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房地产业是与国民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的一个行业,这从近年来房地产开发投资对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可见一斑。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史,每一轮的宏观调控,房地产业总是首当其冲,既是调控开始的产业对象,又是调控的重点对象。在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大背景下,可以说这次对经济领域实施宏观调控的开始也是以去年陆续出台的在信贷、土地等方面促进房地产市场规范化、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121号和18号文件为标志的。无论是投资领域还是消费领域,政策调整给房  相似文献   

2.
用科学发展观思考上海房地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正超 《上海房地》2004,(7):18-20,22
上海房地产业经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3年,上海房地产业的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为7.4%,已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与此同时,上海房地产业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也在日益凸现,如土地供应问题、投资结构问题、房价过高问题等等。对此,业内外存在着一种困惑上海房地产业的发展怎么了?其含义是上海房地产业的发展究竟健康与否?今后怎么发展?不久前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为我们重新思考上海房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国家进行这次宏观调控的目的不是要打压房地产市场,而是为了房地产行业能够长期、健康、稳定刨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6月18日下午,应邀到武汉参加“宏观调控与湖北房地产业发展论坛”的巴曙松博士说,今年4月底以来,国家针对房地产业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短期内可能会给房地产业的发展带来一定影响,但从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眼光来看,这次宏观调控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中国房地产业发展中长期向好的格局也不会因此出现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土地·金融·消费——房地产新政扫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五月前后,对房地产业界来说,是一个多事之秋,有人更称之为“夏天里的冬天”,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这期间,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陆续出台,以及国家有关部门对于房地产政策的一些调整,很容易给人一个信号,那就是国家将严格保证房地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加强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房地产“泡沫”可以休矣!  相似文献   

5.
当前,上海乃至全国的房地产业正处在一个调整转型期。在中央宏观调控的指引下,经过不懈的努力,2006年的上海房地产业在调整中达到相对稳定。宏观调控成效明显.房地产市场总体稳定。  相似文献   

6.
吴迅 《上海房地》2005,(1):42-44
前年下半年以来,国内房地产业出现投资增长过快、房价涨幅过大的情况,并直接导致了钢铁、水泥等行业的过度投资,造成煤电油运供应紧张,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针对这些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房地产行业进行调控。本市房地产市场在这样一个宏观调控的大环境下,也出现了阶段性调整的态势,这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与利润增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浙江房地产》2005,(1):7-19
这次全省房地产业工作座谈会是一次工作例会,主要目的是回顾总结去年工作,交流房地产管理经验,共商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业发展对策,研究部署今年工作思路。这次会议的召开,厅党组十分重视,陈继松厅长还专门作了批示,他指出要充分肯定近年来房地产业取得的成绩,充分肯定各级建设主管部门所做的工作,充分肯定宏观调控以来我省房地产发展的良好环境。他要求各级房地产管理部门要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8.
4月底以来直至今天,房地产业在政府连续颁布出台的政策下受到了强劲的冲击。尽管每一位房地产从业人员都明白这是国家为抑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而采取的一种宏观调控办法,但这样的冲击的确给房地产业的发展摆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对国家的政策,我们应该赞同;对目前的处境,我们必须思考。因为中国房地产业已经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为此,本刊四位记者采访了房地产业以及与房地产业紧密相关的行业和部门的人士,听听他们对所面临的问题的思考、判断和决策。  相似文献   

9.
最近国家频频出台一些对房地产业进行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如调高资本金率、严控房地产开发贷款等,由此发出一个信号:房地产业发展过热急需降温。  相似文献   

