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北地区稻作农业源流考朱绍新我国稻作历史久远,据1973—1974年对余姚河姆渡第四文化层发掘时发现了400平方米的稻谷、稻壳和稻草堆积,说明在公元前5000—4600年长江下游已有了栽培稻。东北地区稻作起源应较晚,据今只有3000多年的历史。(一)...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本文主旨在于介绍我国养猪业的雄厚基础,和养猪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并为我国现代养猪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二、我国家猪的起源与驯化考古工作者在距今约六千到七千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第三、四层)和桐乡县罗家角遗址发现了许多动物骨骼,家猪骨骼占其中很大一部分,并有出土陶猪,证实了我国饲养  相似文献   

3.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目前现身浙江余姚,参加首届国际河姆渡文化节相关活动,并就我国与世界当前粮食安全与发展问题发表看法。他认为尽管我国粮食的进一步增长面临着诸多约束,但只要绷紧土地、政策、科技三根弦,中国人完全有能力解决好13亿多人的吃饭问题。  相似文献   

4.
浙江古代粮食种植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古代的粮食种植业历史上,淅江地区的粮食作物种植业发轫甚早,以目前的考古资料来说,余姚河姆渡的第四文化层上部,普遍夹有一层至数层的谷壳、稻杆、稻叶的混合堆积物和炭化谷粒①,证明这里的稻谷种植,距今至少已有七千年左右。此外,在吴兴钱山漾的文化层中,与红陶、黑陶同时出土的,有很多炭化的稻谷凝块②。杭州水田畈,也有类似的炭化稻谷凝块③,这些都可以说明原始部族在这一带种植水稻的情况。当然,新石器时代的粮食种植,规模必然很小,在技术上也无疑是粗放和落后的,而且仅仅依靠几个点的发掘资料,还不足以描述当时粮食作物种植的全貌。  相似文献   

5.
古云:神农尝百草以别谷;后稷教民稼穑而耕作。说明远在上古时代我们祖先就已经重视粮食生产。近代考古资料证实,我国北方以粟为主、南方以稻为主的粮食作物,早在七、八千年以前已经出现。1974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发现了七千多年前的籼稻谷粒;1977年在河北磁县发现的新石器遗址中有近八千年的炭化粟粒。关于粮食作物的论述,在殷商甲骨文和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也有不少记载。古代常以“五谷丰登”来描述丰收年景,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古代是很重视粮食生产的。  相似文献   

6.
太湖地区稻作起源及其传播和发展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从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大量碳化稻谷以来,由于其年代的久远(距今约七千年),成为亚洲迄今为止已知的最古老稻作遗址,因而引起国内外研究稻作起源及考古、历史学界的普遍注意。在此以前,长江下游太湖地区已经多处发现新石器时代的稻谷遗存(图一),因而,结合河姆渡遗址的发现,对太湖地区的稻作起源、传播和发展揭示许多新的内容,取得不少进展。但是随着探索的深入,带来更多新的问题。要对这些问题作出满意的解答,无疑需要做更多更细的工  相似文献   

7.
<正>核心提示本文从八个方面论述了更特殊保护水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为必须充分认识水田的综合效益,更加重视其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并进而提出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对水田实行更特殊保护等建议。水田是我国重要的优质耕地资源。水田稳定性强,自然禀赋条件好,质量水平高。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耕地19.18亿亩;其中,  相似文献   

8.
严垠 《浙江林业》2023,(1):36-37
两浙山川,江南形胜。自古以来,独特的树文化便浸染浙江大地。从浦江上山的木柱洞屋、萧山跨湖桥的独木舟、余姚河姆渡的干栏式榫卯结构木建筑到当下极具浙江特色的树桩盆景、山石盆景,浙江人爱树护树、以树寄情。此栏目于历史浩渺中寻得零星风雅妙笔,以邀读者解树木奇趣、品林海珍奇。  相似文献   

