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流经济学一直把利润率看作是一个外生变量而未深入研究,因此,利润率的决定及其变动趋势的研究必须向"古典剩余传统"回归.马克思曾把利润率趋于下降规律看作是政治经济学中最为重要的规律.但是,利润率趋于下降是要满足一定条件的.资本有机构成和剩余价值率与实际工资、技术进步和非经济因素等高度相关.文章从动态的角度,结合模型分析和实证检验,试图为利润率的决定机制及其变动趋势研究建立起一般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斯拉法学派都承认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动机是获取利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等量资本应获得等量利润,即资本按照利润率平均化原则参与利润分配,而斯拉法学派也有相似的观点.两种理论在形成、机制及其作用等方面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以斯拉法价格体系理论为基础的置盐定理与马克思的一般利润率规律结论差异的根源在于两种理论对商品类别的划分不同.置盐定理属于一般利润率规律的短期特例,是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起反作用的其中的一种原因.  相似文献   

3.
国外学者从剩余价值率假定不变、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关系、技术进步对提高利润率的影响以及马克思利润率下降规律的内容等方面,对马克思的利润率下降规律提出了种种非议,并以此来否定其科学性。但这些非议,不是对马克思利润率下降规律理论缺乏了解,就是出于对这一理论的误解,他们所提出的否定马克思利润率下降规律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4.
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是马克思危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当前三种典型反对意见的检视可知:在理论创作和文本编辑上,马克思对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自始至终予以重视,恩格斯的编辑很好体现了马克思的意图;在理论推导和经验表现上,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的推导条件非常现实,经济危机直接原因的多样性不能否定它在危机理论中的基础性作用,它是资本主义固有的、不可避免的规律。在马克思危机理论体系中,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揭示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总体矛盾,是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发展了的形式,构成相对生产过剩危机的基础原因。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的重大意义在于,奠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可避免性的基础,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和历史暂时性。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理论认为,机器替代劳动的技术进步会提高资本有机构成与劳动生产率,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情况下平均利润率会下降.然而,劳动生产率提高会使生产资料变得便宜,因此资本技术构成提高并不在逻辑上等同于资本价值构成提高.对单部门模型的利润率公式进行分解,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假定下,可以得出利润率下降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即劳动生产率对资本技术构成的弹性大于1.基于中国1990 ~2014年的数据分析表明,我国在当前的技术进步模式下,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随着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正在逐渐放缓,这意味着马克思利润率下降规律正发挥着作用.  相似文献   

6.
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明的一条极其重要的规律,也是自古典经济学家斯密、李嘉图以来,西方经济学界一直争论不休的重要问题。在西方经济学界,关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三大争论——经济危机理论、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问题和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问题的争论中,利润率下降规律问题居于中心地位。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利润率趋于下降的规律成为解析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学界围绕利润率下降规律的长期争论没有取得一致的结论、马克思自用本边注的“提高”更是令人迷惑,这些现象构成了“利润率下降规律之谜”.其实,利润率下降规律的重点不在于利润率有没有下降,而在于生产率有没有提高,在于利润如何对象化为新的资本价值.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言,单个资本的不断对象化最终必然推动社会总资本质的变化,即资本积累和社会生产力提高.利润率下降规律的秘密在于它是价值增殖出发点上的一种趋势性规律,资本积累理论是对这一规律的深层的、本质的第一个证明;社会生产力提高是对这一规律的现实的、现象的第二个证明.  相似文献   

8.
在《资本论》中,利润率下降规律理论体系的展开表现为一个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这一规律是基于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规律推导出来的必然结论,是资本主义内在逻辑展开的必然结果,无限发展的实践一定能够对其真伪作出确切判断.利润率的实际动态表现为一种趋势和压力,是一系列作用方向和作用程度不同的下降趋势和反作用趋势“合力”形成的结果.这一规律不仅揭示了利润率下降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联系,而且宣告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的数学解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尝试用数学方法来描述马克思扩大再生产规律.从扩大再生产理论的一些假定出发,研究发现预付资本的增长率与利润率、积累率成正比,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应满足增长速度相等的条件.考虑到利润率趋于下降的规律,建立资本增长存在着上限的logistic模型.最后证明了资本周转与利润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理论贡献,除揭示和“发现”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规律外,还包括第三大理论贡献,即马克思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方法。政治经济学“六册计划”结构和《资本论》“大写的逻辑”是这一方法的结晶。马克思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学说与西方范式理论在研究对象、规定性、方法论等方面是有区别的,后者应从属于并纳入前者的框架。发展马克思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学说,要积极借鉴和吸收西方范式理论和其它优秀成果,并在综合基础上搭建转轨型政治经济学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11.
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是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重要支柱,他通过规律内部矛盾的层层展开,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并通过论证资本主义一般利润率下降的必然性,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局限性和历史暂时性。消费不足论和比例失调论由于完全忽视了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的作用,所以,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解释上显得很无力。  相似文献   

