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新保守主义是美国冷战期间兴起的重要政治思潮之一。冷战结束后,这种政治思潮仍对美国内政外交政策发挥着深远广泛的影响。美国新保守主义思潮的形成与发展可以回溯到18世纪末形成的保守主义思想,其发展历程深受美国国内政治发展的影响。新保守主义的政治思潮以美国民主与价值观为核心,全面地影响着美国对外政策,并且新保守主义影响下的美国外交理念的核心目标是维护和重构美国主导下的"新世界秩序",以捍卫和加强美国的国家安全与利益,促进传播美国的价值观念。新保守主义极力主张美国积极干预国际事务的对外政策,以确保其全球霸权与领导地位,尤其要肩负起西方自由世界领袖的重任。当前,新保守主义思潮的外交理念是美国对外输出民主,实行单边主义,加强意识形态攻势,维护美国霸权地位的思想基础,其对当前美国外交影响具有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只有比较才有鉴别。这对于我们打破所谓的"美国民主迷信"、"选举原教旨主义",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中国政治自信起到重要作用。长期以来,西方世界就一直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视同为"一党专政",却忘记美国总统是典型的"个人(总统)专制";他们也一直抨击中国不是民主国家,却忘记小布什决策发动伊拉克战争,即使已经错了,仍然不能自我纠正,更谈不上对伊拉克和美国人力资本损失和经济损失承担任何后果,付出任何代价。近年来,国内也有很多人觉得中国的政治制度远不如西方,对中国的政治制度缺乏信心,有自卑感,每每谈到政治、民主、自由,就"言必称希腊",对西方充满羡慕感,认为自身落伍于时代,落伍于世界。我的评价是:中国共产党人承受着世界上最庞大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面临着世界上最复杂的国情,却在最短的时间内为世界作出了最突出的减贫贡献、增长贡献和  相似文献   

3.
<正> 冷战结束前后世界政治中的一大景观,是美国广泛和频繁地进行对外干预。干预的地理范围几乎遍及五大洲各主要区域,干预的问题近于囊括当代世界所有重要事项,干预方式既有美国的单边行动,也有美国支配或担任主角的联盟多边行动和世界组织行动,干预手段从外交、对外宣传、经济酬赏、经济强制,直至隐蔽行动、武力威胁、军事干涉和常规战争。本文将以对外政策目标的国际政治理论分析为基础,说明冷战后美国的一般对外政策目标,亦即其对外干预的基本动机和方向,并对这些目标进行归类,估计它们的轻重缓急次序以及为之进行干预的不同强度。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以后,全球的政治、军事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全球局势由原来的冷战、对抗逐渐转变为和平、对话,但所谓的"边缘地带"的重要性却并没有下降。在新世纪来临之际,不同国家和利益集团在边缘地带的利益冲突和对抗还有可能进一步加剧,也不排除这种对抗和冲突升级为局部战争的可能。一、美国不会轻易放弃台湾这艘不沉的"航空母舰"由于台湾特殊的地理位置,无论  相似文献   

5.
冷战时期不同意识形态的冲突湮灭后,人类出现了全球范围的认同危机。美国也难逃此劫。性别、民族、种族等群体认同,分权主义者对州权的认同,知识界与政界的精英们对全球化与超国家的向往都危及到美国人的国家认同。认同政治的兴起对美国国家认同的关键部分———文化与政治信条构成了挑战。这不仅是国家权力衰落的体现,也说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契合对一国的发展至关重要。各国如何因应具体国情在制度设计上接受“认同政治”的挑战,培育出理性的、参与的、团结的公民,这在一定意义上将会决定这个国家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经济实力是美国国家实力最基础的组成部分。经济,是美国军事实力得以维持的基础,也是美国社会与文化繁荣的物质保障,与政治、军事和文化等密切相关。美国经济绝对实力总体上稳步上升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经济绝对实力总体上呈现稳步上升态势;而且从绝对值来看,  相似文献   

7.
罗伯特·达尔(Robert A.Dahl)是当代美国政治学大家之一,主要研究西方行为主义政治学以及政治民主理论.达尔的《论民主》《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等著作被认为是当代西方最具影响力的多元主义民主理论著作.他的多元民主理论批判地继承了麦迪逊式民主理论、平民主义理论以及精英主义理论,反映了20世纪中期美国社会政治多元化对民主提出的新要求.达尔认为多元主义民主把民主的价值与事实相结合,将"理想国"的民主与现实相结合,构成了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制度与规则阐述十分到位的"多元主义民主理论".在这套理论体系中,达尔民主思想的核心原则便是社会分权制衡和利益集团的理论(多重少数人的统治).达尔眼中的民主是怎么得来的?众多政治集团或者经济集团为了利益互相竞争,继而影响了统治阶层的政治决策,使得国家和社会体系中不同的需求最终都会得到满足,从而形成一种国家与社会秩序稳定的态势.  相似文献   

