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朱英淑 《当代经济》2016,(14):78-79
本文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提出的背景,讲述了高校图书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意义以及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有效服务途径及图书馆馆员如何在创新创业新形势下实现自我转型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及理论教育必须和实践活动相结合,高校创业园是高校创业教育从理论向实践的延伸.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明显,高校创业园在促进大学生创业中起到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地高校创业园建设一哄而起,遍地开花,但作为新兴事物,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也陆续浮出水面.本文结合高校创业园建设的实际,对国内高校创业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以促进高校创业园更好地实现其功能.  相似文献   

3.
在这个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在校大学生是最重要的潜在创业群体.有针对性的大学生创业园能够利用自身的优势与平台鼓励创业,引导创业,优惠政策支持创业.为研究目前大学生创业园的发展现状,本文以武汉东湖高新区为例,作了实地问卷调查,向武汉部分高校发放共计500份问卷调查表,利用TAM模型,分析在校大学生对大学生创业园的满意度,以此分析创业园存在的优势及劣势,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倡导创新型社会发展的今天,我国十分重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在促进社会创新发展的同时使人们能够通过自主创业实现有效就业,使社会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得以缓解.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肩负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高低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以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必要性以及问题的探究,详细介绍了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5.
以洛阳师范学院商学院创业实训中心为例,分析河南高校大学生创业出现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应采取的对策,尤其是在如何在高校中有效地发挥创业实训中心或者创业园的作用,并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学生创业之道.  相似文献   

6.
刘涛 《经贸实践》2016,(2):230-231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本文针对某些高校重视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创新创业教学方法单一,实践平台匮乏等问题,研究如何构建系统化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通过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形成有鲜明行业特色的、适应社会和科技发展趋势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7.
晁洁  龚航 《经济师》2024,(3):189-190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开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校为全面落实落细创新创业教育政策,进行教育教学深化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得到明显增强,创新创业能力显著提高,也有数以万计的大学生投入到创新创业的大军中。虽然高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也取得显著成绩,但高校同样面临着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队伍缺乏,产学研合作不深入等问题。文章从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平台建设、创新创业大赛等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以期能够进一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深化改革,提升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相似文献   

8.
刘广  余文博 《经济师》2014,(8):219-220
大学生创新创业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时代趋势,我国高校和政府积极探索开展实践工作。大学科技园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平台,借助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孵化指导体系,依托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一是借助高校内外部资源,共建实践基地和创新创业基金;二是依托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共建大学生创业园等孵化载体;三是整合社会各领域专家和专业机构,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党建是高校党组织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开展的工作.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则充分体现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进一步厘清大学生党建和就业创业工作的内在关系,从"以党建为组织基础促就业创业"和"以就业创业为载体促党建"两个方面切入,提出构建大学生党建与就业创业工作联动机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从"互联网+"市场化的层次分析,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市场尚未成熟.但目前高校大多数学生为"90"后,在创业方面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和创业动机.作为掌握主动权的大学生们应该抓住机遇,开发自主创业市场.政府应该通过高校教务管理平台,积极开发高校的人才资源,极大限度的满足大学生长远发展的需求,拉动高校实施自主创业个性化教学,从而促进大学生全能发展.本文将有针对性地提出关于在校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对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有所启示和推动.  相似文献   

11.
谈大学生创业园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能就业,我们创业。”这是时代大学生的口号。大学生创业园建设是鼓励大学生不仅要就业还要创业。大学生创业园建设,要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以市场拉动为主导,坚持全真与仿真相结合,努力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还难以满足社会化的整体需求,究其原因在于高校人才培养主体各自为政,导致人才培养资源较为分散,影响整体性人才培养效率.在高校与地方政府资源整合的视角下,高校、企业与政府共同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体,进一步的提高了创新型人才的的运营效率.高校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协同开展创新创业理论教学、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协同指导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协同开展创新创业政策的解读,提高创新创业过程中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更好的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服务,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青岛黄海学院为例,探索出了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电子商务课程体系、设立实践教学平台,开设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电子商务岗位技能课程,培养大学生的电商就业技能;改变培养方式,设立实训平台,引企入校,课岗融替,让学生在企业的实战工作中去锻炼学习岗位工作技能;设立创客平台,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改革,实现了精准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目的,为企业培养了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为社会培养了创新创业型人才,提高了青岛黄海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4.
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应用型高校办学定位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从理论探讨知识、素质、能力的概念及内涵,创业能力、创新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区别,进而思考我国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最后从社会、大学精神、文化和如何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教学设计等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各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一部分,创新精神对于社会的发展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各高校是培育创新精神的温室,思政课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如何促使思政教学助推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成长,是当下教育工作者乃至社会所要思考的问题.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最主要的核心就是要发掘大学生们的创业创新精神以及积极进取的思想品格,而思政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培育大学生们在思想、道德、品质等层面的素养,从而实现其全面发展.现在有不少高校已经开始对思政课教学进行改革,但这中间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重视,需及时加以解决.本文就对此进行了概括性描述以及分析,并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望给相关部门的工作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6.
要:本文以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为研究对象,按照高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立足经管专业大学生实际特点,探索"金字塔"立体培养模式,以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为目的,依据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学校教育资源特点,力求创业人才培养符合学生认识与实践逐步深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自"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提出以来,创新创业已经成为推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加强高校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落脚点.本文将以成都市部分高校外语学院学生为例,围绕外语专业大学生自身的局限性和外部环境的局限性这两大主题,着力探讨外语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为外语专业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8.
经济转型期,为了继续在全球市场的深入发展,应对人才竞争,国家适时提出了“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理念.高校更是承担着转变经济方式所需要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创新创业教育在各大高校中蓬勃发展起来.创新意识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笔者以一个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视角浅析如何以创新意识为先导逐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以此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了解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情况,指出内蒙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针对以上情况,提出在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模式,旨在共同推进"双创"工作的开展,不断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是实现大学生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广东省的情况从适应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角度,在学科专业建设,调整专业设置,提高教学质量,实习实践活动,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及师资水平等方面提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