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慧 《中国物价》2012,(4):40-43
2004年以来房价快速上涨背景下城镇居民家庭买不起房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利用房价收入比指标分析了1998—2011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住房支付能力,结果显示城镇居民家庭整体住房支付能力在逐步增强且已趋近符合中国国情的房价收入比合理区间。随后笔者深入分析了导致被社会所普遍认知的"买不起房"与城镇居民整体住房支付能力逐步增强这一对矛盾的原因,并对当前房地产宏观调控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2009年,中国楼市从"冰点"到"高烧",房价"一击冲天",社科院蓝皮书甚至断言:我国已经85%的家庭买不起房,广大公众已经呈现出面对高房价难以企及的局面。而面对疯狂上涨的房价,2009年底和2010年初国家已经出台了连续的调控政策,那么百姓如何看待目前的房价,又如何评价这些政策呢?  相似文献   

3.
李菲 《市场论坛》2005,(8):56-58
住房问题可谓是现下最为严重的城市社会问题之一。在房地产业红红火火.地产富豪大批涌现的同时我们要看到的是:房价偏高,房价增长幅度过大,相当一部分居民购买不起房。  相似文献   

4.
微博     
《浙商》2011,(18):26-27
[买不起房,就去阿里巴巴?]昨晚记者从阿里巴巴获得证实:为了让员工安居乐业,该公司于昨日宣布推出30亿元的“iHome”无息置业贷款计划,并投入5亿元成立教育基金,解决员工子女的学前和小学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5.
美国人如何买房邓小河在美国,高收入家庭可以一次性付款购买住宅,而且拥有一套以上的住宅,包括还有供度假用的别墅,但其为数不超过美国家庭的10%。低收入家庭一般买不起商品住宅,只好居住由政府提供的低租金公共住房,这类家庭所占比例也不大。美国绝大部分为中等...  相似文献   

6.
速览·声音     
《中国市场》2010,(1):9-9
“说实话,以我的工资来算,大概也要十多年才能买到一个小房,还买不起大房。” ——南京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季建业  相似文献   

7.
居高不下的房价已经演变为万众瞩目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也引发了人们对我国房地产业是否存在泡沫的质疑和争论。而住房价格上涨过快,不仅违成了大量普通群众买不起房,直接影响城镇居民家庭住房条件的改善,同时,也会导致银行信贷结构的不合理,加剧银行信贷风险,进而影响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本文分析了房地产价格形成的成本因素,并给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四川物价》2007,(5):29-30
阅读:中央党校教授王东京不久前在《21世纪经济报道》撰文说,解决住房问题,当下政府的思路,一是由市场提供商品房;二是由政府补贴开发商建经济适用房或廉租房。顾名思义,市场提供的商品房,要随行就市,受供求左右,房价近年节节攀升,穷人收入低.买不起,于是怨声载道,矛头直指开发商。而政府资助的经济适用房,由于僧多粥少,买到房的拍手称快,买不到的则扼腕叹息,苦乐不均,  相似文献   

9.
住房作为人们生活必需品,是实现安居乐业,社会保障和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当前居高不下的房价使得中低收入家庭面临着买不起房的困境,而同处亚洲的新加坡却成功的解决了不同收入群体的住房供应供应的难题,研究新加坡住房保障制度的成功经验对完善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商界名家》2007,(3):33-37
因房价猛涨,逼得一些收入微薄的人想出一个点子,把买不起高品房的无房者联合起来,“我建我家”——自己掏钱,自己买地,自己建房,自己居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四川物价》2008,(1):30-31
阅读:据联合早报网报道:为协助既不符合廉租房申请条件又买不起经济适用房的夹心层家庭—尤其是拆迁户—解决住屋问题.江苏省泰州两年前率先试行了下人与政府共同拥有经济适用房新模式。2007年6月,江苏省进一步把这个“共有产权、租售并举”政策推广到全省,到年底全省约有1500户家庭受惠。打个比方,在新模式下,  相似文献   

12.
《四川物价》2004,(12):38-39
阅读:据《北京娱乐信报》报道,随着个人消费信贷规模的急剧扩大,我国一些大城市居民已经悄然成为高负债一族。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的刘建昌指出,根据各地统计局公布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人口、个人消费信贷余额计算,上海家庭债务比例高达155%,北京、青岛、杭州、深圳、宁波等市家庭债务比例分别达到122%、95%、91%、85%、79%,  相似文献   

13.
速览·声音     
《中国市场》2010,(5):9-9
“说实话,以我的工资来算,大概也要十多年才能买到一个小房,还买不起大房。”——南京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季建业 “未来两年,人民币将成第三大货币。” ——“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  相似文献   

14.
张路 《商》2014,(25):157-157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买卖市场出现了有违市场经济发展的行为,房地产泡沫十分严重,投机倒把行为十分严重,政府对土地财政过度依赖,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畸形发展,中低收入者买不起房,房产企业获得暴利,违规开发,逐渐积累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5.
陈高岩 《中国科技财富》2010,(16):227-227,226
我国住房保障开展起步晚,但发展较快,尤其近两三年中央以人为本观念指导下,保障住房发展尤为迅猛,现保障体系中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各方面发展已相对成熟,但公共(经济)租赁房这一新模式刚起步,个别城市已进行试点并出台了公共(经济)租赁房的相关配套政策,现建设部已对公共(经济)租赁房的对象进行明确即针对不符合经济适用房条件又买不起商品房的中低收入家庭(通常称第二夹心层),而第一夹心层则通过扩大廉租房保障范围,实现与经济适用房实现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个人消费信贷规模急剧扩大,在一些大城市出现了“高负债族”。北京的家庭债务比例(即家庭债务与家庭收入之比)高达122%,已经超过了2003年美国的家庭债务比例115%;上海家庭债务比例高达155%;青岛、杭州、深圳、宁波等城市家庭债务比例也分别达到95%、91%、85%、79%。  相似文献   

17.
现在中国大多数的城市的房价远超其价值,已经产生了泡沫,普通家庭已经买不起房却需要房,房奴的壮大势必影响社会的发展。为遏制房价过快增长,抑制炒房,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和政策,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并用,从抑制需求、增加供给、加强监管等方面对q-国房地产市场进行了全方位调控。该文以房地产调控政策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了地产调控的功效与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房地产市场有一奇特现象,表现为:一方面商品房空置率很高,许多楼房建好后在那里闲置着卖不出去,占压了大量资金;同时,房地产投资热依然热烧不退,甚至一度被媒体称为“泡沫经济”。另一方面,商品房价格却又居高不下,且刚性攀升,高涨不断,消费者想买买不起,“望房兴叹”。这种违背市场经济供求规律的现象为什么会存在?原因颇为复杂,有必要对之追根溯源——  相似文献   

19.
王玥 《理财周刊》2004,(6):20-23
虽说全国抑制炒房的风头愈来愈紧,但目前看来,各地房价却并没有太多的缓和。据了解,一季度,除北京商品房均价有所下跌以外,其余普涨,有的地方的房价涨幅甚至创下新高,这不免让更多的入觉得买不起房了。房价何时才能理性发展呢?  相似文献   

20.
《华商》2010,(10):12-12
许多人都认为房价高是开发商抬上去的,搞得大家都买不起房。这样的看法也不能说完全不对,但是极其片面。如果没有买方愿意出高价,开发商不可能抬价,或者说抬价也没用。现在的房价高基本上是买房的人愿意出高价,再加土地供应不足,是买方和卖方共同决定的价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