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是恶意套现风险。开发商由于自身实力不足,或项目销售、资金回笼情况不理想,就可能通过公司员工、股东、关联企业等关系人以虚假按揭贷款的形式套取银行信贷资金。二是贷款挪用风险。开发商将购房款入账后,由于经营不善或将资金挪作他用,导致楼盘烂尾,不能按时按质竣工交楼,往往引起购房人与开发商之间的纠纷,导致借款人还款意愿下降,  相似文献   

2.
引言: 随着政府对楼市调控政策的持续,房地产销售形势愈加严峻,为缓解销售及资金压力,国内开发商为增加项目的销售亮点及附加值,同时绕过政策限制,进行了各种创新尝试。设计创新作为产品创新重要分支,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当前调控背景下,国内房地产行业的一门显学。  相似文献   

3.
所谓“假按揭”个人住房货款是指不以真实的购买住房为目的,开发商以本单位职工及其他关系人冒充客户作为购房人,或是开发商虚拟若干购房人,以这些购房人的名义与其签订虚假的购房合同.再以这些购房人申请按揭贷款,从而套取银行资金。这样.开发商能够尽快“销售完”房屋收回投资,乃至实现获利。  相似文献   

4.
所谓虚假按揭.是指当开发商资金不足或房产中介商谋取高额中介费时.申请与银行合作的出发点是为了套取银行贷款,他们为达到目的.不惜采用种种办法,让楼盘迅速按揭.造成表面热销的现象.并使资金迅速回笼,从而使企业资金实力充足.有更多的实力进行扩大经营,或以低利率的个人住房按揭满足借款人其他  相似文献   

5.
警惕按揭贷款的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房按揭贷款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开发商资金实力风险、开发风险转嫁、时间与价格风险、违约风险、代办风险和抵押物处置难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董彪 《南方金融》2023,(5):3-14
预售制和现房销售制是商品房销售的两种形式,目前我国以预售制为主,部分地区正在开展现房销售试点。分别从销售对象、隐含风险、融资、商品房价格、价值理念等视角,对商品房预售制和现房销售制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商品房预售制侧重于交易自由和效率,而现房销售制侧重于交易安全和秩序。选择商品房预售制抑或现房销售制,与城市化进程和规模以及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性和成熟度相关。现房销售制替代预售制是大势所趋,但目前我国宜采用预售制和现房销售制双轨并行的模式,有条件地推进现房销售制。为了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隐患,应进一步强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改变目前监管规则零散和效力位阶相对较低的现状,增强法律规范的完整性;对不同类型预售资金实施差异化监管,严格预售资金的发放条件和进度;建立预售商品房市场的准入制度和预售资金监管制度,压实银行和房地产开发商的主体责任。  相似文献   

7.
提高企业资金运营能力的重要环节是销售上钢一厂朱如玉资金是企业综合实力的表现,企业经营活动必须有足够的周转资金,一个持续经营的企业一刻也不能没有资金,资金对企业而言,就像人体血液一样,需要永远流动,在流动和周转中实现增值。从一个企业来讲,提高流动资金使...  相似文献   

8.
北京商业银行与北京今典房地产开发商联手推出“开发商贴息委托贷款”业务,解决开发商资金问题。  相似文献   

9.
李留宇 《国际融资》2011,(11):35-36
标准普尔发布了《压力测试显示若销售重挫,可能严重打击许多获评级中国开发商的流动性状况》行业报告,并于9月27日召开媒体电话会议,公布其对于中国房地产开发商流动性压力测试的分析和研究成果。标准普尔流动性测试显示:在销售下降的情况下中国房地产开发商的流动性状况,并认为流动性不足将给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带来严重打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福州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销售形势异常火爆。但是,个别开发商在市场竞争中采用的不规范销售行为,却导致了许多问题,直接损害了购房人的利益。因此,为严格规范开发商的销售行为,切实保护购房者的利益,笔者呼吁商品房“内部认购”应叫停。  相似文献   

