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今年上半年货币流动性闸门先松后收,社会资金成本总体下行,人民币汇率小幅贬值,人民币贬值预期和跨境资金流出压力有所减轻.下半年通胀压力对货币政策宽松的约束将减弱,但政策宽松空间受到金融风险和企业债务风险暴露、人民币贬值预期和跨境资金流出等风险因素制约.我国货币政策要综合权衡经济增长、价格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等多个政策目标,未来应更审慎、更偏中性.下半年要进一步加强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监管以及对人民币汇率预期的引导和管理.  相似文献   

2.
吴振宏 《经济师》2011,(9):184-185
我国的异常跨境资金流动主要发生在实体经济领域,而且资金流入渠道日趋多样、资本的投向集中。为防止跨境资金异常流动,必须加快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引导外汇资金有序流出,完善对经常项目、资本项目的审查机制,坚决打击地下钱庄,理顺要素价格体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联合运用HP滤波和向量自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了短期跨境资金的波动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结果发现:国内、国际投资者引起的跨境资金流动波动变动频繁、方向各异,驱动因素也有所不同。短期看流入驱动型短期跨境资金对汇率变动敏感,流出驱动型短期跨境资金对利率差和资产收益变动敏感,防范短期跨境资金流动风险重在防范国内、国际投资者同向交易引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自2001年以来,经常项目账户和资本与金融项目账户顺差的指数型增长将我国推向了全球国际收支平衡问题的风口浪尖。在国际金融危机频发、跨境流动资金波动剧烈的背景下,我国反常顺差所具有的潜在风险非常值得关注。鉴于此,文章的研究重点在于:(1)采用涉及27个国家股票市场的数据,构建并计算了反映国际投资者情绪变化的风险偏好指数;(2)将国际市场投资者情绪等因素纳入分析框架,实证分析了影响国际资金在我国跨境流动的驱动因素,以辨别跨境资金中的不稳定成分,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2016年年末以来,央行"去杠杆"意图明确,货币政策不断收紧,国内资金市场流动性不断收紧,资金价格逐步走高,境内企业将面临融资更难,成本更高的困境.同时,为贯彻"控流出,扩流入"的外汇政策,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发布各种新政策以鼓励企业到境外融资.本文就国家近期颁布的跨境融资相关政策分析了目前境内企业通过跨境融资降低融资成本可采用的模式及利弊,并提出了对应跨境融资风险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杨逸 《当代财经》2021,(1):49-59
基于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对39个新兴国家1998-2017年跨境资本流动季度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第一,国际金融市场高风险时期,新兴国家资本流出激增以短期资本流出为主;而在国际金融市场低风险时期,新兴国家资本流出激增则主要体现为对外直接投资增加.第二,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新兴国家资本流出激增不再都是具有避险性质的资本外逃,有时它表现为具有投资性质的对外投资增加.第三,由于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短期投资受本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方向相反,新兴国家资本流出激增性质的转变导致本国经济增长对新兴国家资本流出激增产生了非线性的影响.因此,新兴国家不必对资本流出激增过度恐慌,应区分资本流出激增的不同性质,坚定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和趋利避害政策,维持跨境资本流动和经济基本面的稳定,促进本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7.
国际金融危机后,为了更好地防控跨境资金流动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各国监管部门开始推进跨境资金流动监管方式的改革,其基本思路在于稳步推进宏观审慎管理方式,构建宏观审慎管理体系.本文将以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监管现状出发,探析现行监管体系的不足与缺陷,进一步探析如何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与现阶段特征,丰富与完善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体系框架,为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保持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电商竞争十分激烈,跨境电商已经成为全球电商竞争的战略制高点.跨境电商发展正在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建立海外仓成为关注热点,此方式为提升跨境电商物流水平和客户购物体验的重要支撑.但跨境电商在海外经营、支付、成本、资金等方面均存在很大的障碍和风险.本文基于相关理论及事实依据,对我国电商企业、跨境电商企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跨境电商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了针对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通过构建包括监管工具—操作目标—最终目标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利用中国2010年1月至2020年3月的数据检验监管工具对操作目标和最终目标的影响,研究发现:现有的宏观审慎监管工具对经常账户下的跨境资本流出和流入的影响不显著;全口径跨境融资管理对短期资本流动具有一定的影响,银行结售汇和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境外金融机构境内存放存款准备金率等价格型监管工具虽然难以有效调控短期资本流出和流入,但对国家外汇储备增减具有重要的影响;价格型监管工具和利差对汇率具有显著影响.相关监管工具对经常账户下的跨境资本流动的最终目标影响十分有限,价格型监管工具连同汇率对资本与金融账户下的跨境资本流动的最终目标具有一定的影响.这意味着,现有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监管工具监管效果有限,需要寻求和设计新的监管工具,体现宏观总量和逆周期调控的特征;日常监管应充分发挥市场化手段的作用,但在资本外逃严重等非常时期,可考虑采取外汇管理政策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跨境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感知风险的构建及其影响因素,除了讨论传统电子商务感知风险的影响因素对跨境电子商务的作用之外,笔者重点分析了对跨境商务活动产生影响的文化距离和制度距离对消费者在跨境电子商务感知风险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传统电子商务感知风险产生影响的因素同样会对跨境电子商务的感知风险产生作用;此外,笔者还发现,消费者所在国家(地区)同跨境电子商务卖方所在国家(地区)的文化距离、经济制度距离和法治制度距离都会显著提高消费者在跨境电子商务中的感知风险.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可能会使一国国际资本流向突然发生反向变化,这种资本流向逆转的警示信号就是资本流入趋缓和外汇储备在贸易顺差没有明显减少时出现下降。通过1998年至2008年间我国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表明当前我国国际资本流向发生逆转的风险正在加大,主要风险来自汇率、利率等方面的影响。因此。要防范国际资本流向发生逆转,应当加强对资金跨境流出的监管;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加强对“热钱”的调控。  相似文献   

