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 龙虱,又称水龟子,是近年在广东等南方各地新兴食用的珍贵水生昆虫。喜欢生活在田野、水沟、小溪等水体中,它入水能游,出水能飞,并有很强的趋光性。成年龙虱体型椭圆,长约3厘米左右,前胸、背板、鞘翅为漆黑色,腹部黄褐色,头部略扁,复眼突出,触角丝状,有足3对,前足较小,后足扁阔而多毛,适于游泳称为“游泳足”。龙虱个体大小不一,呈流线体,以肉食性为主,也兼食植物性,尤其善于捕捉水中的小鱼虾和水生昆虫为食。龙虱在我国主要产于广东、广西、海南以及福建、湖南、湖北等省区,尤以广东、广西较多。  相似文献   

2.
俗谓参加工作就有了“饭碗”。“碗”者 ,盛食之器也 ,借指工作岗位 ;“饭”者 ,果腹之物也 ,借指工资。过去多年 ,有“碗”者就有“饭” ,今则不然 ,有“碗”者 ,也未必有“饭”。“饭”的数量不多 ,势必要减少“碗”。如果要端上“数量有限的“碗” ,一要有“碗”的资格或能力 ;二是要有端好“碗”的意识和品性。具备了“端碗”的基本素质 ,不一定就能“端牢碗”、“端好碗”。“端上碗” ,不等于就有了“饭”。不是有人抱怨存款任务大 ,难以完成吗?不是有人庆幸取消了存款单项考核好吗?如果人人都想自自在在 ,坐享其成 ,不积极拓展业务…  相似文献   

3.
根据合作社成立主体不同,将公司或者组织领办的合作社称为外生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农户自愿组织和农村大户号召成立的合作社分为内生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内生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实机理是当前国内外形势的要求足、政府向下推动的动力足、内生主体发展合作社的干劲足、内生性合作社自身发展的冲劲足;理论机理是资源禀赋和要素掌握的差别、农户的"企业家才能"的差别、路径依赖或者制度惯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辽东半岛南端早期的农业从无到有,从发展缓慢到发展迅速。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农作物品种单一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农业多样性的形成,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以旱作农业为主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稻旱混作农业出现,再到青铜时代稻旱混作农业形成,辽东半岛南端先秦时期的农业发展脉络清晰。同时,辽东半岛南端也是先秦时期东北亚地区多种农业传播的通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再次实证了辽东半岛南端是东北亚早期文化交流的重要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5.
《农民科技培训》2014,(6):F0003-F0003
<正>浙江青田县稻田养鱼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清光绪《青田县志》曾记载:"田鱼,有红、黑、驳数色,土人在稻田及圩池中养之"。金秋八月,家家"尝新饭":一碗新饭,一盘田鱼,祭祀天地,庆贺丰收,祝愿年年有余(鱼)。稻田养鱼产业是青田县农业主导产业,面积8万亩,标准化稻田养鱼基地3.5万亩,是青田县东部地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种养模式生态高效,鱼为水稻除草、除虫、耘田  相似文献   

6.
粟·黍·猪:论原始旱作农业类型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旱作农业类型是一种以种植业为主、以养畜业为辅,种养结合的农业结构性组合。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生业模式等诸多方面出现的变化揭示出这一时期农业发生的条件已然具备。粟、黍、猪等构成旱作农业类型的农业对象在新石器时代中期诸多遗址的相伴出现表明一种农业结构性组合的雏形开始产生。新石器时代晚期和末期以来是旱作农业类型最终形成并获得进一步发展的阶段,主要表现在北方地区旱作农业类型的逐步趋同;农业生产在人类生业模式中逐渐成为主体;农业结构性组合的逐渐完善;种植制度和饲养策略的理性发展;诸农业对象生产方式的相互兼容;种植业和养畜业构成对象的多元化等。旱作农业类型在北方地区的逐步形成与发展对中国早期文明进程所产生的促进作用值得进一步深思与讨论。  相似文献   

