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殷源 《销售与管理》2010,(1):104-104
经济寒冬下,中国企业,谁在逆市上涨?经济寒冬下,做中国本土市场,谁是榜样?  相似文献   

2.
张学斌相信,2011年中国彩电市场会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市场,对于任何全球化品牌来讲,是必争之地谁也不会否认,中国的家电市场是品牌竞争最为充分,也最为惨烈的领域。谁也不会否认,  相似文献   

3.
牛根生 《光彩》2008,(2):9-9
第一个力量:市场的力量——谁主宰中国市场.谁就能主宰未来。理由:一是中国市场全球最大,二是我们拥有本土优势。第二个力量:战略的力量——谁最善于聚焦.谁就最善于崛起。理由:全球格局中居竞争弱势者,四面出击不可能赢,集中一点最可能突破。实证:所有体育比赛的冠军只选一个突破点。  相似文献   

4.
农业传播,意味深长;农村市场,至关重要;农民沟通,大有文章。 农村市场,大有可为 谁解决好了农民问题,谁就抓住了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关键。一部中国现代史,可以说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5.
对市场及钻石消费人群的充分了解和丰富的行业、媒体资源让李厚霖对中国的钻石市场信心十足:“20年后,谁是中国钻石行业的老大,谁就一定是世界钻石行业当之无愧的王者。成为那个人,是我的梦想!”  相似文献   

6.
进口对于中国的和平崛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大国的地位不是通过对外出口确立的,相反,谁的国内市场越大,谁的进口越多,谁在国际经济中的发言权就越大,一个庞大而开放的国内市场,远远胜过一个雄辩的外交官军团。  相似文献   

7.
《中国广告》2007,(11):126-131
中国权威调查机构央视市场研究(CTR)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两岸三地的广告花费总额达到3593亿元,较上年增长27%。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五大广告市场。据预测,2010年前后,中国广告业将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广告市场,可以说中国正成为全球广告业竞争的主战场。而谁拥有中国市场谁就拥有了广告业的未来。  相似文献   

8.
外贸企业的品牌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虹 《大经贸》2001,(10):38-40
品牌战略是现代企业竞争致胜的法宝,国有外贸企业要在中国加入 WTO 后的国际经济舞台上有所作为,再创新的辉煌,必须推行品牌战略,走品牌发展之路。推行品牌战略势在必行中国即将加入 WTO,WTO 已将保护知识产权纳入了多边贸易规则的条款中,"名牌"属知识产权范畴,是极其宝贵的无形资产。谁赢得了品牌,谁就能赢得市场;谁赢得了市场,谁就能赢得胜利。经济的全球化促使世界各国企业都在创建自己的名牌,中国的入世意味着一个品牌竞争时代的到来。加入 WTO,意味着我国在必须履行该组织义务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中国市场的日臻完善,中国市场日益为世界各大集团所关注;同时,中国市场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向世界伸出合作之手,接纳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中国他们获得的不仅是销售市场,更重要的是丰富的原材料以及充足的劳动力。中国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根据摩根斯坦利的研究,2002年中国对世界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7.5%,仅次于美国,位于第二。谁把握了中国的资源基地,谁就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田巧云 《浙商》2012,(21):112-112
企业上市离我们到底有多远?未来,资本市场到底谁占主角,而中国企业又该怎样运用资本市场?前不久,在l訇湖南省上市公司协会与东方财富网、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力量—中国资本市场高峰巡回论坛(长沙站)”上,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EMBA课程教授陈亚民就中国资本市场的过去做了阐述,并就未来中国资本市场将会呈现怎样的特征,哪些企业将获得资本市场的“主动权”发表了观点。  相似文献   

11.
《中国汽车市场》2011,(23):26-26
当北京奔驰与奔驰中国确定进行营销整合后,到底是谁归并谁、股权又如何划分.成为业界关注焦点。在北奔和奔驰中国多年的博弈过程中一向强势的奔驰中国,最终完胜。北奔销售与市场部门即将于9月1日正式并入奔驰中国。  相似文献   

12.
<正>【来源:环球企业家】中国正在创造第二个经济奇观,这就是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的转变。这一转变将让两个长久以来的假设越来越接近真实——许多跨国公司都像19世纪那位英国制帽商一样幻想过,如果4亿中国人每人购买一顶帽子,这将是多么庞大的市场!另一个假设是,谁赢得中国市场,谁才是该行业真正的全球霸主。  相似文献   

13.
跨国汽车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建立合资公司到今天已走过了近三十年的路程,在中国生产的合资产品已经占据了中国乘用车市场近70%的市场份额,中国已经是几家领先跨国公司的最大市场。今天,谁也不能忽视中国市场在各大跨国公司战略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胡海卿 《大经贸》2002,(12):24-27
"既然已经走上了市场化道路,就不会有人还想回头,买布要用布票、买吃的要用粮票,应该没有人还希望这样。""地方政府谁先开放,谁先放权,谁先发展市场,谁就先得利,经济发达地区都是那些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国际化、市场化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国走上了这条道路就回不去了,而中央政府在激烈的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中会更加具有责任感、使命感。"  相似文献   

15.
<正>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巨大潜力的商品消费市场,吸引着无数中国商人乃至境外商人前赴后继,构成了一幅幅现代中国商品消费市场中独特的景观。在这样鲜明的与暗淡的种种色泽变幻中,速度、质量、成本、费用、服务等演绎着市场利益移动变化的方向。市场利益作为每一位商人(企业)乃至要追求和获得的目标,谁都不愿轻易地放弃它,但是在市场的导向形成  相似文献   

16.
《销售与管理》2009,(7):141-141
经济寒冬下,中国企业,谁在逆市上涨?经济寒冬下,做中国本土市场,谁是榜样? 2008年,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格兰仕产品销量不断逆市攀升,多个产品实现行业唯一增长。其中,微波炉销售完成650万台,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超过50%,生活电器更是猛增300%,电烤箱、电磁炉等多个产品成为行业的销量冠军。  相似文献   

17.
钟雪冰 《中国市场》2000,(10):42-44
试问当今世界企业巨头,谁能抵御中国市场涌动的巨大诱惑?日益壮大的“外企部落”将如何为中国经济的大潮推波助澜?在新世纪的婴啼悄然响起之际,本刊环球栏目特别推出“外企在中国”系列报道,旨在展示著名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经营理念、管理特色及市场战略,希望您能从中领略到商战风云的激酣之态,世界经济的融合之势和一流企业经营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18.
祝波 《上海商业》2002,(5):27-29
从计划经济时期走出的中国传统百货业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百货商场在供给短缺时代曾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如今外部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但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百货业将与其它新业态互动发展,共分中国巨大的市场,谁也不能完全代替谁.近年来给百货公司诊断开方帮助百货公司摆脱困境的问题成为政府、学者和公司管理层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9.
未来10年之内一定是低增长、低利率、高通胀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呢?我认为这样的格局最有利于债务人,大家谁都可以负债,因为未来通胀就还债了,利率又那么低。我一再呼吁,中国要走城市化道路。中国有巨大的内需市场空间,只要转到内需市场就可以释放巨大  相似文献   

20.
中国彩电业如何集体跨越新技术与新市场的“壕沟”?抑或谁领风骚,突出重围,第一个完成这“惊险的一跃”,成为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市场话语权的国际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