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为巩固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进一步改进机关工会干部工作作风,增强工会服务发展、服务职工的针对性。今年5月,宁波市总工会开展了以"走近职工、增进感情、提升服务"为主题的"走进车间当工人"活动。市总工会机关60余名工会干部分三批深入到全市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企业车间、班组"当一周工人",与企业职工同劳动、同纪律、同生活,真实体验职工的工作环境、劳动过程和生活感受。  相似文献   

2.
异化劳动学说中工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蕴含着工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双重存在——这一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被马克思进一步表述为"现实的人"的双重存在:一方面是作为个体的"现实的人"的存在;另一方面是作为共同体的"现实的人"的存在。"现实的人"的双重存在产生了劳动的二重性,劳动的二重性则形成了商品的二重性:作为个体的"现实的人"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作为共同体的"现实的人"的抽象劳动则形成商品的价值。以此为理论基石,马克思写成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巨著《资本论》。  相似文献   

3.
肖琴  张琳晗 《科技和产业》2021,21(1):138-142
通过对不同儿童照料方式研究发现,祖辈提供的隔代照料会显著增加已婚女性劳动参与率19% ~28.4%;隔代照料对女性参与劳动的影响程度要远大于正式照料,这可能与现有的托育服务欠缺有关;当家庭面对外在冲击时,父亲照料可以显著促进女性劳动参与.建议政府在鼓励生育的同时,加快完善托育服务资源配置;进一步通过政策引导等手段推动男性参与到家庭生活中、承担家庭责任;缓解女性面临的"工作—家庭"冲突,从而更有效地影响生育率.  相似文献   

4.
廖善康 《特区经济》2009,(12):137-139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制、产业结构调整,用工形式多样化,劳动争议案件不断增多,而目前我国"一调一裁两审"的单轨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却无法适应这种形势,不利于及时、公正、有效地解决劳动争议,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和谐的劳动关系和高效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是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内容。因此,有必要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注重发挥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作用,赋予调解协议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在人民法院内部专门设立劳动法庭;构建"或裁或审、各自终局"的双轨处理机制;尽快统一劳动仲裁和司法审判的标准;对劳动争议案件实行级别管辖。  相似文献   

5.
1998年我国劳动力市场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1998年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环境分析由于受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未来劳动力增长压力依然十分沉重。据劳动部门推算,整个"九五"期间都是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劳动力资源供给将从"八五"时期的年均1870万人进一步增加到2030万人,即使扣除当年退出劳动年龄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约950万,每年仍将净增劳动力1080多万人。随着市场  相似文献   

6.
正以责定岗、以岗定员、精简高效、规范用工青浦区的国资国企已步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快车道。为进一步规范区属国有企业的劳动用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满足人才发展需求,区国资委作为出资人,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专题研究,指导区属企业制订劳动用工"三定"方案(定责、定岗、定编),夯实了区属企业人才发展基础。方案制订今年年初出台的《青浦区国有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暂行办法》,从招用管理、薪  相似文献   

7.
墨子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益的伟大代表,被尊称为"平民圣人"。墨子的劳动观内在地蕴涵着三个价值判断:尊重劳动;保护劳动人权;珍惜劳动价值。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墨子劳动观的合理思想无疑对我们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尊重劳动,大力彰显劳动价值;尊重劳动者,努力使其实现体面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共圆中国梦。  相似文献   

8.
《特区经济》2008,(12):I0002-I0003
<正>2007年8月以来,坂田街道按照上级要求,不断完善"大综管"新格局建设,进一步加强对新形势下社会矛盾纠纷的有效调处力度,探索和构建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衔接的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通过整合信访、司法、劳动、社保等调解资源,成立诉求服务中心,把相关的行政权、  相似文献   

9.
<正>4月22日,杭州富阳区教育局向全区小学生发布了《杭州市富阳区小学"新时代劳动教育"指导建议》,清晰地列出了小学阶段学生参加"家务劳动""校内劳动""农场劳动"和"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等4个方面内容,每个年级都有适合其年龄特征的75件劳动事项。(4月23日《澎湃新闻》)劳动教育曾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传统,在上世纪90年  相似文献   

