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构建了开放条件下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基于2012年贵州投入产出数据,测度了贵州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效应,实证结果显示: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作用大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推动作用,两者关联水平较低,处于强辐射弱制约的产业部门较多.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陕西省投入产出表的数据,通过计算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来分析两个产业的关联和互动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制造业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传统生产性服务业需求较大,而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新兴生产性服务业需求较小;陕西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作用要大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陕西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程度较低,尚未形成良性互动。因此,陕西省应该建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制,促进两个产业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程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基于湖北省2005年投入—产出延长表,运用直接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等产业关联指标分析了湖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程度。结果表明: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二者之间的直接消耗情况看,制造业不仅对传统的生产性服务业,如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的依赖性较大,而且对技术及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的依赖程度较高,但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平均直接消耗水平不高,而且明显低于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平均直接消耗水平;从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及其分解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以及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不强,同时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引力作用十分微弱。上述研究结论表明湖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发展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4.
生产性服务业是被其他商品或服务的生产者用作中间投入的服务业,是社会化大生产分工细化的产物。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从工业母体中分离出来的生产性服务业对于促进工业尤其制造业发展的作用巨大,是构建制造业竞争优势的源泉之一。洛阳是我国“一五”时期建立起来的制造业基地,而且致力于打造国际先进的制造业基地,研究目前洛阳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有助于理清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发展思路。通过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以洛阳市2007年、2012年的投入产出表为数据来源,综合运用中间需求率、中间投入率、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四个指标,对洛阳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进行产业关联分析,以期对洛阳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结合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测算指标,初步考察了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间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基于1989—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本文构建了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该地区两者间的互动程度。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上海、江苏和浙江三个省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间的互动程度有所不同。长三角地区必须要充分重视并发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间的互动机制,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实现良性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利用消费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分析四川文化产业的关联特征和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四川省文化产业呈低影响力和中等感应度,四川省文化产业与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之间互相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四川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综合技术服务业作为科技服务业的代表,利用1997—2007年江苏省的投入产出表数据,基于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分析了此期间江苏省综合技术服务业的产业地位演变。结果显示:江苏省综合技术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较大且呈上升趋势,该产业对拉动江苏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但其感应度系数较小且呈下降态势,江苏经济增长对其拉动作用较弱;综合技术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在江苏省第三产业中的名次都很靠前且呈上升态势。  相似文献   

8.
生产性服务业-贸易成本与制造业集聚:机理与实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围绕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集聚的研究大多沿着二者间的互动联系展开,而忽略了作为产业集聚关键变量的贸易成本效应。本文从贸易成本角度切入,梳理了从生产性服务业到贸易成本再到制造业集聚之间的链条机理,并以贸易成本为中介变量构建了相应的实证模型,分两个层面引入中国现实数据做了检验。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集聚的效应,主要是通过改变贸易成本施加的;生产性服务业改进的贸易成本缩减效应,因制造业要素密集特征不同而异。具体而言,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集聚的贸易成本中介效应要大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这个结论的政策含义是,鼓励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制造业集聚,而且有利于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9.
蔡安宁  张华  庄立  梁进社 《经济地理》2015,35(2):100-106
在建设世界城市目标下,根据1997、2002和2007年北京投入产出表,以净输出、区位商、影响力及感应度系数等综合指标分析了北京核心产业和产业链的演变。研究表明:核心产业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1997—2007年,一直处于核心产业的主要有计算机制造业、建筑业、航空运输业、金融业及科教服务业。同时,一些不再适合北京城市性质和功能的产业链如纺织服装业、饮料制造业、钢铁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高能耗型、高耗水的产业链逐步退出,而适应北京向世界城市转变的知识密集型的产业链在城市经济发展中逐渐形成,产业链逐步向高端化方向演替。现代服务业产业链逐步增多,由1997年的4个增加到2002年的5个以及2007年的6个,而且产业链中的产业联系向更加紧密和专业化方向发展。其中,金融产业链从与钢压延加工业结合向房地产结合转变,再向商务服务业结合转变;电子信息产业链从与制造业结合向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结合转变;科教服务业一直是北京城市功能独特的优势。现代服务业所具有的高端、高效和对其他行业高辐射力的作用逐步增强。  相似文献   

10.
刘胜  顾乃华 《财经研究》2015,(11):95-107
文章在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利用2003-2012年我国26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分析了行政垄断、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工业污染减排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1)城市生产性服务业行政垄断对城市工业污染减排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展有利于促进城市工业污染减排,具体表现在: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Jacobs外部性和Porter外部性对城市工业污染减排具有显著的技术溢出效应,产业的融合、互补与竞争有助于促进技术溢出效应进而减少城市工业污染排放;另一方面,通过生产性服务企业与制造业企业之间投入产出关联的市场外部性,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规模可以作用于城市工业污染减排.(3)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还有助于扭转行政垄断对城市工业污染减排的抑制性效应.  相似文献   

