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不能体现学生自主性和兴趣所在,确定的选题范围和指导教师的科研方向不能完全吻合,导致指导教师有时力不从心。因此改革现有选题方式,实行学生自主性和兴趣相结合、与指导教师的科研方向相吻合、与毕业实习相联系的方式来进行,这样才能有利于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3.
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高校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本文结合社会对金融人才需求现状,对黑龙江财经学院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进行总结,以培养具备较高职业素养、较强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创新型金融人才。 相似文献
4.
从地方应用型高校财经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现状分析开始,从学生、老师和制度等角度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最后提出提升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选题是本科毕业论文的基础环节,也是决定毕业论文后续环节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选题的质量对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很大。目前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普遍存在选题偏大、涉及面过于宏观、选题范围狭窄、选题价值太低、选题表述不规范等问题。因此,可以通过采取培养问题意识、提升选题能力、明确选题原则、改革选题模式、加强选题的监督和控制等措施,提高毕业论文选题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指以应用型培养目标为办学定位的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既符合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方向,也是现代金融学和我国金融经济发展变革的需要。应用型本科教育对于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以及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金融学教学模式现状出发,以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从课程体系、教材选择、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等多方面进行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7.
8.
11.
12.
13.
论中国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金融深化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实践对我国高等院校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在人力资源终身“保值”和“增值”这一教育理念指引下,动态和科学地确定中国金融人才的分层次、阶段性培养目标,并理清各层次目标之间的衔接关系问题,同时在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5.
《南方金融》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主管、主办,广东金融学会、暨南大学金融研究所提供学术支持,集理论性、实用性、政策性于一体的金融学术期刊,连续八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多次被评为'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18年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和'广东省优秀期刊'。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金融学会云集了全区一大批高智力、高水平的金融理论工作者和实务工作者,充分发挥学会的组织功能和群众性科研的整体优势,搭建交流平台,集中群体智慧,引导广大会员开展群众性金融科研活动,对于内蒙古金融业大胆探索金融改革发展,全面推动富民强区战略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长虹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2,25(4)
公司金融理论是现代金融理论的核心基础,《公司金融》课程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由此也决定了实验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在该课程教学组织中的核心地位。要在运用实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地位与作用的转变;课程考试考核方法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活跃学术交流,提高金融理论研究水平,切实发挥《青海金融》的学术交流平台作用,《青海金融》期刊结合经济金融热点问题及中心工作,拟定了近期本刊重点研究选题,热忱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广大金融工作者踊跃赐稿。 相似文献