12.
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2版(简称MEGA2)文本的研究,海因里希宣称马克思不仅已经放弃了利润率下降理论,而且实际上没能建立起完整的危机理论。海因里希的文章在国际上引起了激烈争论。相关争论说明,过分夸大恩格斯对马克思的修改,甚至宣称恩格斯背离了马克思,是不负责任的。马克思并没有放弃利润率趋于下降理论,无论在理论还是经验上,都可以证明马克思的利润率趋于下降理论的正确性。马克思基本已经完成了危机一般理论的建构,结合现实发展一个具体的危机理论需要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13.
余斌 《经济纵横》2012,(9):9-13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提出了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尽管这一规律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理论总结,但其还是遭到后来的一些学者的非议,如日本学者置盐信雄针对性地提出了置盐定理。但是,这些非议在理论上是不能成立的。本文在简评相关争论之后,给出了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的一个模型分析,探讨了平均利润率必然下降的一个根本原因,认为现有资本的贬值也要归入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范畴。  相似文献   

14.
首先简要地介绍斯威齐的生平及其主要著作,然后以斯威齐的经典著述为线索,系统梳理其对西方主流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要理论贡献,重点阐释他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尤其是他的消费不足危机论和垄断资本理论,填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完备之处。斯威齐用“剩余增长的规律”取代马克思“利润率下降的规律”,提出了一些抵消消费不足的因素等思想,无疑是对马克思理论的创新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值得研究学习。  相似文献   

15.
自从《资本论》第三卷出版以来,西方学者就从多个角度对马克思利润率下降趋势理论提出非议。罗宾逊、罗莫、布劳格等人从剩余价值率的提高足以抵消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的角度反对利润率趋向下降理论;莫斯科斯卡、柴田敬、萨缪尔逊等人认为,利润率下降一定是由实际工资的提高所造成的;罗莫、斯威齐、曼德尔等人则认为,单个资本家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利润,必然导致整个社会利润率的提高;等等。上述观点不是缺乏对马克思利润率下降理论的了解,就是出于对马克思利润率下降理论的误解,因而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6.
平均利润率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也是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利润率的平均化,在一定程度上,对实现社会公平会起到积极作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行业间利润率的极大差距对社会分配公平公正产生重要影响,成为产生贫富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要促进社会公平和缩小收入差距,必须努力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利润率的平均化.  相似文献   

17.
政治经济学应当格外重视对生产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通 《经济纵横》2012,(3):1-6,53
我国经济学界历来不重视甚至避讳对生产方式的研究。这一点既同对生产方式及其他有关范畴的误解有关,也同未能彻底坚持"科学上的诚实"有关。"生产方式"是马克思《资本论》的首要研究对象,也是政治经济学最重要、最核心的经济范畴。马克思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理论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以商品作为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实质上是以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矛盾作为逻辑起点,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及与此相关的各种具体矛盾是通过商品集中地体现出来的,因此,以商品作为逻辑起点,是科学而合理的抽象.以商品作为逻辑起点,马克思从范畴体系、理论体系、矛盾体系、规律体系等四个维度构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大厦...  相似文献   

19.
《资本论》第二卷中的两部类模型没有体现利润率平均化规律,从而存在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与利润率平均化理论的衔接问题。《资本论》是用等比例追加资本来阐述资本有机构成不变条件下的社会再生产问题,不能证明利润率平均化趋势。如果在马克思框架中允许资本跨部类转移,即允许两部类资本有机构成进行不等比例的调整,利润率平均化规律则是可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20.
卢江  葛扬 《当代经济研究》2015,(1):15-21,97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提出的广义政治经济学,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史上具有特殊意义,但学界研究成果和共识较少。广义政治经济学提出的直接原因是要驳斥杜林的“历史的主要动力是政治因素而非经济因素”,但更重要的是要找出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一般规律,它与马克思提出的“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的思想相呼应。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在整理《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时,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学说需要广义政治经济学的补充,但这并不是否定马克思经济学说,而是一种发展。特别地,恩格斯提出以分工作为红线构建广义政治经济学体系,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创新提供了积极的实践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