10.
周宝森 《上海房地》2004,(10):63-64
房地产企业在对国民经济全局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更要对房地产业的形势背景有清醒认识——国家宏观调控经济政策的显特征,就是金融紧缩的政策出台。毋庸置疑,房地产业受到的影响最大。国务院及国务院办公厅在今年4月27、29、30日连出三个通知,如三道“令牌”,主要意图就在于将过快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速度降下来,这显然均与房地产业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一、湖南房地产市场分析工作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房地产开发热浪滚滚,开发商不在意市场分析,特别热衷于开发。1993年下半年,国家对整个房地产业实行宏观调控后,湖南房地产市场虽不象房地产热点城市的深圳、广州、上海等地的市场一样受到很大冲击,但市道也明显清淡,为了使市场得到复苏,不得不进行市场分析,自此湖南房地产市场分析工作得到理论界、舆论界以及实务界的重视,人们对房地产市场分析的意义也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12.
房地产业的发展关系到社会各个方面、各个行业.也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这些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目前.房地产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敏感时期.以去年国家宏观调控为特征.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房地产反思的热潮.涉及房地产发展方向、定位、市场体系、开发模式及房产结构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2008年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影响下的中国房地产业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2009年是中国楼市快速发展的一年,房价依然飞快的上涨,2010年则是中国房地产业转折点的一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来抑制上涨过快的房价,在2011年初各地更是出台了强制性的调控政策,但调控的效果还要交给时间和市场来一同检验.房地产业作为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对金融有很强的依赖性,经济的逐步发展进一步表明了房地产和金融行业的关系非常密切.  相似文献   

14.
我国房地产业经过“十五”期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但过热的经济增长也促使房地产投资快速增加和房地产价格飞速增长。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全面展开,进入转型期的房地产业开始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的方向发展,房地产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开始有所缓解,房地产市场中的一些无序状态得以初步改变。具体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相似文献   

15.
完善住房政策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加大土地的宏观调控力度促进相关配套政策的出台近几年,是宏观经济发展的上行期,也是房地产业发展的高位平稳运行时期。在这样一个阶段,如何抓住机遇,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房地产业继续领跑宏观经济,又能保持房地产业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是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当前北京房地产市场的基本情况2003年全市实现房地产业增加值185.9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8.4%,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1%;2003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202.5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  相似文献   

16.
王平 《房地产导刊》2004,(93):56-57
我谈一下宏观调控。对于这次的宏观调控,不管谁当政,都会这么做,因为每个人心里没底,我们在那么严的基础上习惯了,大家知道行政手段出台了。可以说,这次的宏观调控,不是冲着房地产来的。这次宏观调控对全国房地产影响是非常大的,但对广州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最近的报刊上,陆续发表了一些对房地产业宏观调控成效“质疑”的文章。对此,讲一讲个人的探讨性意见。去年,我国政府对以住宅为主体(这些年来住宅投资占房地产投资70%左右)的房地产业进行了宏观调控。调控的主要任务是,坚定不移地解决突出问题,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宏观调控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是有些城市房价上涨过快、有些城市房价过高、有些城市住房供应结构性矛盾突出、市场管理比较混乱、投资增长过快等五大突出问题(以下简称“五大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8.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了土地使用权的有偿出让和房屋的商品化,外资和港澳台资本开始进入中国房地产业,并对房地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从宏观经济与房地产经济周期来看,1998年到2004年中国房地产业处在上升阶段,2002年中央政府开始了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并且一直持续到现在。连续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对抑制房地产投资过快增长和需求膨胀起到了明显作用,从2005年8月份开始出现了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企业数量减少、就业人员数量减少等一系列行业紧缩后果。因此2004年可以看作是房地产业的高峰时期。  相似文献   

19.
房地产业作为一个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产业,其融资渠道也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充足的资金支持对房地产业来说就其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危机的影响,房市泡沫的出现,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等的影响,房地产业的资金链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考验。文章主要基于房地产业融资渠道视角对中国房地产业进行分析,最后对投融资渠道的选择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房地产业作为一个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产业,其融资渠道也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充足的资金支持对房地产业来说就其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危机的影响,房市泡沫的出现,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等的影响,房地产业的资金链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考验。文章主要基于房地产业融资渠道视角对中国房地产业进行分析,最后对投融资渠道的选择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