7.
新石器时代植物考古与农业起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考古通过考古发掘获取古代植物遗存,分析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复原古代人类生活方式。植物考古最重要的研究内容是农业起源问题。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农业起源与新石器时代相关,是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绝对年代在距今10000-4000年间,期间中国广大区域内分布着一些并行发展的考古学文化区系。文章分别介绍了西辽河上游、黄河下游、黄河中游、黄河上游、长江下游、长江中游和长江上游等七个区系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通过对每个区系内植物考古新发现的全面梳理,系统阐述本世纪以来我国植物考古的研究成果,及其在中国农业起源研究中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常有规格在15克~40克左右的蟹种就达到性成熟,其形态特征和内部结构与绿蟹相似:雌蟹腹脐呈椭圆形,可覆盖头胸甲腹面,边缘有许多绒毛;雄蟹螯足刚毛粗、长、密。此类蟹种称为性早熟蟹,亦称  相似文献   

9.
那是在江苏省仪征县委机关第二食堂吃饭时的事.那时我九岁,哥哥十二.我们都在城中小学读书.那个年代,饥饿感已深入骨髓,大人小娃、女的男的,都是骨瘦如柴,文艺节目甚至找不到一个胖点的演地主.我舅爷爷看着可怜兮兮的我说:“舔碗吧,孩子!这不羞!也可以用手指曲起来刮碗,毕竟还有点稀粥粘液在碗上啊!舔碗,不是你们的错!”  相似文献   

10.
<正>芥菜,不仅是冬日里的青翠时蔬,也是很多咸菜的主要原料,甚至在部分地区还是过年时餐桌上的“座上客”。在闽南、台湾地区,芥菜又被称为“长年菜”,春节期间几乎每家每户的桌上都得安排,寓意长久长寿;类似的寓意在云南地区也能见到,除夕夜人们会把本地芥菜煮进用猪骨、鸡架熬煮的汤中,寓意“常吃常有”;在江浙一带,过年时则会把芥菜和油豆腐同炒,一盘“芥芥油”出没各家餐桌,传达着来年会更好的寓意……可见,芥菜身上还藏着一份特别的“年味”。  相似文献   

11.
(上接《中国农史》2020年第6期)五、湘西北澧阳平原彭头山文化的奇迹虽然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都可以被称为是新石器时代稻作发展地带,但是考古学及古环境研究表明,栽培水稻的生活方式最早产生且根深蒂固的发祥地并没有那么广大,而是以澧阳平原为核心地的彭头山文化地区。在彭头山文化之前,野生稻已进入华南地区初步定居人群的生活中;而彭头山文化晚期以来,稻作聚落多见于洞庭平原,且聚落结构趋向于稳定,遗址出土炭化的早期栽培稻种的概率非常高,并且出现萌芽形态的水田,如田块、田埂和排水沟等。也就是说,虽然人们早于彭头山文化时期就开始利用水稻,但其生活发生转折的关键期却是在彭头山文化时期。只有彭头山文化才是完全放弃狩猎,单纯依靠采集和网捕水中及水边食物维生而完全定居,并致力于稳定地发展稻作农耕的时代,是最早也是迄今所知唯一的案例。  相似文献   

