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纵观世界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在推进政府预算改革进程中,无一不是在加强财政预算监督,推进预算公开透明度中取得成功的。没有预算的政府是看不见的政府,有了预算不公开,仍然是看不见的政府,而看不见的政府不可能是负责任的政府。提高政府预算透明度,保证纳税人的知情权,是建立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的内在要求。本文从分析提高政府预算透明度的必要性入手,分析制约政府预算透明度的因素,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政府预算透明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金展庆 《财政监督》2012,(15):56-58
一、提高财政透明度是世界各国的共识目前,关于财政透明比较权威的定义是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财政事务部的Goarge Kopits和Jon Craig给出的。Goarge Kopits和Jon Craig把财政透明定义为"向公众最大限度地公开政府结构和职能、财政政策意图、公共部门账户和预测。  相似文献   

3.
预算透明:责任政府建立的前提政府是人们为解决自然状态下个体冲突而产生的一种超个人的契约组织。单个人而非政府是社会的价值基础。政府因公众的同意而具有存在的合法性,依众多的个人而生存,提供民众需要的、单凭个人力量无法提供的公共产品。所谓的责任政府是指能够按照公众意愿,有效率地使用公共资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但责任政府不是与生俱来的,它的建立需要公众的参与、约束与监督。与私人事务由私人根据市场规则决策不同,公共事务的决策只能通过政  相似文献   

4.
公民权利、民主预算与预算信息公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源于权利。公民权利的天赋性、至上性,既是国家权力合法性的依据,也是现代民主政治和宪政制度安排的终极目的。"主权在民"的宪政原则,客观上要求实行民主预算。形式上,政府预算是政府的年度收支计划,本质上则是以宪法及相关法律为基础的综合性契约,它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受社会公众委托,通过民主政治程序配置纳税人的税款,并将其转化为"一揽子"公共品的一种公共治理机制。因此,社会公众有权利要求获得充分、真实的政府预算信息,政府也有责任向社会公开预算信息及政务信息。  相似文献   

5.
<正>财政预算透明度问题已成为我国财政改革、发展中一个十分突出问题。如何公开财政预算信息,特别是公众能够及时、充分地获取政府的财政预算信息,以正确评价政府公共预算受  相似文献   

6.
广西将打造透明财政放在了重要位置。所谓透明财政,就是指财政的政务公开,即将财政的决策、预算、执行、决算等情况进行公开,实现政府理财活动的公开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确保财政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打造透明财政是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是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表达权的具体实现途径,是确保财政资金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有预算会计系统的局限性引发了理论界与实务界的改革诉求。理论研究者们希望通过引入西方国家的政府会计概念与企业会计中的应计制基础对我国现有预算会计系统进行改造,以便披露完整的政府财务状况与运营业绩等财务信息。然而,一味强调以政府会计取代预算会计,在政府会计系统中直接提高应计制运用的比重,又必将削弱会计系统的预算管理功能。本文借鉴了IPSAS第24号准则等规范的做法,分离并协调政府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系统,试图改变政府会计改革的两难局面。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预算的特征和原则,为我国正在进行的部门预算改革提供一个相应的理论参照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央各部委和部分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公开工作的不断展开,社会各界对建设透明财政体系的关注和期盼越来越高。以透明财政建设助推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财政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和公共财政框架的逐步建立,从管理型政府向"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财政透明度问题提到日程。财政透明是促进效率、保障政府和官员负起责任的一种方法。提高财政透明度是完善财政预算的前提,是加强财政监督的基础。目前我国在财政公开透明上取得了进步但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公开信息不全面,不详细,等问题,由此导致我国财政透明度较低。本文通过对我国财政透明度的现状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提高财政透明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层政府良好的公共财政信用是政府信用体系的基石,也是民众与政府密切沟通的保证,基层政府公共财政信用处于较低水平,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在已有学者研究中,更多的是把政府的财政信用局限于对政府财政偿还债务的态度和品质评价的狭窄范围,对此我们提出有着更加丰富内涵的公共财政信用,即以对基层政府财政运行体系的信誉和形象为评价对象,一是设定指标体系对基层政府公共财政职能履行过程中的信用及信用弱化进行指标衡量与约束;二是提出对影响基层政府公共财政信用的制度及行为因素进行调整与优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部门预算公开:评述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雍君 《中国财政》2012,(12):24-27
2000年,6部门引入了部门预算报告制度;2009年,财政部首次公布了中央政府本级预算;2010年,75个部门公开本部门的预算;2011年以来,部门预算公开的范围与详细程度逐步提高。从2000年开始,中央政府的6个部门在汇总报告的政府预算基础上引入了部门预算报告制度,各自单独向全国人大呈交本部门的年度预算,经审查批准后作为法律文件  相似文献   

