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公司法>增加了股票回购事由的条款,放宽了对股票回购的限制.但在股票回购的立法方面,总体上仍较为简单、粗略,缺乏具体的操作规则,没有形成完整、严密的规制体系.由于立法模式的差异,各国对股票回购过程中内幕交易及股价操纵行为的管制形式也有所不同.对欧美等国对股票回购过程中的内幕交易和股价操纵行为的监管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为我国股票回购实施过程中如何抑制股价操纵行为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
张楠 《西部金融》2007,(1):41-43
本文就全流通对于股票估值体系的影响进行分析,选择股票定价体系中基础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进行实证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股票,通过对比股价和大盘股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全流通前后模型的稳定性进行检验,从而研究全流通对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新智慧》2001,(21)
1.股价和流通盘的反比例定律:流通盘越大,股票越不值钱,股价越低;流通盘越小,股票越值钱,股价越高。业绩在股市不起什么作用,流通盘大小才是决定股价高低的主要因素。要想盘子由小变大,股价由高转低,皆大欢喜的办法是:高额送股增股,送配增一倍,股价就降一半,这就是中国股市的一大特色。 2.只赚不赔定律:谁说世界上没有只赚不赔的股市?一级市场就是发财的天堂。但市场大门朝南开,  相似文献   

4.
当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严重低于其内在价值时,一方面面临着被收购兼并的风险,另一方面也有提升股价,维护公司形象的需要。上市公司回购自己的股票,可以较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但“回购注销”方式受资金状况的制约,并且存在制度上的漏洞,如果允许公司在价低时回购,等到价格高时抛售,又容易导致公司利用内幕消息炒作自己的股票。允许上市公司在价低时回购自己的股票,然后在行情回升后再将回购的股票配售给股东,可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1996年及以前上市的A股股票自1997年1月到2004年12月的月交易数据为研究样本,分别就牛市和熊市对中国股市中期惯性策略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在牛市,惯性策略无法获得显著的超额收益,原因在于输家组合的价格表现为显著的反转现象;在熊市,惯性策略在排序期较长、持有期较短时可以获得显著超额收益,且主要来自对输家组合的卖空。  相似文献   

6.
股指期货减弱了A股市场股价同步性了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考察A股市场股价同步性与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公告的市场反应的相关关系基础之上,检验了沪深300股指期货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发现证监会批准沪深300股指期货前股价同步性越高的股票对沪深300股指期货批准公告的市场反应越好.基于股指期货通过机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影响上市公司股价同步性的推理,本文进一步的实证发现,机构持股比例越高股价同步性越低,并且这种关系随着股指期货的推出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7.
经营绩效与股价反应:一个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EViews软件研究上市公司盈余信息披露对股价波动的影响,发现相比于业绩上升的股票,投资者更"追捧"业绩下降的股票,股价的波动走向更多地受市场主力的操纵,并不看重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市场投机气氛依旧浓重.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EViews软件研究上市公司盈余信息披露对股价波动的影响,发现相比于业绩上升的股票,投资者更"追捧"业绩下降的股票,股价的波动走向更多地受市场主力的操纵,并不看重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市场投机气氛依旧浓重.  相似文献   

9.
股票市场中的"羊群效应"是指各类投资者忽略私有信息,仅仅根据市场上的"权威信息"进行投资决策的行为,表现为在投资理念上的统一性和行为的一致性.羊群行为使得投资者在股价上升时(牛市),盲目的追涨,制造股价泡沫,在股价下降时(熊市),盲目的杀跌,增加股票市场风险,甚至引发金融危机,因而羊群效应的显著程度也成为了考验股市稳定性和成熟度的重要指标.本文对国内股票投资者羊群效应的成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羊群效应对当前我国股票市场的不利影响,最后从推动国内股票市场健康发展和完善国内股票投资角度提出应对"羊群效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居民股票资产财富效应表现微弱,不利于财产性收入上升带来的居民消费增长.实证分析发现,股票市场规模、股价波动性、消费者信心指数等均与股票资产财富效应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而较低的证券市场规模以及居民消费信心普遍不足是造成股票资产财富效应微弱的主要原因.尽管我国股价波动幅度较大,但股市的不成熟是造成短期波幅与消费正相关的可...  相似文献   