11.
运用投入产出法测算不同功能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率发现:制造业部门中生产性服务业投入率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U型变化轨迹,消费性服务业投入率和公共性服务业投入率的变化比较平稳。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利用2004-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的方法实证检验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分工体系对国内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品内国际分工对整体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先抑制再促进的影响效应,分工程度的临界阈值为0.5左右;从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看,伴随着分工程度的不断深化,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的促进效应会超过抑制效应,但批发零售业和金融业表现为抑制效应大于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12.
陈丽娴  阳扬 《财经研究》2023,(3):140-154
作为制造业重要的中间投入品,生产性服务业在地理空间形成关联关系是否有效解决了制造业企业异地投资对服务要素需求的痛点呢?为此,文章采用修正的引力模型测算中国2004-2020年两两省份间的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关联,并手工整理获得制造业上市公司在异地投资子公司数量的指标,构建理论和计量模型探究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关联对制造业企业异地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1)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关联具有较强的制造业企业异地投资带动效应,主要是信息技术、金融科技和计算机软件等细分生产性服务业行业空间关联显著促进了企业异地投资。(2)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关联是通过提高省份间服务要素投入的途径来促进企业异地投资;且省份间交通连接和信息技术联通水平越高,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关联发挥的正向作用越明显。(3)异质性分析发现,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关联对异地投资制造子公司,以及对技术密集型和非国有制造业企业异地投资的影响效果更为明显。文章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视角丰富了制造业企业异地投资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3.
民航运输业对区域产业影响的定量分析——以湖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黎平 《经济地理》2011,31(8):1326-1331
利用《湖南省2002年投入产出表》,对湖南民航运输业与区域产业的整体关联特征、民航运输业的感应度系数与影响力系数、民航运输业的产业波及效应进行了定量测算。研究表明:作为一种派生需求,民航运输业对其他产业和外部环境呈现出强依赖性;从民航运输业的感应度与影响力看,民航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各部门联系中呈现显著的"后相关"特性;从民航运输业的产业波及效应看,民航运输业对制造业的产值波及效应最大;在价格方面,民航运输业价格波动对制造业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旅游业。  相似文献   

14.
将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作用划分为集聚效应和与其他产业的协同集聚效应,利用中国252个城市2005-2012年的面板数据,重点探索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协同集聚对经济增长和工业利润率提高的作用。结果发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效应明显,对于经济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但与其他服务业的协同集聚效应在现阶段经济增长的作用未能显现。针对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服务业的协同集聚效应,提出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相关面板数据构建联立方程模型,从地区和行业层面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先进制造业效率提升之间的产业互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总体上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先进制造业效率提升之间存在显著但非对称的双向互动关系,先进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作用小于生产性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推动作用;(2)分地区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先进制造业效率提升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呈现出从东部向中部再到西部的阶梯型衰减趋势;(3)分行业来看,目前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之间的双向互动主要发生在金融业,而其它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与先进制造业之间尚只有单向关联效应.  相似文献   

16.
李惠娟  蔡伟宏 《经济前沿》2009,(2):48-53,64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技术,从最终需求的角度出发,计算和分析服务业内部各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程度和影响力系数、感应程度和感应度系数、各项最终需求的生产诱发额和诱发系数、各部门对最终需求的依存度,以此分析我国服务业最终需求与内部结构的投入产出关联特征,并提出需求管理政策,以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化产业已上升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对文化产业的产业关联度及其经济影响力研究,对于制定政策措施,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有重要意义。现有的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绝大部分都只是分析了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和感应度,并没有分析文化产业在最初投入和最终使用中的构成情况,也没有进行动态比较研究,而且在文化产业的具体外延界定方面也存在着不足。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文化产业分为文化品制造业和文化服务业,以广东省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数据为例,分别研究了广东文化产业的中间需求、最终使用和增加值的构成,以及文化产业对广东省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和感应度,同时考虑2002年到2007年的动态变化,更加全面深入地分析了广东文化产业的产业关联动态特征。研究发现广东文化品制造业呈现出"高影响力、低感应度"的终端型产业特征,文化服务业则呈现出"低影响力、低感应度"的最终需求导向型特征。  相似文献   

18.
生产性服务业和海洋产业是辽宁省经济发展新的突破点。文章以生产性服务业和海洋产业的关联效应作为研究切入点,运用灰色关联度对2004—2012年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和海洋产业关联效应进行测度研究。在此基础上,应用组合预测模型法对2015—2020年相关数据进行预测,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关联效应分析。旨在探索"十三五"期间生产性服务业与海洋产业的关联强度变化趋势,进而对辽宁省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和海洋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天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天津1997、2002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运用投入产出法,对天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比重均有所下降,第三产业已经成为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服务对象;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集中在批发零售、道路运输等行业,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其他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主要制造业的行业特点直接影响着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状况;生产性服务业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中间投入趋于上升,对资源密集型制造业的中间投入趋于下降,道路运输业、金融业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中间投入特征明显,所提供的服务涉及制造业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上海制造业27个细分行业1997-2009年的面板数据,就生产性服务业对上海制造业就业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整体而言,生产性服务业对上海制造业就业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是,生产性服务业对上海制造业就业的影响程度与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异质性相联系.具体而言,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对三种要素密集型行业就业的提升都有显著影响;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的发展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影响有积极作用,但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影响则不明显;而交通运输仓储争邮政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对三种要素密集型制造业就业影响的替代效应高于促进效应.最后,指出了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对上海制造业就业提升的重要意义和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