12.
长江流域森林变迁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周宏伟 《中国农史》1999,18(4):3-14
本文从宏观角度考察了长江流域森林变迁的历史过程。作者认为,在中全新世初期,长江流域的森林植被覆盖状况相当良好;新石器时代以来稻作农业的开展,首先使流域平原地带的森林趋于消失;三世纪以降,旱作农业的兴盛又导致丘陵低山地带的天然森林逐渐枯竭;十五世纪开始,伴随着玉米等美洲作物的迅速传播,中高山地地带的天然森林急剧萎缩。此外,矿冶烧煮等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异也是长江流域森林遭破坏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
正盛夏时节,中原大地万物繁茂,生机盎然。近年来,素有"中原粮仓"之称的河南,作为粮食转化加工大省,正实现向"国人厨房"和"世界餐桌"的华丽转变......在国内市场上,每10碗中国粮,有1碗产自河南;每4个馒头,有1个用的是河南面粉;每10个速冻食品中,有6.6个出自河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们在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模式的同时,一些腐朽思想也乘机而入,影响我国的分配政策,造成分配不公,出现了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的怪现象。这种弱势群体的牢骚情绪,说明了分配不公是影响社会和谐的最不和谐的音符之一,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把解决分配不公问题提到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5.
<正>打我记事起,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都把粮食看得无比珍贵,特别爱惜粮食,淘米时,总是小心翼翼地把洗米水倒去,生怕有一粒米从洗米水中流走,有时在洗米水中不经意间加杂了几粒米,马上俯下身子把洗到地上的米粒捡回来。每次吃饭,父母总是把碗里的饭吃得干干净净,我们姊妹起初吃饭的时候,把饭粒撒得到处都是,父母就一颗一颗的把饭从桌子捡到自己的碗里,当看到我们吃剩下的饭和吃完饭的碗边还粘了不少饭粒时,父母就把我们的饭碗端过来,把我们剩下的饭和碗边粘的饭粒赶到自己的碗里吃。他们时常给我们讲粮食  相似文献   

16.
<正>乡愁是什么?乡愁可以是一杯淡淡的福州茉莉花茶;乡愁可以是一碗清新爽口的古田银耳;乡愁可以是一颗酸酸甜甜的平和蜜柚……这些极具地方特色、令人醉心的舌尖乡愁,是人类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世代传承的共同记忆,其早已深深融入地方文化之中,成为一个城市的元  相似文献   

17.
兔子从出生到断奶这段时期称仔兔,这是兔子在饲养管理过程中最难饲养的一个阶段。仔兔饲养管理,按其生长发育特点可分为睡眠期和开眼期两个阶段。一、睡眠期仔兔出生后至开眼前,称为睡眠期。在这个时期内饲养管理的重点是:1早吃奶,吃足奶初乳中有许多免疫抗体,能...  相似文献   

18.
合作制与股份制,也可称为合作经济与股份经济。合作经济是具有特定的生产关系的一种经济形式,它是以合作制企业为基础,是不同形式合作制企业经济活动的总和。主要是生产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消费合作社、建筑、住宅、运输合作社,等等。供销合作社是农民群众集体所有制的经济组织,是合作制中一种重要的流通合作。在整个改革的大潮中,供销合作社有的进行股份制试点。有的认为,合作社是合作制与股份制结合与统一;有的认为,股份合作制是股份制与合作制杂交而成,兼容两者优势;也有的把合伙入股也称为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等等。现就合作制与股份制主要问题,作些阐述性思考如下。  相似文献   

19.
古云:神农尝百草以别谷;后稷教民稼穑而耕作。说明远在上古时代我们祖先就已经重视粮食生产。近代考古资料证实,我国北方以粟为主、南方以稻为主的粮食作物,早在七、八千年以前已经出现。1974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发现了七千多年前的籼稻谷粒;1977年在河北磁县发现的新石器遗址中有近八千年的炭化粟粒。关于粮食作物的论述,在殷商甲骨文和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也有不少记载。古代常以“五谷丰登”来描述丰收年景,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古代是很重视粮食生产的。  相似文献   

20.
<正>水蜈蚣,是龙虱的幼虫。又被称为水夹子,它是一种水生昆虫,幼虫和成虫皆为肉食性,在池塘中常见的有龙虱、缟龙虱的幼体,对鱼苗危害非常大。水蜈蚣外形呈长圆柱状,具有一对像钳子的大颚,很像蜈蚣的毒螯,因此而得名。水蜈蚣头部略圆,两侧具有黑色单眼6个,具有趋光性。触角4节,躯干11节,前三节为胸节,各具足一对,后八节为腹节,最后2节两侧有毛,末端尾毛二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