11.
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MarketsHypothesis)自面世以来,大量的实证研究支持有效市场假说。但是也有少量的现象明显违背有效市场假说,这些现象被称为市场异象(MarketAnomalies)。对市场异象的研究促进了金融学的发展,并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行为金融(BehavioralFinance)。本文主要对一种主要的市场异象—市场分割进行了研究综述,阐述了有效市场假说和行为金融理论对这个问题的各自的观点。大量的研究表明,市场并非总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在再融资方式的选择上普遍偏好于股要融资方式.这与国外成熟市场的上市公司在融资方式的选择上存在着巨大差别.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产生的原因及其不利影响,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股票代码对股票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数字偏好效应的存在,投资者刻意回避代码以“4”结尾的股票。在较长时间内,尾数是“4”的股票收益低于给定风险水平下的市场必要收益。但这一现象受到股市行情的影响,牛市行情时,投资者回避“4”的行为表现明显,而熊市行情时则会趋向消失。具体表现为:牛市行情下,“4”组合的资产收益小于给定风险水平下的市场必要收益,熊市行情则无此现象。本文从行为金融莹晶当磨时杖一仑蜃由市扬耳夔讲符T觎崧  相似文献   

14.
虽然经过12年的发展,广西上市公司仍存在数量相对较少、行业优势不突出、经营业绩差等缺陷。广西要积极推动优质企业改制上市,改善现有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用好绩差公司的壳资源,适时引进优质资产,支持非国有企业上市融资,拓展海外融资渠道,提高广西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融业要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绿色金融"、"碳金融"是必经之路。绿色金融在低碳经济下发展势头迅猛,碳金融交易市场成为低碳经济制高点。中国碳金融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因此,应积极发展碳金融,获得主动权,即要积极制定碳金融发展的战略规划;健全碳金融监管和法律框架;培育碳金融创新机制,完善碳金融中介服务;创新和发展多样化的碳金融工具;建立统一的碳金融市场;积极推动碳交易人民币计价的国际化进程;等等。  相似文献   

16.
关于金融学科归属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金融学科由于历史原因一直偏重于宏观金融 ,归属于经济学学科门类。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 ,与国际金融教学体系接轨 ,笔者认为应将金融学科划入管理学门类。并从未来金融学科的规范发展、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应用实践等角度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 ,随着产权概念的引入 ,“财务分层”成为理财界、经济界争相讨论的焦点。全文从探析财务分层的弊端入手 ,论证财务分层缺乏实践意义 ,进而就解决两权分离下“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关键———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进行探讨。最后得出结论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 ,分层与否并不重要 ,关键在于如何推行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8.
证券市场存在的对基本信息的反应不足或反应过度等无效定价现象是“有效市场假说”难以解释的。基于噪声理性预期模型和实验经济学基础上的“不完全反映假说”认为 ,信息析取成本导致价格对信息的不完全反映。该理论能够解释并预测市场诸多“反常”效应并提供相应的检验 ,其在财务信息分析及市场监管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土地财政”对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运作来说就像一把“双刃剑”,在房地产市场火爆发展时期,“土地财政”成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迅速膨胀的“催化剂”,而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拐点迅速降温,“土地财政”又成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爆发的“导火线”。要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应以改革“土地财政”为契机,一方面,通过构建稳定的地方财政收入机制,减少融资平台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降低融资平台债务运行的不可持续性;另一方面,通过加强融资平台债务监管,创新融资平台市场化融资方式,提高融资平台自身的借债和偿债能力,确保融资平台债务能按期偿还。  相似文献   

20.
从国际经济大环境出发 ,论述了个人理财的内涵及其在中国发展的现状 ,提出了在中国开展个人理财中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并讨论了国内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策略 ,如 ,转变观念、建立创新工作机制 ;加强市场调研 ,明确市场定位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