于宁波城市品质的提高;有助于打造宁波特色小镇;有助于带动宁波贸易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3.
王凌 《经济论坛》2007,(4):31-34
一、民营经济的发展是宁波城市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从宁波发展实践看,民营经济的规模、类型、水平,直接影响着城市产业的发展和价值体系的形成。民营经济的质量(总量、比例匹配、发展潜力)状况影响城市价值形成的成本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利用SWOT分析法,本文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宁波外贸企业人才发展的需求现状和宁波外贸企业人才发展现状,并提出新形势下宁波外贸企业人才发展战略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5.
区域市场导向下长三角都市圈现代服务业的竞合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服务业区住功能上,长三角大都市圈城市可以划分为三个等级体系:核心城市--上海;二级城市--南京、苏州、杭州、宁波等;其他三级城市.从资源整合优势看,圈内现代服务业的竞争合作发展应以上海为核心,在上海优先驱动模式下,二级城市与之错位发展,形成水平分工.在该竞争合作发展模式下,通过制定相应战略加速圈内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徐斌 《江南论坛》2007,(8):13-15
一、问题的缘起 众所周知,作为1984年沿海14个对外开放城市的南通宁波两市,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虽然选择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尽相同,但都经历了经济的高速发展,2005年,两地GDP总量分别位于江浙两省第4位和第2位.但是仔细分析一下我们不难发现,两地的经济发展不论在规模上,还是在阶段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过去,宁波的经济规模要逊于南通,但其后来的发展速度却大大快于南通.时至今日,两者已不在一个层次上.1978年,南通国内生产总值29.39亿元,宁波为20.17亿元.宁波的GDP只有南通的68.6%,至2005年底,宁波的GDP达到南通的1.66倍.而且,宁波的经济发展活力明显强于南通,连续4年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大陆城市前10名,成为近年来国内经济发展的明星城市,宁波之所以迅速超越南通并始终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其特定的发展思路,调整模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混合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宁波化纤企业规模小、数量多、技术偏低以及相似度高的特点,使单个企业的竞争力远远低于国外同类企业,难以应对危机下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果将宁波化纤企业整合为战略组群,在产品形成的生产流程和产品销售的营销活动这两个领域重新整合竞争力:无论是技术共享、联合研制、分工协作等,还是组建营销中心以降低物流成本、交易费用、提高品牌价值、提升企业形象等,都可以极大地提高宁波化纤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我国经济发展不仅存在着东、中、西部等梯度差异,还存在着中心城市与外围城镇乃至乡村腹地的经济落差,呈现出非均衡发展的特点.区域经济发展应选择中心城市辐射与梯度推进相结合,并以中心城市辐射为主的发展战略.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中心城市带动.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发展历程看,都实施了中心城市带动战略.  相似文献   

9.
"宁波服装"区域品牌建设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装在宁波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当前宁波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宁波服装”区域品牌是在长期的生产和贸易实践中自发形成的。可以说,“宁波服装”是宁波服装业发展的结果、繁荣的标志,是历史积累更是文化沉淀。“宁波服装”作为无形资产,给宁波的纺织服装业带来了巨大财富。“宁波服装”作为城市名片,对扩大宁波市的知名度和提升城市品位起到了积极作用。一、区域品牌内涵区域品牌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其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在某个行政(地理)区域范围内形成的具有相当规模和较强生产能力,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宁波民营经济三十年:回顾、经验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增量改革的角度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的最大变化,是民营经济的崛起与发展。民营经济也是活跃发展的宁波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发展的基本依靠力量。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宁波民营经济发展历程,总结宁波民营经济发展经验,探讨宁波民营经济发展新思路,既有助于新形势下宁波区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亦为其他地区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学  付强 《经济视角》2009,(5):39-41
我国经济发展不仅存在着东、中、西部等梯度差异,还存在着中心城市与外围城镇乃至乡村腹地的经济落差,呈现出非均衡发展的特点。区域经济发展应选择中心城市辐射与梯度推进相结合,并以中心城市辐射为主的发展战略。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中心城市带动。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发展历程看,都实施了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四平市要实现大发展,也需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就近几年四平市区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市区的经济总量占全市经济总量比例呈下降趋势,在“十五”期间市区经济总量占全市的31%~32%左右,目前仅占27%-28%左右。在这种情况下。  相似文献   

12.
一、宁波乡镇企业发展现状 宁波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勇于探索,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平衡发展.1999年宁波乡镇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121.22亿元,比上年增长15.86%,在生产总量保持持续增长同时,宁波乡镇企业有着自己的特点.首先表现在通过发展股份合作制等形式,明晰了产权和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了投资者、经营者、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建设低碳城市已成为大势所趋,发展低碳城市首先应当有战略指引,我国亟待制定低碳城市发展战略。基于SWOT定量分析方法,首先分析了我国发展低碳城市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4个方面的关键因素,定量计算了总优势、总劣势、总机遇、总威胁力度,然后构建了战略四边形,最终确定了战略方向、战略类型、战略模式。研究结果表明:①我国应选择争取性战略方向、机会型战略类型、积极进取型战略模式;②从总体战略方向的把握上看,我国低碳城市发展战略应是争取利用外部机遇来克服内部劣势;③虽然目前我国发展低碳城市处于劣势地位,但只要积极抢抓机遇并调动各方力量,就可以实现战略目标。最后,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宏观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4.
曹玉廷  冯定忠 《经济论坛》2010,(11):117-120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宁波的注塑机产业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供应链网络、集群式发展格局和区域优势。本文以Porter的钻石模型为依据,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支撑产业、战略结构等方面对宁波注塑机产业的竞争力进行系统分析,以期对地方政府决策及企业资源整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外商直接投资(FDI)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宁波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发展迅速的城市,GDP及外商直接投资不断壮大。文章借助计量模型,通过对宁波有关经济数据的处理,从相关性、Granger因果关系等方面分析了FDI与宁波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经历了从重视公平到重视效率再到和谐发展的三个过程,其中阶段性的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在当今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主旋律,和谐区域的发展战略将成为下一阶段发展战略的主体.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我国现阶段东部沿海、西部、东北部和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出发,论述了区域经济战略的正确性,同时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从产生到发展,从允许一部分人富起到全国均衡发展的区域经济战略发展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周在泉 《时代经贸》2007,5(7):107-109
武汉市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正像中国在世界的经济地位一样,可称为发展中的城市.本文论述了武汉市在经济发展中应该采取的战略举措从发展导向看,应以建立外向型城市为目标;从城市空间发展来看,走板块扩张的方式;从壮大经济实力的突破口来看,应积极吸纳国际制造业转移.对于如何实现战略,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宁波城市形象与旅游吸引力公众认知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网络调查法,通过与三组城市对比,得出公众对宁波商业经济感知度比较高,经济因素对宁波城市形象认知贡献度大,宁波在长三角第二梯次城市和我国东部滨海城市中,城市旅游吸引力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又通过对宁波各类景区产品的公众认知分析,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前述结论.因此提出了重视探亲访友目标市场、多元化开发传统文化景区、整合开发品牌产品以提升城市形象魅力和旅游吸引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城市或地区未来的方向。人力资源战略也会影响一个城市的整体战略。国内很多城市在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时,不是忽视了人力资源战略,就是把人力资源战略制定得过于具体。本文介绍了西方三个主要城市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总结和分析了他们的经验,从建立分层分类的体系,到规范而灵活的制度建设,从培训开发的投入,到信息网络的建设,并结合实际,针对中国城市如何制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