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日本信托业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托法》的通过标志着我国信托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信托业有效配置和利用社会财富中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日本信托业发展历程,运作模式,监管制度等方面的探讨,可以对我国信托业发展对策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2001年我国《信托投资公司管理法》和《信托法》的出台,预示着信托业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但我国如何拓展信托业的服务领域和提高信托业的服务水平,仍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英国是现代信托业的发源地,也是现今世界信托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分析探讨其信托业的 发展历程和特点,可以对我国信托业的规范发展,调整深化,业务创新,加快同国际接轨带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透过金融信托业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金融信托业的现阶段变革方向就在于回归信托本来面目,逐步实现信托业务“四化”,即业务经营主导化、业务开拓规范化、业务调整层次化和业务结构特色化。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信托业应及早进行下列业务调整:规范现有资金信托业务,挖掘财产信托业务,参与投资基金业务,开办企业经营权信托、表决权信托等业务,开展公益基金业务等。  相似文献   

4.
该文在对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首先应该由金融信托业在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实战的观点,并对金融信托业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组织流程及其收益做出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中国信托业是幼小产业,在其运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应在对其组织机构进行重组的基础上,通过信托立法、培育信托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明确“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业务范围,建立对信托业新的监管框架等措施,明确信托业发展方向,提高信托业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迎接入世后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美国和日本是目前世界上信托业较为发达的两个国家,由于它们发达的金融市场和完善的法律法规使得信托业成为真正的"金融支柱"之一。而我国信托业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只有了解和透析发达国家信托业的发展状况才能更好的为我国的信托业服务,使信托业成为真正的金融支柱。  相似文献   

7.
银监会监管信托业较之过去有很大的进步,但仍未能体现信托业的本质,亦未能确立信托业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针对信托业监管的现壮和缺陷.有必要重构信托监管体制,完善信托立法.加强信托法律体系的构建进度,建立以政府监管为主,行业自律监管和社会监管为辅的三位一体的信托监管网络体系,促进信托业的发展,使信托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四大金融支柱之一。  相似文献   

8.
福建信托业与全国信托业发展水平相比较,在总资产规模、信贷产品发行、经营业绩等方面均处于较低水平。其主要原因在于:缺少体现信托特色的核心产品及竞争力,政策和配套措施缺失,客户基础薄弱,信托人才匮乏。应从提升信托业产品创新能力、完善信托业的配套政策、拓宽信托业务创新渠道、培育优秀信托人才等方面采取措施,提升福建信托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9.
我国信托业未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托业在美、英、日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拥有极高的行业美誉度和客户忠诫度,但在我国,业内人士对信托业有过这样的评价:“除了贩毒以外什么都做,什么也没有做好。”它曾经是我国金融领域的一个风险“集散地”。为此,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对信托业前后进行了五次整顿,终于拨开云雾见青天,信托业迎未了自己发展之上的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信托法》和《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的颁布以及第五次信托行业的清理整顿结束,我国信托业的发展逐步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本文分析了国外发达国家信托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并指出我国信托业发展能够从中得到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随着利率市场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信托业传统的依靠高收益形成的竞争优势不再明显,其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核心业务缺乏、产品流动性差、竞争激烈等一系列问题突出,信托公司的转型日益紧迫.资产证券化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发展最迅速的金融创新之一,对于盘活存量资金意义重大,我国商业银行、券商已经纷纷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资产证券化中风险隔离和资产独立制度和信托财产的独立性十分契合,为信托业开辟新的发展渠道提供了机遇.我国资产证券化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市场潜力巨大,信托公司应抓住资产证券化浪潮机遇,主动应对,形成核心竞争力,实现发展模式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共同趋势下,我国现行的机构性监管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功能性金融监管是基于金融体系基本功能而设计的更具连续性和一致性,并能实施跨产品、跨机构、跨市场协调的监管,因而是金融业混业经营下金融监管模式的最优选择。本文在借鉴国外功能性监管框架基础上,对构建我国功能性金融监管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我国目前实行"一行三会"分业监管模式,即由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与货币政策有关的监管职能,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分别为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分业监管机关。从证券监管视角研究我国的金融监管制度,能够从中发现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完善我国金融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4.
2007年美国次债危机引发了世界各国金融监管机构加强了对评级机构和评级业务的监管。目前,我国资信评级业一方面存在立法不完整、监管不明确、恶性竞争现象突出、评级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不够等问题;另一方面,面临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的建设需求、双评级制度的实施、行业内资产重组、政府的大力扶持等发展机遇。因此,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立法方面、政府监管、行业自律、评级机构、国际合作等方面着手,促进我国资信评级业的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现行规制下信托公司拓展产业基金的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基金是最典型的信托业务,有利于信托公司培育核心盈利模式,从信托的功能和制度优势来看,运用信托平台发展产业基金具有可行性。目前信托公司可以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房地产等几个行业尝试运作产业投资基金。在目前的政策环境下,房地产产业基金和煤炭产业基金,是信托公司利用自身的制度优势可以拓展的一种准产业基金业务,由于二者的行业差别,两种产业基金的设计模式也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有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金融监管法律制度不够健全、金融监管目标与内容及方式存在缺陷、缺乏信息共享机制和统一协调机制以及忽视对金融消费者利益的保护。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应该坚持宏观审慎监管原则,建立统一协调的金融监管机构。  相似文献   

17.
我国银信合作理财业务的基础是分业管理的金融体制。我国银信理财业务一个明显特点是,运用到信贷类方面的资金一直居高不下,这说明在我国的银信合作中,商业银行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而信托公司则沦为银行为规避金融监管,放大影子信贷的通道。因此,从2009年底开始,中国银监会针对银信合作理财业务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政策。这些监管政策在可能彻底颠覆传统的银信合作理财业务模式的同时,也可能使信托公司在银信合作中由被动转为主动,从而不断引导信托公司提高核心竞争力,为未来更好地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社会财富逐步增加以及产权制度改革的完善,为整顿后的中国信托业提供了生存发展的窨和条件.但由于一些历史沉积问题及某些制度性因素的存在,制约了信托公司的发展.采取相关措施推动信托制度和信托公司改革对我国信托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信托产品风险主要体现在受托人的道德风险、风险传染、政策法律风险、受托人风险管理技术低等方面。应按照激励相容、效率和竞争的监管原则,改进监管和协调监管。具体措施是:改变监管费用收取办法;建立符合信托业务规律和法律特征的监管标准,分类监管;建立金融稳定与金融风险之间的定性和量化指标;建立配套监管的基础设施,使各方激励相容;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