10.
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可以分解为C、V、M三个部分,是可以量化的.<资本论>对价值的量的界定有三种,三种界定在量上有极大的差距,而且严重矛盾.其中,"劳动生产力同价值量成反比"是一个错误的命题.商品价值能够量化而商品价值总量又不等于财富总量是劳动价值论不能成立的悖论;没有分工的时代劳动以生产使用价值为目的,自有分工以来,劳动是为了创造效益;将价值看成实体并归结为"劳动"就等于说"劳动创造劳动",这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目的是相悖的,是方法论上的错误;成本是制定价格的基础,价值是一种抽象性假设,现实中并不存在;劳动价值论的发展过程是不断证伪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王晶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7,(9):I0010-I0010
<正>天津市南开区劳动保障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八荣八耻"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劳动保障重点工作,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12.
随着"十五"计划的实施和加入WTO,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继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进一步多样化,经济关系、劳动关系更加复杂,各种矛盾将进一步凸现,维护广大职工合法权益的任务也更加艰巨.  相似文献   

13.
<正>天津市东丽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科一直以来本着"用心维权、科学执法,确保双维护、构建新秩序"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劳动团结统一,积极完成党的各项任务。把每一位老党员、优秀党员当作自己的折射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在企业和社会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各个企业都结合实际与员工签订了劳动合同。企业与员工因签订《劳动合同》形成了受法律规范和约束的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成了企业一切经济关系的基础,也成了构建和谐企业的关键之所在。本文就"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建设和谐企业的基础"这一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劳动关系是企业一切经济关系的基础,建设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建设和谐企业的关键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社区支持农业的分析和探讨,以长沙市雷锋镇"花木兰农场"为例,运用系统动力学,从经济角度分析社区支持农业的发展前景;以成员参与方式将盈利模式分为"纯劳动型"、"纯配送型"、"劳动+配送混合型"三类,比较不同模式下的经济效益,并分析产品质量对农场发展的影响;最后探讨其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 最近,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是现实的紧迫问题,也是长远的战略问题。搞好这项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第一,必须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认清做好"两个确保"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前不久,江泽民总书记专门听取了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汇报并作了重要指示,要求切实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通过  相似文献   

17.
刘世荣 《特区经济》2011,(3):278-280
后金融危机时代农民工权益贫困化问题凸现,其实质是合法权益实现的贫困化。用权力行为的公正维护农民工合法财产权益,体现制度优越性;用劳动的正义捍卫体面劳动,实现劳动权益的合法性;用人权的神圣捍卫农民工自我发展权,体现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这需要在机制改革、制度建设与政策调整上的政治共识和政治智慧。  相似文献   

18.
<正>2008年开始营业的一商茶叶交易中心连续两年获得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状先进集体称号,而精心筹划打造这个茶叶交易中心的领军人运悦然本人也荣获天津市总工会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章。一商茶叶交易中心自建立以来,  相似文献   

19.
涂云海 《特区经济》2008,(3):157-158
正确处理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调整好民营企业劳动关系,妥善处理好这些问题和矛盾,在民营企业内部建立合作、共赢的劳动关系,成为理论界、企业界和政府关注的焦点。本文从民营企业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劳动关系的运作机制进行分析,提出了构建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即建立起包括政府、企业主组织、工会在内的"三方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20.
要素积累、偏向型技术进步与劳动收入占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尽管我国技能劳动者的工资一直快速增长,但技能劳动者收入的增加并没有带来劳动收入占比的上升,相反,劳动收入占比持续下降.对于这些与已有理论相悖的"谜",本文从偏向型技术进步的视角,借助于资本与技能之间的互补效应机制对其进行了解释.本文认为,由于机器设备与技能劳动是互补的,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在提高技能劳动者工资的同时,也会提高资本的收益,这就导致了劳动收入占比的下降.进一步地,通过将技术进步的方向内生化,我们发现:技能劳动对工资差距的影响呈"驼峰形"特征,这与我国高等教育收益率先升后降的变化特征相一致;技能劳动与劳动收入占比之间呈"U"形关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在技能劳动供给不断增加的条件下,劳动收入占比呈现"U"形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