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利用国际贸易引力模型(Gravity Model)对中国农产品贸易流量的决定因素及贸易潜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优惠贸易安排对农产品贸易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农产品贸易国家之间的人均收入差距越大,农产品贸易越小.中国与墨西哥、俄罗斯、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贸易不足",潜力巨大;与发达国家或地区中的欧盟、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贸易潜力有待开发.  相似文献   

2.
农业在中国和东盟国家中均占重要地位,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双边农产品贸易额大幅增加,这里运用2000—2005年面板数据建立引力模型找出影响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主要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总量、人均GDP、空间距离和区域贸易安排都对中国与东盟间的农产品贸易造成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4.
基于CMS模型的中美农产品贸易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星  阎建勍 《生产力研究》2008,(22):112-115
恒定市场份额(CMS)模型能够清晰地将影响一国贸易的因素进行分类,并进行效果计算。文章采用此模型分别研究中美两国的农产品出口和进口状况。通过分析,得出影响中美主要农产品贸易的因素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世界农产品贸易环境,二是农产品进出口市场结构,三是农产品进出口品种结构。  相似文献   

5.
蒋颖 《技术经济》2008,27(12):93-98
选取2002--2007年我国海峡两岸农产品的贸易数据,利用CMS模型,从农产品贸易总额和分类农产品贸易额两个层面对我国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增长的原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祖国大陆对我国台湾地区出口农产品整体竞争力的显著提高是推动其对台湾地区出口增长的关键因素;结构交叉因素对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由抑制变为促进;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农产品进口需求的扩大则是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出口农产品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姚文 《经济经纬》2014,(2):50-56
农产品贸易逆差连年扩大引起人们对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广泛关注。笔者以Porter的钻石模型理论为指导,基于1986年~2010年中国及世界农业生产和贸易相关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协整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业现代化、人口增长和贸易政策对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现代化进展缓慢、人口持续增长和农产品对外不对等开放导致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中国应加大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力度;用好、用活、用足WTO规则,为发展中国农业、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创造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继续坚持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  相似文献   

7.
在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背景下,借助SVAR模型检验了FDI、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内在机制。实证表明:我国经济与环境延续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国际道路,FDI短期刺激经济增长显著,同时也恶化了环境,长期不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但FDI的溢出效应有利于改善环境污染。为了理论与实践上平衡FDI、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提出了调整经济增长极、优化外资质量和结构等政策着力点。  相似文献   

8.
9.
基于VAR模型的四川农产品贸易与农民增收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婧 《当代经济》2016,(19):44-48
本文从四川农产品贸易与农民收入的关系出发,构建VAR模型,并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探讨了四川农产品贸易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在长期内,四川农产品出口贸易每增长1%,将带动农民收入增长1.05%;四川农民收入每增长1%,会促使四川农产品进口增长1.78%.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四川农产品出口、进口分别直接和间接对农民收入的冲击存在正向效应,并且在初期都呈递增趋势,长期趋于稳定.因此,提高四川农产品贸易对农民增收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可持续发展和机制化相互依赖的复杂环境时代,由于GATT第20条(b)项和(g)项环境保护例外条款的不确定性,WTO<农业协定>"绿金子政策"的缺陷及各国利益的驱动,农业环境政策问题是在平衡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两种价值中区别于一般环境政策问题的特殊环境政策问题.在研究国际农产品自由贸易与农业环境政策的国际立法、实践及不足的基础上,探讨农业"多功能性"理论的社会环境功能,以实现国际农产品自由贸易与农业环境保护的"双赢".  相似文献   

11.
12.
和文华 《时代经贸》2009,(10):59-60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不断建设,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发展迅速。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东盟作为亚洲最大的经济合作组织,农业对中国和东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是双方合作中的重要领域之一。本丈在对东盟农产品的贸易环境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前号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郑永琴 《经济师》2001,(11):150-151
正当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迈进世界市场时 ,前面又竖起一堵“绿墙”。如何面对挑战 ,别无选择 ,只有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文章对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进行分析 ,并就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从农产品贸易现状看中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提升农产品贸易竞争力是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任务之一。通过对中国农产品近四年来贸易现状和贸易竞争力的分析得出,中国农产品整体上贸易竞争力较弱,但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制成品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首先运用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中亚国家的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中国农产品总体在中亚国家不具有比较优势,但出口中亚国家的一些主要农产品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然后,运用贸易互补性指数和贸易结合度模型,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中亚国家与中亚国家进口的双边农产品贸易进行分析,得出中国与中亚国家总体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较低,但在主要农产品贸易中互补性较强且贸易结合度紧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热钱、房地产价格波动、银行信贷三者之间存在着一种自我强化的互馈机制,呈顺周期运行特征,会导致金融体系的不稳定,进而影响宏观经济。通过使用SVAR模型对我国房地产市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热钱推高了房价并且加剧了房价的波动,至少可以直接解释25%左右的房价波动,若进一步考虑货币供应量导致银行信贷扩张这一间接机制,其效果将更为可观。因此,要提高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有效性、稳定金融市场,就必须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监控,合理引导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以及加速发展我国房地产金融体系,以达到控制和分散金融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SVAR模型的货币政策冲击效应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的逐渐扩大,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研究也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使用SVAR模型与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定量分析了1994~2007年我国统一货币政策冲击对各区域产出和物价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不同区域存在不同效应,表现为货币政策冲击对各地区产出和物价在反应程度和时滞上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货币政策的目标包括货币量目标和利率目标.在考察货币政策的信贷渠道机制上,本文对1999年1月-20l0年6月货币量和利率对信贷规模的影响进行分时段分析.SVAR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货币总量的效果比利率的效果更加显著,加入货币总量后,对信贷规模变动情况的解释力提高,银行信贷对利率的敏感性呈现显著提升.因此,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应逐渐依靠利率引导,淡出总量调控,从而规避总量调控带来的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等负效应.  相似文献   

19.
在有关国际贸易隐含碳的研究中,大多使用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同时农产品贸易隐含碳少有提及.文章通过构建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精确地评估了1995~2005年中国农产品贸易隐含的CO2.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的CO2排放不容忽视,需要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农产品生产所排放的CO2有3.71%~4.50%是由出口所产生的,农产品消费所排放的CO2有3.29%~10.10%是由进口来满足的,尤其是中间投入的进口“节省”了大量的CO2排放;农产品净出口隐含的CO2不断减少,中国逐渐成为农产品CO2排放净进口国,农产品贸易为节能减排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采集中国1999—2011年季度数据,构建由GDP、外汇储备、CPI和不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组成的四变量SVAR模型族,然后通过Cholesky分解施加约束,测算出不同货币政策冲击对产出波动和价格波动的具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冲击在中短期内对产出波动具有最多不超过11%的影响,且数量型中介目标的冲击效应要强于价格型中介目标;多数货币政策冲击对物价波动的影响要大于其对产出波动的影响,且解释程度多在12%左右。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既是价格波动的根源,也是应对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随着M2可控性的逐步减弱和国内信贷调节有效性的逐渐丧失,中国未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向利率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