8.
萨达姆之后:美国中东霸权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以美国中东霸权未来所面临的挑战为线索 ,前瞻伊拉克战争对中东政治和世界政治的影响 :在安全层面 ,美国将面对伊斯兰极端主义恐怖势力反弹的挑战 ;在推进中东民主化方面 ,美国将面临西方与阿拉伯伊斯兰政治传统在民主理念上的矛盾 ,同时在现实领域中也面临着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借民主化崛起的压力以及如何处置盟友君主专制制度的困境 ;在文化方面 ,“9·11”事件后在美国媒体推波助澜下日趋彰显的“文明冲突”的阴影将更加迫近 ;在美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方面 ,对于中东国家中的盟友与半盟友国家 ,如何避免“9·11”事件和伊拉克战争造成的消极影响 ,而使双方关系得以修复和巩固 ;对于“无赖国家”和“邪恶轴心” ,美国是否有决心和能力义无反顾地依次进行整治 ,都对美国的中东霸权战略构成了挑战。  相似文献   

9.
由于人类社会存在着普遍的冲突,所以,政治生活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能够解决人与人之间各种可能的冲突;由于人的‘主体性’的崛起,使得自由的问题成了与我们每个人切身相关的问题,所以"构建自由"与不断的拓展人们的真实自由成了对政治生活的进一步要求。在民主的政治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各种可能性冲突不仅将会得到有效的解决,而且我(们)、他/她(们)的自由都会走上不断最大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性地区主义实践形成潮流,但东亚共同体议程在美国的干涉下受到挫折,地区自主性被否定,维持着美国霸权的"政治东亚"概念即亚太化的东亚。从东亚的政治发展史和地区主义思想史来看,古代帝国权力具有一种自在的文明共同体意义,但近代以后的军事帝国主义、政治霸权主义模式强迫性地造成东亚的战争与分裂,日美同盟主导的冷战体制阻碍着地区主义价值共识和政治认同的形成。东亚地区政治的分裂在近代表现为列强的军事殖民主义战争;在二战后表现为中国、朝鲜半岛的分裂化和中国海洋周边的美国军事基地化;美国根据"中国威胁论"保持围堵性军事基地,从而获得压迫中国、保护台湾地区、驻扎日、韩的霸权利益,日本则作为美国遏制中国的工具获得了回避战争责任、扩大海洋岛屿控制的次级利益。在被美国亚太化的"东亚"政治格局下,中国是最大的利益受损者,因此应该积极探讨符合中国尊严和利益的东亚地区主义议程。  相似文献   

11.
《环球财经》2008,(7):8-8
世界是否会爆发新的地缘危机,从而将全球经济推入更深不可测的深渊?随着次贷危机的不断蔓延,这种担忧正在不断加剧。 这种担忧多少来自于历史的记忆:世界现代史上的重大经济危机,往往都会引发剧烈的地缘冲突。比如,世界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直接引发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世界大战,冷战后美国最大规模的海外出兵——两次伊拉克战争,更是与美国冷战后最严重的两次经济衰退如影相随。  相似文献   

12.
何谓金融?     
美国于2007年7月,出现次贷危机。到2008年秋,次贷危机进一步演变成全方位的金融危机。在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公司倒闭之后,美国的金融危机不仅裂变成全球金融危机,而且转变成十足的经济危机,对全球经济形成严重冲击,给多国带来社会失业、政治动荡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3.
"伊斯兰恐惧症"(简称"恐伊症")是一种将各种涉及穆斯林的社会问题和公共危机归结为"伊斯兰威胁"的思维定势。这种意识形态根源于西方"东方主义"传统中的文化偏见。在美国借"大萧条"和二战的契机构筑世界霸权的过程中,这种文化偏见与冷战意识形态相结合,使美国人对穆斯林的态度日益僵化。随着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霸权危机的爆发,恐伊症在美国初现。其中,由外交危机造成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冲击促使了恐伊症的萌动,由内政危机造成的右翼崛起促使了恐伊症的扩散。恐伊症在美国霸权的重整过程中得到强化。而在冷战结束后,由于"伊斯兰威胁"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因苏联解体而产生的"威胁的空缺",恐伊症趋于膨胀。逐渐嵌入美国霸权意识形态之中的恐伊症,在九一一事件后间接为"帝国迷思"的再造、美国霸权的扩张提供支持,并由于其深厚的文化根基、保守派的极力鼓吹而产生"后坐效应",不仅对美国人甚至全世界认知伊斯兰教的方式造成影响,更增添了美国对伊斯兰国家外交的不确定性,增加了美国霸权政策调整的难度。  相似文献   