13.
预算公开是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是政务公开的一项重要内容。推进预算公开,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依法理财、民主理财,是加强预算管理、促进民主监督的有效形式,是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建设的有力保障。近年来,预算司积极推进预算公开,不断增强预算透明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4.
4月23日,财政部率先向社会公开了2012年部门预算,拉开了今年中央各部门公开部门预算的大幕。截至4月25日,报送全国人大审查部门预算的部门和单位全部公开了部门预算。自2010年我国首次推进部门预算公开以来,力度逐年加大,每年都有新进展。不仅公开部门预算的中央部门数量增加、公开的时效性增强,而且公开的部门预算内容更细更实,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在预算公开工作开展之初,中央各部门都是自行制定标准公布预算报告,形式多样、内容单一,且对于预算增加或减少的解释说明也十分简略。经过两年的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15.
中国政府预算公开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预算公开是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是优质财政管理的重要特征,也是促进政府管理实现经济、效率、效益的重要方法。近年来,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积极推动财政预算公开,向社会摊开自己的账本。本文将简要介绍中国政府预算公开的现状,分析预算公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动政府预算公开的对策和建议。一、中国政府预算公开的现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财政预算经历了由国家机密、不得向社会公开到部分预算向人大代表公开再到预算向社会公众公开三个历程。1951年颁布的《保守国家机密暂行条例》规定:国家财政计划和国家概  相似文献   

16.
正在现时的中国,面对已然达到十多万亿规模的政府财政资金,如何才能"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如何保证预算资金沐浴在公开透明的阳光之下?如何实现"依法用好百姓钱"的政府理财目标?这些常话常新的议题已然成为现代国家治理必须正面回应的重要时代命题。或许可以这样说,只有建立起"公开透明、科学规范、廉洁高效、完整统一"的现代财政监督制度体系,实现建设责任政府、高效政府、廉洁政府的改  相似文献   

17.
陈辰 《理财》2011,(5):76-77
一、公共预算公开的内涵公共预算公开是指预算的依据以及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决算、内容整个过程都必须依法通过相应方式向社会公开。对于预算公开的主体和对象,学界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观点。广义的预算公开,其主体、对象和内容更加广泛,预算公开的主体包括掌握预算各个阶段信息的主体,不仅仅指各级政府,而预算公开的对  相似文献   

18.
杨轾波 《财政监督》2012,(33):61-62
2012年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有关改革的话题再次成为热议焦点。2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宁要微词,不要危机》,强调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赵启正强调,深化改革的时机到了,我们会继续坚定地前进。世界银行与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编制的《2030年的中  相似文献   

19.
预算透明,就是让反映政府活动、体现政府职能的预算收支以及相关的预算制度、政策等全面公开,让公众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懂。即:一要公开,让公众看得到;二要详细,让公众看得清;三要明白,让公众看得懂。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在公共财政与公共管理方面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预算会计越来越难以满足公共领域的信息需求,政府会计改革势在必行。然而,在我国既定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下,如何能既提高会计系统的信息含量与质量,又不削弱会计系统预算管理的重要功能,成为改革的难题。本文从分析现行预算会计的局限性着手,对政府预算会计与政府财务会计结合方式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