9.
<正>《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学会了储存暂时吃不完的粮食。在距今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就发现了大量的人工栽培稻谷,这是目前国内考古发现最早的粮食仓储原型。在距今6000年前的甘肃张家川圪垯川遗址中,发现的半坡时期大型窖穴,这是国内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大型粮仓。在距今3000年殷墟遗址中,挖掘的甲骨文已出现“仓”字。  相似文献   

10.
说“耦”及其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耦”的本义“耦”和“耦耕”,早在先秦文献中出现。但是,对其解释颇有分歧。大致可归为七说: 1.唐人贾公彦认为“耦”就是“二人各执一耜,……虽共发一尺之地,未必并发”。唐人孔颖达与贾公彦持同说,但所释操作方式比贾氏明确。他说:“计耦事者,以耕必二耜,相对共发一尺之地”。今人胡德平、杜耀西两先生结合民族学史料,发挥孔、贾二氏见解,认为:“耦耕”是两个男子夹掘一穴,两个妇女手执木锄打碎磨平土块。2.清人程瑶田基本认同上说,但加上“发土”。他说:“二人并二耜而耦耕之,合力共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水田大面积流失,现有优质水田资源受建设占用以及"非农化""非粮化"等不合理利用行为的影响,加之稻田温室气体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其可持续利用面临多重危机。本文结合我国保障粮食安全,以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双碳"战略的总体背景,对加强现有优质水田资源保护,稳定并提升耕地碳汇能力,实现水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目标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度思考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水田农业     
<正>唐代以后我国开始推行"均田制"(无主土地按人头划给小农耕作)、"租庸调"(按丁交纳赋税和服役)等制度,有利于农业发展,为大唐王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但是唐安史之乱后,我国北方长期战乱不断,户口迁徙,土地荒芜,只有南方相对稳定。中原人民多次大批南迁,我国的经济中心从此由黄河流域移向了长江流域,水田耕作体系也逐步走向成熟。水田农业沟渠纵横,水田相连,人们在田间辛勤地劳作。当时一些专用的劳动保护用具已经普遍使用,在  相似文献   

13.
我国养猪具有悠久的历史。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遗址中出土的家猪骨骼,说明我国养猪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与世界各地相比,埃及于三千五百年前才开始养猪;欧洲于罗马时代以后,猪才成为主要家畜;美洲大陆本来没有猪,是十六世纪欧洲移民带去的。英国动物历史学家卡恩(W.R.Khan)说:中国的养猪是历史上最早的,它对欧洲放牧猪的改良起了重要作用。”我国甲骨文的“猪”字就象征着人迹所至,处处有猪。“家”字则意味着无猪不成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出:“猪,天下畜之。”毛泽东同志在《农村调查》一书中指出:江西省兴国县长岗乡,“养猪的人家约占百分之八十五,不养猪的约百分之十五”。解放以后,我国养猪业有了很大的发展,1984年猪的存栏数达到30,679.2万头,比1949年增长了5.3倍。这些说明了从古到今养猪业在中国都是很普遍的。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分析黑龙江省的水田规模与分布变化,探讨气候变化对水田的影响,预测未来水田变化趋势。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常规数理统计方法。研究结果:近30年黑龙江省水田面积大量增加,占耕地比重逐步提高;各县市水田规模、增量和增幅差别较大,以中部地带增加最为明显,水田分布范围向东向北扩张;气温升高和热量条件改善是水田分布范围扩大的重要原因,气象灾害导致水田面积和水稻产量波动;未来水田面积将持续增加,但趋势将减缓。研究结论:黑龙江省水田规模与分布的变化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森林同人类的生存休戚相关。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就开始有意识地开发和利用森林,象传说中构木为巢的有巢氏,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斫木为耜、楺木为耒的神农氏以及制弓矢、造舟车的黄帝轩辕氏,无一不同森林有着密切的联系。正象恩格斯指出那样:“他们至少是部分地住在树上,只有这样才可以说明他们在大猛兽中间还能生存”。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展,社会大分工以及交换形式的出现,“就需要创设新的官职为这种利益服务”。从而产生了人类社会生活必需的公职人员,担负着管理氏族和部落正常生活的职能。而林业职官的产生,则是随着这种公职人员的出现,並伴随着人类同森林的关系的深化,应运而生並  相似文献   