11.
董懿 《上海会计》2002,(9):18-19
我国的房地产开发业在经历了大起大落之后,目前又处于高涨阶段。如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慎重选择投资项目在当前尤为重要。笔者就此谈些看法。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投资特点 1.投资周期长。房地产开发项目从投入到产出一般需要2—3年时间,有的周期更长。项目一旦启动,又很难逆转。 2.资金需求量大。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少者需几千万元资金,多则需以亿计的资金。其中约30%的资金可从预售款取得,70%的资金要开发商自筹。银行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贷款一般要在土地拆平以后才给予贷放。开发商至少必须具有拆平土地(约占总成本40%)的资金实力。  相似文献   

12.
按揭是抵押贷款的一种特定形式,商品房按揭销售即指在商品房买卖过程中.购房者以即将购得的房屋产权作抵押,向有关银行的住房信贷部门取得贷款,以获得所需购房资金的活动。发展商品房按揭销售业务,给金融部门创造了较好的资产投资市场,从而提高资产质量,增加收益:给购房户提供相应的购房资金,使其提前实现了住房购买力;为房地产开发商挖掘了一定数量的住宅消费群体,  相似文献   

13.
完善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制度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行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制度的缺陷是由开发商获得并支配大量隐性财政补贴,导致经济适用住房户型面积失控、销售对象失控。必须从经济适用住房的土地供应、开发建设、价格构成因素、补贴方式和供应制度等方面加以改进,以保证经济适用住房和政府补贴资金公平、公正分配并取得更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第三方保管房屋预售款房地产市场上的大部分都是现房销售,而带有预售性质的房屋与中国预售体系的根本差别在于,美国开发商在交房之前无法从购房者那里拿到资金。购买预售房时,开发商先与顾客达成预订意向,通常要有一半以上的公寓被预订,开发商才能从银行取得建  相似文献   

15.
在商品房销售中,期房销售同现房销售相比因其变数多,风险性较大,促使开发商不断以各种新招来吸引购买,而这一切优惠招数很可能都是让你步入陷阱的诱饵。  相似文献   

16.
最近以来,房价持续大幅度上涨引起民众的众多非议。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出现了征地上的农民抗争、野蛮拆迁、开发商数目庞大且行业整体暴富、房地产高价势头不减等问题,房地产开发业成了一个不健康、不称职的行业。房地产开发是房地产金融、策划、设计、建筑以及销售、产权代理各个方面的全过程,但开发商仅仅做了一个策划的工作。在国外,开发商是提供金融服务的,但在我国开发商的资金是来自银行和购房者的。开发商只提供策划的服务, 本身只应该得到一个咨询企业策划商的报酬,但他们最终得到的利润比所有供应商加起来的还多。开发商层层叠加的结果,就是房价不可控制地高涨。  相似文献   

17.
李磊 《时代金融》2007,(6):1-12
随着中国宏观调控的逐渐深入,中央政府收紧地根、银根和税务的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开发商造成的资金方面的影响是致命的,尤其是北京等地出台的房地产项目未封顶无法办理按揭贷款的新政,更是减少了开发商通过银行融资的渠道,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内许多房地产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变得更为急迫。而对于上市的房地产公司来说,由于整体融资能力较强,资本运作水平也比较高,反而成为本轮房地产调控中的受益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张梦 《理财》2008,(7):83-84
近期,国内部分城市的楼市成交量出现了萎缩迹象。同时,严格的信贷政策及上市等融资渠道受阻也让一些开发商患上了“资金饥渴症”,于是一些开发商打出了“分期首付”的旗帜,期望通过促销加速资金回笼。  相似文献   

19.
对开发商来说,目前的房屋降价促销,与一年以后、甚至是两年以后的原价销售或提价销售的收益是一样的,因为银行贷款加上部分民间借贷的年利率总体在10%以上,死扛一年后,一平米卖两万与现在卖一万八没什么分别。  相似文献   

20.
《云南金融》2011,(3):22-23
美国:第三方保管房屋预售款房地产市场上的大部分都是现房销售,而带有预售性质的房屋与中国预售体系的根本差别在于,美国开发商在交房之前无法从购房者那里拿到资金。购买预售房时,开发商先与顾客达成预订意向,通常要有一半以上的公寓被预订,开发商才能从银行取得建筑贷款,正式开始建造。顾客在初期支付的订金通常为数干至一万美元,由第三方保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