14.
正一、研究缘起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有着坚实丰富的物质基础,此外与世界各国的政治文化的交流也在不断深化。然而,当今日新月异的"自媒体"时代以及各种暗流涌动的西方社会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宪政民主"及所谓西方普世价值等)给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诸多挑战。早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大学校园中的思想早已混沌。当  相似文献   

15.
新自由主义与“华盛顿共识”的理论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斌 《开放导报》2008,(4):44-48
本文论述了新自由主义的本质和流行全球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批判了新自由主义的改革观,指出新自由主义本质上就是“市场原教旨主义”,它对自由市场抱有极端教条主义的态度,拒绝承认自由市场经济存在任何缺陷和失灵,反对一切政府干预政策和社会改良措施。新自由主义与旧自由主义相比没有更多的理论创新,相反,它武断地否定西方经济学各个流派的研究成果,诸如市场经济在微观和宏观上存在的各种缺陷,在各种条件下可能出现的市场失灵如外部效应、信息不对称等。倘若运用新自由主义作为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恰恰非常不利于借鉴西方经济学各种流派的研完成果。  相似文献   

16.
中东国家的政治发展问题一直为人们所关注。从“中东例外论”到“民主改造论”的变化 ,表明美国在中东战略上由维持现状转向谋求全面整合与“改造” ,力图构筑美国主导下的“中东新秩序”。这既是冷战后国际格局演变的反映 ,又是美国的自身利益、国民文化心态、新保守主义势力的抬头等诸因素促动的结果。但是 ,美国在中东地区所倡导的“民主化”是建立在“美国化”基础之上 ,具有强制性和越俎代庖的特点。这不仅使美国“民主改造”中东的目标难以实现 ,“民主改造”的过程也充满着风险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7.
建立在以"礼"、"仁"结合为本体的政治哲学基础之上的伦理政治观,不仅包含着政治意识、政治价值、政治心里等方面的内容,而且其本身就是政治的最高原则。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政治社会化过程集中体现为儒家学说的传播、延续、变化和发展。传统政治社会化的深远影响启示我们,文化的因素对于政治社会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马克思主义角度来看,世界经济是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基础。由于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全球经济不同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生产国内集中和垄断资本民族化的特征,由此也带来了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的新变化。作者分析了当今经济全球化下世界经济的新特点以及相应的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的新变化,提出跨国生产和跨国金融替代了传统的民族的生产和金融,跨国垄断是目前世界经济最主要的特征。由此跨国垄断资本正在塑造一种全球意义上的"资本帝国"。在这种跨国垄断资本的集体统治下,虽然民族国家仍然存在,但国家正在经受跨国资本的改造,不仅国家的形态正在发生变化,政府功能也在相应地发生变化以适应世界经济的要求;资本主义传统意义的帝国主义由于跨国垄断资本形成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大国权力竞争受到了跨国垄断资本的制约和调节;但非西方大国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巨大的全球秩序规训压力;目前,跨国资本正力图按自己的要求推进全球政治与安全治理,而且正在强化着全球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19.
湖南南方宇航工业有限公司党委针对企业深化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新变化以及员工的诉求,采取"三个转化"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企业改革发展的整个过程之中,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与中心工作的有效融合,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和精神保障,满足了员工在改革过程中"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闷、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价值上解虑、行动上解疑"的新需求,形成了国企改革过程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八步图",为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可复制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20.
在对外政策分析方面,研究者应该多视角、多维度地观察和理解一项对外政策。把有关身份及话语的理论引入对外政策研究,有助于拓宽政策分析的视野和手段。在对外政策的全部过程中,确定身份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像美国这样的大国,它的对外政策往往受到身份政治的驱使和影响。国家身份不仅是一种文化建构,而且还是话语作用的产物。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对外政策,有必要考察文化与对外政策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在当代美国身份中有两个突出且不一致,甚至彼此冲突的表现——民族主义和"普世"主义。它们不仅体现在美国对外政策的话语及行动中,而且经常给美国对外政策带来错综复杂的后果。2014年夏季,为了维护自身在中东的安全利益,美国决意对叙利亚境内不断扩张的"伊斯兰国"极端势力实施空袭。但是,这一军事行动缺乏来自国内外机构的必要授权,也没有获得叙利亚政府同意。于是,奥巴马政府选择利用话语建构了一个更为"迫在眉睫"、"更为直接"的威胁——"呼罗珊集团"以及它与恐怖主义"基地"组织的联系,以便为美国主导下实施的这一空袭政策寻找到"合法性"和"正当性",为人们从经验上观察和理解美国对外政策如何受到身份政治驱使提供了一个最近的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