16.
张芳 《中国农史》2005,24(2):37-44
本文从原始水田的自然环境、原始水田的耕作工具、原始水田遗址的灌排设施等方面,论证我国灌溉水利最早产生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南方水田区。又分析夏、商、西周三代时旱田、水田沟洫水利工程的不同作用,进一步证明南方水田地区灌溉水利早于北方旱作地区,灌溉水利工程技术应是从南方传入北方的。  相似文献   

17.
从现在已发掘的古代实物及史料考证可知,在距今17000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食物来源主要靠采集天然谷物,没有粮食储藏。到了新石器时代,由于原始农业的发展,粮食逐步有了积余,于是有了粮食的储藏。近年来,我国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多处古代时人们所建的粮食储藏地。1.在河南裴李岗遗址和密县我沟北岗,出土距今7800年左右的石磨盘和石磨棒。2.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发现距今7000年左右大量农业J具、“栏杆式”仓房和大量炭化稻粒。3.在距今6700年左右的西安半村坡遗址中,200多个储藏粮食的洞穴,有许多已炭化的粟粒。4.…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水田作为三峡库区重要的耕地类型与湿地景观,对保障该区的粮食和生态安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分析水田的时空分布及演变特征,为农业结构调整、水田经营政策的制定以及保障库区生态系统的安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 文章基于三峡库区重庆段1990年、2005年、2015年土地利用图像,利用ArcGIS和FRAGSTATS软件,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核密度估计以及景观指数模型等方法,分析三峡库区重庆段在不同时段水田的时空分布与演变特征。结果 2015年三峡库区重庆段水田面积为5 267.94 km2,占耕地总面积的26.70 %,平均坡度为11.87°,其中丘陵地区水田面积分最大,不同区县间水田面积差异显著。(2)近25 年草地、建设用地和水田间发生显著转移,1990—2005年水田主要转向旱地,2005—2015年水田主要转向建设用地,且转出面积大于转入面积,水田的总面积持续减少。(3)近25年来三峡库区重庆段水田面积的核密度分布呈现“西密东疏”“南密北疏”的分布格局。1990年水田分布的聚集区表现为江津和长寿2个核心分布带;2005—2015年江津的核密度值由高密度区转变为低密度区,水田分布的聚集区仅剩长寿核心分布带。(4)在7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水田的景观优势度居于中间位置,随着水田面积不断减少,水田景观的破碎化进一步扩大。结论 从粮食安全和生态保护的角度出发,未来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必须稳定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水田面积,充分发挥水田的生产和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9.
<正> 我国农村不少地方每年秋收后都有留冬水田待耕的传统,如能利用其蓄养成鱼将大大提高冬闲田的经济效益,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蓄养田的选择 宜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保肥的冬水田,特别是房前屋后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基于水田、旱地分异视角观察耕地利用结构性问题,揭示耕地利用隐性转型特征。研究方法:基于1 km栅格及地理探测器分析1990—2020年我国水田、旱地资源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1990—2020年水田总数下降、旱地增加,且水田及旱地的损失多位于自然禀赋较优的地区,而新增多位于开发利用适宜性较差的地区,水田、旱地的空间变化具有省际差异,其中黑龙江水田、新疆旱地的增加和广西水田、旱地的减少较为突出;(2)在水田、旱地、其他用地的变化中,前二者的相互转换规模显著,以黑龙江和四川最为活跃,且以2000年、2015年为节点经历了快速转化—平缓—快速转化的阶段性变化;(3)粮经比、水资源总量和有效灌溉面积共同影响水田—旱地的双向转换。此外,旱地向水田的转换受复种指数和人均耕地面积影响,而水田向旱地的转换对年日照时数、土壤侵蚀较为敏感。可见与旱地转为水田相比,水田转为旱地的变化受自然资源禀赋的影响更强。研究结论:水田及旱地在时空分布、地类转换及驱动机制上形成了分异格局,应基于水旱分异展开耕地资源利用的优化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