12.
资本账户开放与资本自由流动紧密相联。回顾历次金融危机与风险事件,其均伴随跨境资本大量流入流出。资本账户开放下的金融风险可归结于货币危机风险与银行风险。实证结果显示:资本流向对上述风险均有显著影响,具体来看,直接投资流出、证券投资流入均加剧了货币危机风险与银行风险。因此,除保持较高速经济增长水平、提高本国贸易开放程度之外,需要关注美国利率走势及其对本国货币危机风险的影响,同时应加大对资本流向的跟踪与分析力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全国31省市2000-2011的面板数据,借助空间面板模型,对我国城镇化水平与跨境资金流入的动态结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由跨境资金流入引起的城镇化发展的空间依赖性显著,且由2008年开始出现激增;各省市城镇化水平与跨境资金流入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相邻省份跨境资金流入带来的溢出效应对本省作用结果十分显著.因此,在合理引导跨境资本注入的基础上,推动外商区域经济联盟的形成以增强区域间的经济聚集效应,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跨境资金异常流出的主要渠道及其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脚步持续不断向前,金融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的跨境资本流动更加频繁,在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的同时,风险也在倍增。在此背景下,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影响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因素,实证结果表明:首先,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与跨境资本流动之间关系密切。其次,适度的通货膨胀水平有利于我国的跨境资本流入。再次,人民币升值是跨境资本流动的重要驱动因素,但在近期人民币贬值压力下相关风险递增。最后,开放的金融市场为跨境资本开拓了更宽泛的流入空间。因此,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为获得跨境资本流动的积极效应,应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向和人民币汇率变化,同时提高金融发展水平,使之与金融开放水平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热钱的特点、流入中国的原因、现状以及热钱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结合中国经济的发展情况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的合规性监管;拓宽外汇资金流出渠道;改革强制结售汇制度;逐步放宽居民个人对境外投资的限制等。希望我国能在最大程度上平抑热钱对经济造成的波动,减轻热钱流入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李赪 《经济研究导刊》2014,(30):100-100
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基本维持升值态势。但是从各种因素分析,未来人民币对美元单方面升值的趋势或已终结。随着中国经济的急速放缓、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彻底结束以及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放开,将可能激发资金的流出。今后船企需要改变规避汇率风险的方法,要避免单边下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全球经常项目失衡是影响当前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不确定性因素,经过多年累积,它已经发展成为威胁全球经济活力的重要隐患.借助于全球范围内56个国家或地区1980-2005年的经济数据,针对影响经常项目失衡的多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当前全球经常项目失衡与各国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密切相关.政府财政收支对经常项目收支具有显著的正效应;相对劳动生产率对于发达国家经常项目收支影响作用相对突出;金融开放度对经常项目收支具有显著的负效应,但金融深化对经常项目收支的影响作用却没有得到明显的经验证据.因此,在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全球经济正在进入新的不稳定地带的情况下,只有通过有效的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才能促进当前全球经常项目失衡问题的有序解决.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在经常项目顺差过大的情况下,资本账户也呈现出顺差,国际收支不平衡现象对于国内流动性过剩推波助澜,进一步推高了资产价格泡沫。对此,用"政府投出去,企业走出去,个人流出去"的方式鼓励资金流出,减少资本项目顺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疏导国内过剩流动性、降低境内资产价格泡沫风险。此次宣布对个人投资香港股票市场放行,就是鼓励个人资金流出去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国资本账户逐步开放、人民币逐步实现自由兑换的必要步伐。  相似文献   

20.
实体经济是热钱实现跨境流动的一个重要领域。在我国资本项目存在管制的情况下,热钱主要借道贸易、投资等实体经济路径实现跨境流动。本文对实体经济中热钱的定义、特点、流动路径、风险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减少热钱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